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05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粮食水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



背景技术:

粮食在收购、储存、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中,对水份的检测和控制非常重要,粮食的水份含量是评价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是粮食检测的基本项目,正常的粮食都含有适量的水份,并且水份含量通常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是粮食维持生命及保持其固有良种品质和食用品质所必须的,水份太低会造成粮食爆腰、易碎,水份太高会造成粮食发霉、变质。我国农业在向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迈进,需要在线粮食水份检测技术来保证粮食加工、仓储中精确的水份控制。目前主流的在线粮食水份检测仪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测试样本少,每次检测一粒或几粒粮食;第二对安装位置要求高,需安装在粮食快速流动且流量大的地方;第三破坏粮食,需碾碎粮食检测;第四受结构所限测试品种单一,检测稻谷的传感器无法检测玉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测试样本少、对安装位置要求高、破坏粮食、受结构所限测试品种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包括外盒主体,所述外盒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外盒盖,所述外盒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外盒主体的内腔右侧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且温度感应器贯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电极组件,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且传感器组件位于外盒主体的内腔的右侧壁,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温度感应器的上方,所述外盒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航空插头。

优选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上下两组电极固定板,且两组电极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固定板右侧的上端和下端,两组所述电极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电极后固定板,上侧所述电极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负电极,下侧所述电极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左端均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电极后固定板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电极侧固定板,且负电极的底端和正电极的顶端均分别贯穿两组电极侧固定板,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不相接触,上侧所述电极侧固定板与固定板接触处的底部和下侧电极侧固定板与固定板接触处的顶部均设置有电极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感应器组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的右侧设置有PCB固定板,所述PCB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铜螺柱,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电机固定板,两组所述铜螺柱位于电机固定板与PCB固定板之间,所述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的外壁套接有螺旋推进器,且螺旋推进器的右端伸出电机固定板的右侧壁,所述螺旋推进器的右侧外壁套接有传感器固定座,所述传感器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座,且限位座的左侧与电机固定板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固定座的右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外盒,所述传感器外盒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护板,所述传感器护板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压板。

优选的,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交叉垂直排列在两组电极固定板之间,且正电极和负电极为金属材质,所述电极侧固定板、电极固定板、电极后固定板和电极连接座均为绝缘材质。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护板和传感器压板的材质均为硅胶,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感应器均通过连接导线与PCB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PCB板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显示屏、工控PLC和DC24V外接电源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粮食水份仪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本发明检测的是一定空间体积范围内的整体数据,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具有广泛性,可以掩埋或插入粮食内检测,容易寻找安装位置,这样就无需破坏粮食,一套结构可测所有粮食品种,使得测量的粮食品种更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感应器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中:1外盒主体、2外盒盖、3固定板、4温度感应器、5电极组件、电极固定板51、电极后固定板52、负电极53、正电极54、电极侧固定板55、电极连接座56、6传感器组件、601PCB板、602PCB固定板、603电机、604铜螺柱、605电机固定板、606螺旋推进器、607限位座、608传感器固定座、609压力传感器、610传感器外盒、611传感器护板、612传感器压板、7航空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掩埋式粮食水份仪,包括外盒主体1,外盒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外盒盖2,外盒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3,外盒主体1的内腔右侧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4,且温度感应器4贯穿固定板3,固定板3的右侧设置有电极组件5,固定板3的左侧壁设置有传感器组件6,且传感器组件6位于外盒主体1的内腔的右侧壁,传感器组件6位于温度感应器4的上方,外盒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航空插头7,电极组件5采集电子感应数据,由传感器组件6采集压力感应数据,由温度传感器4采集温度数据,将所有数据汇集到PCB板601,通过CPU运算处理,得出水分值数据。

其中,电极组件5包括上下两组电极固定板51,且两组电极固定板51分别固定在固定板3右侧的上端和下端,两组电极固定板51的右侧设置有电极后固定板52,上侧电极固定板51的底部设置有负电极53,下侧电极固定板51的顶部设置有正电极54,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的左端均与固定板3相连接,固定板3与电极后固定板52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电极侧固定板55,且负电极53的底端和正电极54的顶端均分别贯穿两组电极侧固定板55,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不相接触,上侧电极侧固定板55与固定板3接触处的底部和下侧电极侧固定板55与固定板3接触处的顶部均设置有电极连接座56,由电极组件5采集电子感应数据,通过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对粮食的电阻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电子感应数据,电极固定板51、电极后固定板52和电极侧固定板55对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起到支撑和隔离的作用;

感应器组件6包括PCB板601,PCB板601的右侧设置有PCB固定板602,PCB固定板602的右侧设置有电机603,且电机6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铜螺柱604,电机603的右侧设置有电机固定板605,两组铜螺柱604位于电机固定板605与PCB固定板602之间,电机603的右侧动力输出端的外壁套接有螺旋推进器606,且螺旋推进器606的右端伸出电机固定板605的右侧壁,螺旋推进器606的右侧外壁套接有传感器固定座608,传感器固定座608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座607,且限位座607的左侧与电机固定板605相连接,传感器固定座608的右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09,压力传感器609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外盒610,传感器外盒610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护板611,所述传感器护板611的右侧设置有传感器压板612,由传感器组件6采集压力感应数据,传感器组件6进行压力数据采集时,由电机603通过螺旋推进器606带动传感器固定座608向右运动,此时压力传感器609贴近传感器护板611并开始工作检测数据,检测完毕时,再由电机603通过螺旋推进器606带动传感器固定座608向左运动,回到零点,传感器护板,611起到保护压力传感器609不受破坏,传感器压板612是感受检测物质压力,由温度传感器4采集温度数据,将所有采集来的数据汇集到PCB板601;

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交叉垂直排列在两组电极固定板51之间,且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这样可以通过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检测粮食的电阻或者电容数据,电极侧固定板55、电极固定板51、电极后固定板52和电极连接座56均为绝缘材质,防止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发生接触,从而达不到测量的效果,传感器护板611和传感器压板612的材质均为硅胶,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对感应器组件6进行工作时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挥发,从而提高了感应器元件6的散热性能,压力传感器609和温度感应器4均通过连接导线与PCB板601相连接,将采集的数据传送给PCB板的CPU,CPU运算处理,得出水分值数据,PCB板601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显示屏、工控PLC和DC24V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将分析出来的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这样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察。

工作原理:先将本发明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显示屏、工控PLC和DC24V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将本发明掩埋或者插入待测粮食中,由电极组件5采集电子感应数据,通过正电极54和负电极53对粮食的电阻或者电容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电子感应数据,由传感器组件6采集压力感应数据,传感器组件6进行压力数据采集时,由电机603通过螺旋推进器606带动传感器固定座608向右运动,此时压力传感器609贴近传感器护板611并开始工作检测数据,检测完毕时,再由电机603通过螺旋推进器606带动传感器固定座608向左运动,回到零点,传感器护板,611起到保护压力传感器609不受破坏,传感器压板612是感受检测物质压力,由温度传感器4采集温度数据,将所有采集来的数据汇集到PCB板601,将采集的数据传送给PCB板的CPU,CPU运算处理,得出水分值数据,PCB板601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显示屏、工控PLC和DC24V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将分析出来的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这样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