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730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港口建设、铁路建设等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含水率软土、松散砂土等原状土的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



背景技术:

软土地层中的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多,尤其在湖滨、海滨吹填土地区,因此对软土及松散砂土地层中的工程勘察尤为重要。传统取土装置主要利用土体与取土器内壁的摩擦及吸附来提取土样,在对淤泥、滨海吹填土、松散砂土等进行取样时,容易对土样产生扰动,同时提钻时土体容易掉落,导致原状土样采取率低,效果较差,起下钻次数增加,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取土装置在高含水率软土、松散砂土等地区工程勘察时存在土样采取率低,原状土取样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减少了提钻时土样的掉落,土样采取率高,减小取样成本,对土样扰动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至少包括取土管、半合管、转环、叶片、管靴,取土管上部与钻杆螺纹连接,取土管下部与管靴螺纹连接且留有空间,转环和叶片夹设于取土管下部和管靴连接处的空间内;管靴内部设置有承台,承台上均匀布设若干销钉孔,转环外侧设置有键槽、内侧设置有销钉槽,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两个垂直于叶片本体的销钉,两个销钉分别位于叶片本体两端相反方向布置,其中一个销钉插入承台上的销钉孔,另一个销钉卡入转环内侧的销钉槽;半合管装配于取土管和管靴的外壁,半合管内壁设置有键,键通过开设在管靴壁上的限位矩形孔与转环外侧的键槽装配连接,半合管外壁设置有倒刺。

按上述方案,所述叶片呈圆弧状,叶片内径与取土管内径、管靴内径相同,叶片外径与取土管和管靴连接处的螺纹直径相同,叶片弧度小于180°。

按上述方案,所述销钉孔和叶片的数目为8~12。

按上述方案,所述转环内外径与叶片内外径相同。

按上述方案,所述管靴底端呈圆锥状,管靴内外径与取土管内外径一致。

按上述方案,所述半合管内径与取土管及管靴外径相同。

按上述方案,所述取土管外壁开有取土管卡槽,所述管靴外壁开有管靴卡槽,所述半合管上下端内壁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卡入取土管卡槽和管靴卡槽内,半合管上下端外壁开有箍槽,每个箍槽上套设一环箍,半合管通过箍槽及环箍锁定在取土管及管靴上,半合管与取土管、管靴同轴自由转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环箍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弹簧钢片及螺栓,弹簧钢片开口的两端部分别开有螺孔,两个螺孔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本发明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提钻时,钻杆逆时针转动,叶片张开,能够在取土器管内形成一个垂直于管壁的圆片,切断土样并封隔取土管底部,限制土体散落,减少了提钻时土样的掉落,提高了土样采取率,降低了取样成本;

2、管靴底端设置成圆锥形,钻入时阻力小,同时提钻时叶片垂直切割土体并封隔了取土管底部,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土样的扰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取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半合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转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管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环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叶片张开效果图;

图中,1-取土管,11-取土管卡槽,2-半合管,21-箍槽,22-键,23-倒刺,24-环形凸台,3-转环,31-键槽,32-销钉槽,4-叶片,41-叶片本体,42-销钉,5-环箍,51-螺孔,52-弹簧钢片,6-管靴,61-限位矩形孔,62-销钉孔,63-承台,64-管靴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至少包括取土管1、半合管2、转环3、叶片4、管靴6,取土管1上部与钻杆螺纹连接,取土管1下部与管靴6螺纹连接且留有空间,转环3和叶片4夹设于取土管1下部和管靴6连接处的空间内,所留空间一方面保证叶片4和转环3自由转动,另一方面限制转环3上下移动;管靴6内部设置有承台63,承台63上均匀布设12个销钉孔62,转环3外侧设置1个键槽31、内侧设置12个销钉槽32,叶片4包括叶片本体41及两个垂直于叶片本体41的销钉42,两个销钉42分别位于叶片本体41两端相反方向布置,其中一个销钉42插入承台63上的销钉孔62,另一个销钉42卡入转环3内侧的销钉槽32;半合管2装配于取土管1和管靴6的外壁,半合管2可以与取土管1和管靴6同轴自由转动,半合管2内壁设置有键22,键22通过开设在管靴6壁上的限位矩形孔61与转环3外侧的键槽31装配连接,限位矩形孔61限定转环3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叶片4的转动角度,半合管2外壁设置有倒刺23,顺时针转动时,倒刺23阻力较小,逆时针转动时,倒刺23切入土中,阻力较大,提供限制半合管2逆时针转动的阻力。

叶片4呈圆弧状,叶片4内径与取土管1内径、管靴6内径相同,叶片4外径与取土管1和管靴6连接处的螺纹直径相同,叶片4弧度小于180°,叶片4较薄且有足够强度,叶片4数目为与销钉孔62的数目相同。

转环3内外径与叶片4内外径相同。

管靴6底端呈圆锥状,管靴6内外径与取土管1内外径一致。

半合管2内径与取土管1及管靴6外径相同。

取土管1外壁开有取土管卡槽11,管靴6外壁开有管靴卡槽64,半合管2上下端内壁设置有环形凸台24,环形凸台24卡入取土管卡槽11和管靴卡槽64内,限定半合管2上下移动,半合管2上下端外壁开有箍槽21,每个箍槽21上套设一环箍5,半合管2通过箍槽21及环箍5锁定在取土管1及管靴6上,半合管2与取土管1、管靴6同轴自由转动。

环箍5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弹簧钢片52及螺栓,弹簧钢片52开口的两端部分别开有螺孔51,两个螺孔5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取土时,在上部钻杆带动下,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整体顺时针转动,下切入土,半合管2上的键22被限定在限位矩形孔61的后端,半合管2随着整体一起顺时针转动,叶片4紧靠管靴6内壁,处于收缩状态,对取土无影响。当取土器切入到预定深度时,钻杆逆时针转动,此时取土管1、管靴6、叶片4均作逆时针转动,而半合管2由于倒刺23切入土中,摩擦阻力较大,不随其他元件做逆时针转动或转动缓慢,从而控制转环3也不随其他元件做逆时针转动或转动缓慢,转环3通过销钉槽32带动叶片4运动,叶片4张开,层叠形成一圆片,切断土体,并在提钻过程中对土样起承托作用。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