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120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包括入水口、钢丝网、过滤槽、蓄水池、出水口、吸水管和尼龙网。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过滤槽和蓄水池,入水口放置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四个直角处设置有孔洞,孔洞钉入钢楔固定;入水口的下方为过滤槽,过滤槽的宽度与入水口同宽,过滤槽与入水口处设置钢丝网,过滤槽中部铺设人工塑料草皮,过滤槽与蓄水池处设置尼龙网;过滤槽下方为用红砖修砌的蓄水池,蓄水池内铺设聚乙烯塑料纸;蓄水池一端为出水口,出水口处放置一块不锈钢板,蓄水池内放置吸水管,吸水管进水口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地形特征修筑的蓄水池,用以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满足人工模拟降雨的需要。
【专利说明】—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祁连山浅山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大面积灌木林退化,一些林分因覆盖度过高或过低,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导致病虫害和鼠害严重,加大了风蚀和水蚀对草地水土资源的侵蚀,草地荒漠化加剧,这些将直接导致水土流失的加重。不仅危及山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中下游河西走廊和额济纳旗乃至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加强对祁连山水土流失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治理水土流失的前提是对径流和侵蚀产沙量进行观测,并掌握水土流失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水土流失观测可以在自然降雨和人工降雨两类环境下进行,但自然降雨观测会受到环境、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地被人工模拟降雨所取代。目前人工模拟降雨技术比较成熟的体系包括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南小河沟科技示范园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系统、锦州利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携式人工降雨模拟系统、NTS-SJ103型室内人工降雨模拟系统,以及西安理工大学室内人工降雨装置。人工模拟降雨较自然降雨具有很多优点,受自然条件和外界环境的限制较小,且能够根据需要模拟自然降雨无法达到的雨强,拓宽了研究范围。
[0004]人工模拟降雨进行水土流失观测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作为模拟动力源,但祁连山浅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水源供应成为受限条件,因此研发出一套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人工模拟降雨的水源供应技术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为人工模拟降雨创造水源条件。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是:
[0007]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包括入水口、钢丝网、过滤槽、蓄水池、出水口、吸水管和尼龙网。入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过滤槽和蓄水池,入水口放置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四个直角处设置有孔洞,孔洞钉入钢楔固定;入水口的下方为过滤槽,过滤槽的宽度与入水口同宽,过滤槽与入水口处设置钢丝网,过滤槽中部铺设人工塑料草皮,过滤槽与蓄水池处设置尼龙网;过滤槽下方为用红砖修砌的蓄水池,蓄水池内铺设聚乙烯塑料纸;蓄水池一端为出水口,出水口处放置一块不锈钢板,蓄水池内放置吸水管,吸水管进水口置有过滤网。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技术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在山洪季节,山洪流泾取水,利于防洪蓄水。较卡车载水或打井汲水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开支,同时在降雨季节和冰雪融水季节是可循环使用。
[0010]2、本实用新型在蓄水体系前端布置了过滤体系,能够将大颗粒物质及部分砂石拦蓄在外,能够为蓄水池实验提供更为洁净的水源。
[0011]3、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地形特征,设置了不同高度的入水口和出水口,采用水流和虹吸,解决蓄水量超出水池范围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包括入水口 1,钢丝网2,过滤槽3、蓄水池4,出水口 6、吸水管5和尼龙网10。其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0014]在5月中旬之前,即进入祁连山雨季山洪汇流之前完成工程的修建。沿着山洪冲击痕迹,在预观测径流小区附近选择一块较平坦区域进行修筑。首先是在山洪上游修平一块长X宽为50cmX 10cm的地面平面,在上面放置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四个直角处设置有孔洞,在孔洞钉入钢楔固定,此处为入水口 I ;
[0015]在入水口 I下方挖掘长X宽X高为500cmX 10cmX 1cm过滤槽3。过滤槽3的宽度与入水口 I同宽,紧挨过滤槽3两侧布置长X高规格为180cmX20cm的钢丝网2,网孔大小为IcmX lcm,用于过滤大块卵石,过滤槽3中间部位铺设长X宽为500cmX 10cm的人工塑料草皮9,人工塑料草皮9上钉入钢楔加以固定。人工塑料草皮9用于沉淀透过钢丝网2的砂石。过滤槽3的下方布设长X高规格为180cmX20cm的尼龙网10,网孔大小为
0.2cmX0.2cm,用于过滤大的杂物;
[0016]过滤槽3下游方向为蓄水池4,蓄水池4规格为长为500cm、宽为500cm、深度为300cm。蓄水池4用砖块砌成,然后在蓄水池4外侧涂抹一层厚度为2cm的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风干后,在蓄水池4内铺设一层聚乙烯塑料纸8,用于防止渗水;
[0017]在蓄水池4下方向,与地面连接处高度向下1cm修筑出水口 6。出水口 6样式与入水口 I样式相当,同样是在长X宽为50cmX 10cm的平面上放置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四个直角处设置有孔洞,在孔洞钉入钢楔固定。出水口下游方向相对高度要低于出水口高度,保障出水顺畅;
[0018]蓄水池4水池内部放置吸水管5,吸水管5与支撑架上的喷头连接,吸水管5进水口设置有过滤网7,预防杂物进入管道,阻塞吸水管5。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祁连山浅山区水土流失观测的蓄水装置,包括入水口(I)、钢丝网(2)、过滤槽(3)、蓄水池(4)、出水口(6)、吸水管(5)和尼龙网(10),其特征是:入水口(I)和出水口(6)之间设置过滤槽(3)和蓄水池(4),入水口(I)放置一块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四个直角处设置有孔洞,孔洞钉入钢楔固定;入水口(I)的下方为过滤槽(3),过滤槽(3)的宽度与入水口( I)同宽,过滤槽(3 )与入水口( I)处设置钢丝网(2 ),过滤槽(3 )中部铺设人工塑料草皮(9),过滤槽(3)与蓄水池(4)处设置尼龙网(10);过滤槽(3)下方为用红砖修砌的蓄水池(4),蓄水池(4)内铺设聚乙烯塑料纸(8);蓄水池(4) 一端为出水口(6),出水口(6)处放置一块不锈钢板,蓄水池(4)内放置吸水管(5),吸水管(5)进水口置有过滤网(7)。
【文档编号】G01N33/24GK203981669SQ20142035200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李建国, 冯起, 常宗强, 席海洋, 司建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