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000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技术主要有叠前AVO反演方法以及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弹性阻抗反演方法比叠前AVO反演方法具有抗噪性更好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集,而且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兼具叠前AVO属性反演与叠后波阻抗反演的优点,采用与叠后波阻抗反演相同的流程即可反演出包含流体信息的弹性阻抗体。许多学者为了改善弹性阻抗反演方法的精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弹性阻抗公式。其中一种称为射线弹性阻抗公式,简称为射线阻抗公式,基于这种公式进行的弹性阻抗反演称之为射线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阻抗反演方法。但是射线阻抗方程是单入射角的函数,理应面向单角度叠加地震道集,而实际上由于采集及处理技术的限制,射线阻抗反演采用的是信噪比较高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集,由特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集叠加而成。这就造成方程与地震道集间的矛盾,致使射线阻抗反演得到的阻抗体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影响了后续弹性参数的提取精度,最终会对储层预测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加大了后期油气藏开发利用的难度。然而,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逐渐向岩性油气藏勘探转移。岩性油气藏不同于构造油气藏,这些新型储层受构造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成藏条件复杂,识别难度大,投资风险高。因此,需要一种更为高精度的储层预测地球物理解决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其能够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的精度,有利于对油气藏的开发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它包括:基于射线阻抗反演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建立射线阻抗方程;基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测井曲线以及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通过所述射线阻抗方程得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基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角度子波;根据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地层信息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基于所述射线弹性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优选地,在所述基于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建立射线阻抗方程的步骤中,其具体为:根据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终止角度,对传统射线阻抗方程进行角度范围的积分运算得到与角度起始范围有关的射线阻抗方程:RI(Φ0,Φ)=Ip((1-4K2)a+4K2b)其中:a(Φ0,Φ)=lnsecΦ+tanΦsecΦ0+tanΦ0/(Φ-Φ0),b(Φ0,Φ)=(sinΦ-sinΦ0)(Φ-Φ0),]]>Ip表示纵波阻抗,K表示横波与纵波速度比,θ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中心叠加角度,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优选地,所述传统射线阻抗方程的一般形式具体为:RI(θ)=Ipcosθ(1-4K2sin2θ)]]>其中,θ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中心叠加角度,Ip为纵波阻抗,K为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之比。优选地,在所述基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角度子波的步骤中,将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转化为角度反射系数,根据所述角度反射系数和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得到所述角度子波。优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反射系数和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得到所述角度子波的步骤中,根据所述角度反射系数和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利用卷积模型交互迭代获得所述角度子波,所述卷积模型的具体公式如下:S(Φ0,Φ)=R(Φ0,Φ)⊗W(Φ0,Φ)]]>其中,S(Φ0,Φ)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R(Φ0,Φ)表示角度反射系数,W(Φ0,Φ)表示角度子波。优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地层信息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的步骤中,具体为: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资料出发,以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地层信息为基础,通过插值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优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的步骤中,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通过目标优化函数得到所述目标优化函数下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角度反射系数;将所述角度反射系数转化为射线阻抗反演结果;根据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优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通过目标优化函数得到所述目标优化函数下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角度反射系数的步骤中,所述目标优化函数具体为:J=L2(R(Φ0,Φ))+λL2(R(Φ0,Φ)⊗W(Φ0,Φ)-S(Φ0,Φ))+μL1(Z)]]>其中,J表示目标优化函数,L2表示取2范数,L1表示取1范数,λ为残差权重,μ为模型权重,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R(Φ0,Φ)表示角度反射系数,W(Φ0,Φ)表示角度子波,S(Φ0,Φ)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Z表示约束模型。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角度反射系数转化为射线阻抗反演结果的步骤中,所述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具体为:RI(Φ0,Φ)i+1=RI(Φ0,Φ)i1+R(Φ0,Φ)i1-RI(Φ0,Φ)i]]>其中,i=1,2,3…N,表示射线阻抗伪井曲线的第i个采样点,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R(Φ0,Φ)i表示第i个采样点的角度反射系数,RI(Φ0,Φ)i+1表示第i+1个采样点的射线阻抗数据,RI(Φ0,Φ)i表示第i个采样点的射线阻抗数据。优选地,在所述根据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的步骤中,其具体为:在所述射线阻抗反演结果中输入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反演得到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优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射线弹性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的步骤中,其具体为:利用所述射线弹性阻抗数据对纵波阻抗、横波阻抗进行提取,提取采用的公式如下:Ip=RI(Φ1,Φ2)a(Φ1,Φ2)+4K(b(Φ1,Φ2)-a(Φ1,Φ2))]]>Is=Ip*KK=a(Φ1,Φ2)*RI(Φ3,Φ4)-a(Φ3,Φ4)*RI(Φ1,Φ2)4[(b(Φ3,Φ4)-a(Φ3,Φ4))*RI(Φ1,Φ2)-(b(Φ1,Φ2)-a(Φ1,Φ2))*RI(Φ3,Φ4)],]]>其中,RI(Φ1,Φ2)和RI(Φ3,Φ4)表示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Φ1、Φ2、Φ3、Φ4表示不同角度。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装置,它包括:射线阻抗方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建立射线阻抗方程;射线阻抗伪井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测井曲线以及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通过所述射线阻抗方程得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角度子波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计算得到角度子波;约束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地层信息和所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射线弹性阻抗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阻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射线弹性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优选地,所述射线弹性阻抗数据计算模块包括: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子波、所述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所述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通过目标优化函数得到所述目标优化函数下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角度反射系数;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角度反射系数转化为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射线弹性阻抗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所述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针对传统射线阻抗方程与实际道集间的矛盾,从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出发,引入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信息,将传统射线阻抗方程推导为角度叠加范围的函数,从而使得射线阻抗反演更加符合实际地震道集情况。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及其装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射线阻抗反演方法中方程与地震道集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提高储层预测成功率。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砂泥岩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曲线。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中模型曲线计算的0°至30°角度道集。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3中角度道集中15°至25°数据叠加而成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实线)与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中心角20°(角度部分叠加道集15°至25°的中心角)地震道(虚线)的对比情况。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15°至25°数据叠加而成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实线)、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中心角20°(角度部分叠加道集15°至25°的中心角)地震道的对比情况(虚线)以及本发明提出的射线阻抗方程(方程中起始角度Φ0为15°,终止角度Φ为25°)合成的地震道的对比情况。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2模型计算得到的5°至15°、15°至25°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5°至15°和15°至25°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计算得到的角度反射系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演结果、模型实际曲线(实线)、传统射线阻抗反演结果(虚线)的对比情况。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提取的纵波、横波阻抗转换得到的泊松比参数在某工区二维实际应用效果。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基于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建立射线阻抗方程。根据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终止角度,对传统射线阻抗方程进行角度范围的积分运算得到与角度起始范围有关的射线阻抗方程。传统射线阻抗方程的一般形式具体为:RI(θ)=Ipcosθ(1-4K2sin2θ)]]>其中,θ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中心叠加角度,Ip为纵波阻抗,K为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之比。已知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Φ0、终止角度Φ,对传统射线阻抗方程进行角度范围的积分运算,通过推导,得到与角度起始范围有关的射线阻抗方程:RI(Φ0,Φ)=∫Φ0Φ[Ipcosθ(1-4K2sin2θ)]dθ∫Φ0Φdθ=Ip((1-4K2)a+4K2b)]]>其中:a(Φ0,Φ)=lnsecΦ+tanΦsecΦ0+tanΦ0/(Φ-Φ0),b(Φ0,Φ)=(sinΦ-sinΦ0)(Φ-Φ0),]]>Ip表示纵波阻抗,K表示横波与纵波速度比,θ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中心叠加角度,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RI(Φ0,Φ)表示射线阻抗方程。该射线阻抗方程为单角度的函数,而目前由于采集及处理技术的限制,射线阻抗反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是信噪比较高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由特定入射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集叠加而成,角度参数取叠加范围的中心角度。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砂泥岩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曲线,图2中方框所示位置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AVO含气砂岩储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中模型曲线计算的0°至30°角度道集。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3中角度道集中15°至25°数据叠加而成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实线)与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中心角20°(角度部分叠加道集15°至25°的中心角)地震道(虚线)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到,在含气砂岩储层位置,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地震道与理论地震道差异较大,尤其是第二类、第一类AVO含气砂岩储层。这说明传统射线阻抗方程采用叠加道中心角度的做法与真实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存在较大出入。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的射线阻抗方程为角度范围的函数,其能够很好地与实际输入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匹配,达到射线阻抗反演方程与输入数据的统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15°至25°数据叠加而成的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实线)、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中心角20°(角度部分叠加道集15°至25°的中心角)地震道的对比情况(虚线)以及本发明提出的射线阻抗方程(方程中起始角度Φ0为15°,终止角度Φ为25°)合成的地震道的对比情况,如图5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射线阻抗方程合成的地震道与实际角度部分叠加地震道符合较好,误差相对传统方程较小,尤其是第二类AVO含气砂岩储层层段,精度提升较大。S102:基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测井曲线以及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通过射线阻抗方程得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根据S101步骤中提出的射线阻抗方程,利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测井曲线以及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计算出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2模型计算得到的5°至15°、15°至25°射线阻抗伪井曲线。S103:基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角度子波。将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转化为角度反射系数,角度反射系数表示为:R(Φ0,Φ)i=RI(Φ0,Φ)i+1-RI(Φ0,Φ)iRI(Φ0,Φ)i+1+RI(Φ0,Φ)i]]>其中,i=1,2,3…N,表示射线阻抗伪井曲线的第i个采样点。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5°至15°和15°至25°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计算得到的角度反射系数,如图7所示,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反射系数在大小上存在一定差异,含气砂岩储层段差异尤为明显。根据角度反射系数和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得到角度子波,具体为根据角度反射系数和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利用卷积模型交互迭代获得角度子波,卷积模型的具体公式如下:S(Φ0,Φ)=R(Φ0,Φ)⊗W(Φ0,Φ)]]>其中,S(Φ0,Φ)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R(Φ0,Φ)表示角度反射系数,W(Φ0,Φ)表示角度子波。在获得角度子波之前可以先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定,这样是为了使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井旁道较好地吻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角度子波。本发明实例中提取2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子波,每个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对应一个子波。需要说明的是,角度子波直接影响反演的精度,在角度子波提取的越为准确,最终可以获得越高精确度的反演结果。S104:根据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地层信息和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资料出发,以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地层信息为基础,通过插值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具体为对角度部分叠加道集进行层位进行解释得到地震解释层位,精细的地层信息解释结果能有效保证后续约束模型的精度,再根据地震解释层位,建立地质框架结构,在地质框架结构的控制下,以插值的方式对测井数据沿层进行内插和外推得到约束模型。S105:根据角度子波、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其包括下面步骤:S201:根据角度子波、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通过目标优化函数得到目标优化函数下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角度反射系数,其中目标优化函数为:J=L2(R(Φ0,Φ))+λL2(R(Φ0,Φ)⊗W(Φ0,Φ)-S(Φ0,Φ))+μL1(Z)]]>其中,J表示目标优化函数,L2表示取2范数,L1表示取1范数,λ为残差权重,μ为模型权重,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R(Φ0,Φ)表示角度反射系数,W(Φ0,Φ)表示角度子波,S(Φ0,Φ)表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Z表示约束模型。上述过程中,目标函数的求解实质就是在射线阻抗阻抗约束下,用最小数目的反射系数脉冲达到合成记录与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最佳匹配,最终的求解结果为使得目标优化函数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一组角度反射系数。S202:将角度反射系数转化为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具体为:RI(Φ0,Φ)i+1=RI(Φ0,Φ)i1+R(Φ0,Φ)i1-RI(Φ0,Φ)i]]>其中,i=1,2,3…N,表示射线阻抗伪井曲线的第i个采样点,Φ0表示起始角度,Φ表示终止角度,R(Φ0,Φ)i表示第i个采样点的角度反射系数,RI(Φ0,Φ)i+1表示第i+1个采样点的射线阻抗数据,RI(Φ0,Φ)i表示第i个采样点的射线阻抗数据。S203:根据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入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S(Φ1,Φ2)、S(Φ3,Φ4),两者的角度起始范围分别为Φ1到Φ2、Φ3到Φ4,最终反演得到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RI(Φ1,Φ2)、RI(Φ3,Φ4)。其中根据目的层深度以及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偏移距大小,将地震数据的偏移距数据体转化为角度部分叠加道集S(Φ1,Φ2)和S(Φ3,Φ4)。只有正确、合理的生成了角度部分叠加道集,才能最终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在角度范围划分时一般要遵循如下原则:(1)最大角度对应的偏移距不能超出实际地震资料的最大偏移距;(2)保证目的层段有较高或最高的照明度,即选取的角度范围要充分代表目的层段的信息。S106:基于射线弹性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利用射线弹性阻抗数据对纵波阻抗、横波阻抗进行提取,提取采用的公式如下:Ip=RI(Φ1,Φ2)a(Φ1,Φ2)+4K(b(Φ1,Φ2)-a(Φ1,Φ2))]]>Is=Ip*K]]>K=a(Φ1,Φ2)*RI(Φ3,Φ4)-a(Φ3,Φ4)*RI(Φ1,Φ2)4[(b(Φ3,Φ4)-a(Φ3,Φ4))*RI(Φ1,Φ2)-(b(Φ1,Φ2)-a(Φ1,Φ2))*RI(Φ3,Φ4)],]]>其中,RI(Φ1,Φ2)和RI(Φ3,Φ4)表示两个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Φ1、Φ2、Φ3、Φ4表示不同角度,a(Φ1,Φ2)、a(Φ3,Φ4)、b(Φ1,Φ2)、b(Φ3,Φ4)的计算过程与步骤S101中的相同。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演结果(点划线)、模型实际曲线(实线)、传统射线阻抗反演结果(虚线)的对比情况,图8所示,图中点划线为本发明实施例单井模型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横波阻抗,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整体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横波阻抗与实际曲线吻合较好,尤其是在含气砂体储层段,精度远大于常规方法。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是储层预测中极为重要的弹性参数,其本身可作为储层敏感参数,亦可通过转换公式得到诸如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储层预测常用参数。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提取的纵波、横波阻抗转换得到的泊松比参数在某工区二维实际应用效果,如图9所示,图9中虚线、实线椭圆框分别所示为含水储层与含气储层,从图中可以看到含气储层的泊松比较含水储层低,利用本发明可准确地识别出具有商业价值的含气储层。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了传统射线阻抗方程为单角度的函数,与实际输入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式的射线阻抗方程,理论更加严谨、更加符合实际;其次,目标优化函数模型约束项采用新形式的射线阻抗方程,多解性大大较少,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了精度。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参数的计算方式,该计算方式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与易用性。本发明针对传统射线阻抗方程与实际道集间的矛盾,从传统射线阻抗方程出发,引入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信息,将传统射线阻抗方程推导为角度叠加范围的函数,从而使得射线阻抗反演更加符合实际地震道集情况。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射线阻抗反演方法中方程与地震道集间存在的矛盾,进而有效提高储层预测成功率。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面向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射线阻抗反演装置,其包括:射线阻抗方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射线阻抗反演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建立射线阻抗方程;射线阻抗伪井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测井曲线以及角度部分叠加道集的角度范围通过射线阻抗方程得到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角度子波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射线阻抗伪井曲线计算得到角度子波;约束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地层信息和射线阻抗伪井曲线得到反映地层形态的约束模型;射线弹性阻抗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角度子波、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弹性阻抗数据;阻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射线弹性阻抗数据提取得到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射线弹性阻抗数据计算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优化模块,用于根据角度子波、角度部分叠加道集以及约束模型进行模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通过目标优化函数得到目标优化函数下全局极小值时对应的角度反射系数;转化模块,用于将角度反射系数转化为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射线弹性阻抗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角度范围的角度部分叠加道集和射线阻抗反演结果得到不同角度范围的射线阻抗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BooleanExpressionLanguage)、AHDL(Alter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UniversityProgrammingLanguage)、HDCal、JHDL(Jav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625D、AtmelAT91SAM、Microchip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Labs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内存中,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短暂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