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553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包括型号为AF1211的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以及分别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连接的第一插针连接器P1和第二插针连接器P2;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与辅助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缺陷,以实现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传感器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 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 的微型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它可以采集设备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感器网 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无线网关,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需要,无线传感器也 可以实时传输采集的整个时间历程信号。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网关把控制、参数设置等信 息无线传输给节点。数据调理采集处理模块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调 理电路后,送到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信号,送到主处理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计算出传 感器的有效值、位移值等。
[0003]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使用寿命短、成本 高和可靠性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以实现使用 寿命长、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包括依 次连接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型号为AF1211的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以 及分别与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连接的第一插针连接器P1和第二插针连接器P2 ;所 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与辅助电路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包括变压器M42、气体检测器、第一二极 管、第二二极管、晶闸管、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变阻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 中:
[0007] 所述变压器M42的原边线圈接交流电源,变压器M42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连接 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气体检测器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 边线圈的可调端与变压器M42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 圈的可调端与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 的第一连接端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继电器开 关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0008] 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分别与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晶闸管 的阴极、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和变阻器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三连接端经 第一电阻与变阻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变阻器的可调端经第二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第 一连接端和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晶闸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线圈的 第二连接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继电器开关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二极管 的阴极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主电路,还包括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连接端和超 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电容C2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 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 第二电容C29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0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 容C30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1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电容C311, 以及连接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1连接端与第二插针连接器P2之间的第一电阻 R311。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路,包括一端分别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 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地的第四电容C191、第五电容 C221、第六电容C251、第七电容C261和第八电容C1,以及一端与第八电容C1远离地的一端 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的第一电感L1 ;
[0011] 所述第五电容C22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 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2连接端连接;第六电 容C25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 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5连接端连接;第七电容C261与超微型气 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 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6连接端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依次连接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3连 接端与地之间的第九电容C231、第二电感L232、第三电感L233、第十电容C235和拨码开关 P3,连接在第九电容C231和第二电感L232的公共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4连 接端之间的第四电感L241,以及,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4连接端和第四电感 L241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i^一电容C241,一端与第二电感L232和第三电感L233 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二电容C232, 一端与第三电感L233和第十电容C235的公 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三电容C233。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7端连接、 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四电容C17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8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的第十五电容C18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1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六电 容C21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0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七电容C201,以 及,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7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阻R271。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连接在第十七电容C20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20端的公共端与第十六电容C21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 之间的第一晶振XI,以及,连接在第十四电容C17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7端的 公共端与第十五电容C18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8端的公共端之间的第二晶振 X2〇
[0015]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由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电路和辅助电 路;主电路包括型号为AF1211的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以及分别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连接的第一插针连接器P1和第二插针连接器P2 ;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与辅助电路连 接;可以采用一个灵敏的气流触发装置来检测空气流动;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寿 命短、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缺陷,以实现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0017]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 图1中(a)为本实用新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中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b)为U1的 管脚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中辅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可以 通过测量电池电压在指定的时间间隔,以无线方式发送到后端,实时监测电池系统的电压 读数,从而确定电池健康状态。
[0023] 本实施例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
[0024] 其中,上述主电路包括型号为AF1211的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以及分别与超微 型气流传感模块U1连接的第一插针连接器P1和第二插针连接器P2 ;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与辅助电路连接。主电路,还包括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连接端和超微型 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电容C2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 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 容C29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0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容C301, 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1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电容C311,以及连接 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1连接端与第二插针连接器P2之间的第一电阻R311。
[0025] 具体地,上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包括变压器M42、气体检测器、第一二极管、 第二二极管、晶闸管、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变阻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变 压器M42的原边线圈接交流电源,变压器M42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分别与气体检测器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可调端 与变压器M42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可调端与变 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一连接端接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连接端 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分别与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晶闸管的阴极、 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和变阻器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三连接端经第一电阻 与变阻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变阻器的可调端经第二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第一连接端 和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晶闸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线圈的第二连接 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继电器开关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 接。
[0026] 上述辅助电路,包括一端分别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 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地的第四电容C191、第五电容C221、第 六电容C251、第七电容C261和第八电容C1,以及一端与第八电容C1远离地的一端连接、另 一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的第一电感L1 ;第五电容C22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 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 第22连接端连接;第六电容C25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 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5连接端连接;第七 电容C26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 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6连接端连接。辅助电路,还包括依次连接 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3连接端与地之间的第九电容C231、第二电感L232、第三 电感L233、第十电容C235和拨码开关Ρ3,连接在第九电容C231和第二电感L232的公共端 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4连接端之间的第四电感L241,以及,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 感模块U1的第24连接端和第四电感L241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电容C241, 一端与第二电感L232和第三电感L233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二电容C232,一端 与第三电感L233和第十电容C235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三电容C233。辅助电 路,还包括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7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四电容C171, 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8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五电容C181,一端与超微 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1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六电容C21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 模块U1的第20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七电容C201,以及,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27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阻R271。辅助电路,还包括连接在第十七电容C201 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0端的公共端与第十六电容C21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之间的第一晶振XI,以及,连接在第十四电容C171与超微型气流传 感模块U1的第17端的公共端与第十五电容C18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8端的 公共端之间的第二晶振X2。
[0027] 例如,可以以型号为LMS-9-AF-W1-ST的传感器为例,对上述实施例的超微型气流 传感器进行具体说明。
[0028] 上述实施例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采用一个灵敏的气流触发装置来检测空气流 动,用于热力管路或空调管道工作压力的监测,用户可以自定义阈值和报警信息。
[0029]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用途,包括:暖通空调监控,暖通空调效率测试。
[0030]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供电方式,包括3. 0V纽扣电池(CR2032)。
[0031]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包括:433MHz/900 MHz工作频率,可更 换的3. 0V纽扣电池,温度范围-20° C至+60° C,70 - 100米视线外传输范围(视电池电量 而定);按1小时监测频率,可持续工作2年;当气流持续超过2秒时予以指示,也可设置无 气流指示,采用弯曲压电传感器,用户定义的阈值警报和通知,是嵌入式应用的理想选择, 用户定义的阈值警报和通知消息。
[0032]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详细技术参数,包括:射频规格为工作频率 433MHz或900 MHz (根据法规及客户要求);电路规格为电池类型可更换3. 0V纽扣电池;最 大工作温度-20° C至+60° C;最佳电池工作温度(纽扣电池)+10° C至+50° C;电源电 压2. 0-3. 6 V ;70 - 100米视线外传输范围(视电池电量而定);按1小时监测频率,可持续工 作2年;ABS工程塑料外壳。
[0033]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规格,包括:传感器类型为弯曲压电传感器,基极 电阻为100K?500K欧姆。
[0034] LinkMote采用江苏宁克自主研发的传感网核心技术。LinkMote开发的无线传感 器网络节点采用了 SoC片上系统方案,同时运用了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国内 其他厂家产品采用zigbee传输协议,数据传输率可靠度70%;LinkMote采用AxonWeb自主 网络协议,数据传输率可靠度达到99. 3%。
[0035]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的尺寸,优选为长45毫米X宽26毫米X高20毫 米。
[0036] 上述实施例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外包装的包装内容物,包括:无线传感器(即超微型 气流传感器),CR2032纽扣电池,安装螺丝和安装贴片(3M无痕胶材料)。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述主 电路包括型号为AF1211的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以及分别与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连接的第一插针连接器P1和第二插针连接器P2 ;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与辅助电 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包括变压器M42、气体检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晶闸管、继电器、第一电阻、第二 电阻、变阻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 : 所述变压器M42的原边线圈接交流电源,变压器M42的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一连接端和 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气体检测器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 圈的可调端与变压器M42第一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 可调端与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 一连接端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继电器开关的 第一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分别与变压器M42的第二副边线圈的第二连接端、晶闸管的阴 极、第二电容的第二连接端和变阻器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变压器M42的第三连接端经第一 电阻与变阻器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变阻器的可调端经第二电阻后分别与第二电容的第一连 接端和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晶闸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线圈的第二 连接端连接;继电器线圈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继电器开关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 极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还包括一 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另一端接地的第一电容C2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 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容C29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30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容C30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 31连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电容C311,以及连接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31 连接端与第二插针连接器P2之间的第一电阻R31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一端分 别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连接、 另一端分别接地的第四电容C191、第五电容C221、第六电容C251、第七电容C261和第八电 容C1,以及一端与第八电容C1远离地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DD连接的第一电感 L1 ; 所述第五电容C22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2连接端连接;第六电容 C25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 公共端,还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5连接端连接;第七电容C261与超微型气流传 感模块U1的第28连接端和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9连接端的公共端,还与超微型 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6连接端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依次 连接在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3连接端与地之间的第九电容C231、第二电感L232、 第三电感L233、第十电容C235和拨码开关P3,连接在第九电容C231和第二电感L232的 公共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4连接端之间的第四电感L241,以及,一端与超微 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4连接端和第四电感L241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一 电容C241,一端与第二电感L232和第三电感L233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二电 容C232, 一端与第三电感L233和第十电容C235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三电容 C23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一端 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7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四电容C171,一端与超微型气 流传感模块U1的第18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五电容C18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 U1的第21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六电容C211,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0 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七电容C201,以及,一端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7端连 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电阻R27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微型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连接 在第十七电容C20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0端的公共端与第十六电容C211与 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之间的第一晶振XI,以及,连接在第十四电容 C17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模块U1的第17端的公共端与第十五电容C181与超微型气流传感 模块U1的第18端的公共端之间的第二晶振X2。
【文档编号】G01D5/12GK203908563SQ20142023301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徐葳, 宋冬冬 申请人:江苏宁克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