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159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的统称。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暗色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续富集的特点。通过三年的开发实践,逐步认识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甜点”主要指“具有一定构造背景、埋深适中、厚度较大、物性好,成熟度适中,有机碳含量高,保存条件较好,含气性好,脆性矿物含量高,微裂缝相对发育的页岩层。

2013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页岩油勘探选区评价方法》试行版,优选页岩油生烃条件、赋存条件、可采条件、资源规模等方面进行赋值评价,既不适用于页岩气开发,也不适用于“甜点”地震综合评价。需要优选与地球物理相关的主要参数以及研究评价方法,用地球物理技术和手段对页岩气层进行评价,指导井位部署和井轨迹设计,满足页岩气田高效开发的要求。因此建立页岩气开发“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技术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用于对页岩气层进行评价分类,指导页岩气层的开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已知油气田工区,利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和叠前道集资料制作构造图、埋深图、地震资料品质图;并利用以上三维地震资料及叠前道集资料进行叠后和叠前反演、裂缝预测、地应力预测、地层压力预测,获得油气田工区页岩气品质主要相关参数预测图,所述主要相关参数预测图包括页岩toc预测图、孔隙度预测图、脆性矿物含量预测图、厚度预测图、含气量预测图、裂缝发育图、应力预测图、压力预测图;

2)基于对页岩“甜点”的概念,结合步骤1)中地震预测结果,优选页岩地球物理相关参数,筛选标准是选取对页岩气预测、生成、储集、保存及工程改造有重要影响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参数:

地震资料参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品质,该参数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烃源条件参数:包括页岩厚度和总有机碳含量,该参数影响页岩气的生成量;

储集条件参数:用于表示页岩气层物性的孔隙度,该参数影响页岩气的储集;

保存条件参数:包括构造背景、地层产状和断裂发育程度、含气量,该参数影响页岩气的保存;

工程改造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孔隙压力系数、微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以及页岩层的脆性,该参数影响页岩气的工程改造过程;

3)依据各页岩地球物理相关参数在页岩气开发中的贡献对其赋予不同的权值,建立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参数表;

建立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参数表具体如下:在步骤1中制作的地震资料品质分区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参数对于页岩气的贡献,给予不同赋值区间,建立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参数表,

4)根据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参数表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页岩气综合评价值p,根据p值对页岩气层进行评价分类,指导页岩气层的开发。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中页岩地球物理相关参数的权值分配如下:

一级参数的权值分配为,地震资料参数为0.1;烃源条件参数为0.2;储集条件参数为0.2;保存条件参数为0.3;工程改造条件参数为0.4;

二级参数的权值分配为,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品质为1;页岩厚度为0.4、总有机碳含量为0.6;孔隙度为1;构造背景为0.2、地层产状为0.2、断裂发育程度为0.3、含气量为0.3;埋深为0.2、孔隙压力系数为0.1、微裂缝发育程度为0.2、地应力为0.3、页岩层的脆性为0.2。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页岩“甜点”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地震综合评价方法,从地震资料品质、烃源条件、储集条件、工程改造条件各个方面给出可以定量化的赋值参数来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将页岩气田分类,优选开发单元和进行井位部署;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井轨迹设计,达到高效开发页岩气田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单因素较全面,综合评价方法合理,最终得出的页岩“甜点”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页岩气开发产能数据吻合率较高,有效指导了涪陵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区块单因素评价参数赋值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区块综合评价参数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最终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已知油气田工区,利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和叠前道集资料制作构造图、埋深图、地震资料品质图;并利用以上三维地震资料及叠前道集资料进行叠后和叠前反演、裂缝预测、地应力预测、地层压力预测,获得油气田工区页岩气品质主要相关参数预测图,所述主要相关参数预测图包括页岩toc预测图、孔隙度预测图、脆性矿物含量预测图、厚度预测图、含气量预测图、裂缝发育图、应力预测图、压力预测图;

2)基于对页岩“甜点”的概念,结合步骤1中地震预测结果,优选页岩地球物理相关参数,筛选标准是选取对页岩气预测、生成、储集、保存及工程改造有重要影响的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参数:

地震资料参数: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品质,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烃源条件参数:包括页岩厚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影响页岩气的生成量;

储集条件参数:用于表示页岩气层物性的孔隙度,影响页岩气的储集;

保存条件参数:包括构造背景、地层产状和断裂发育程度、含气量,影响页岩气的保存

工程改造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孔隙压力系数、微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以及页岩层的脆性,影响页岩气的工程改造过程;

3)依据各参数在页岩气开发中的贡献大小赋予不同的权值,建立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参数表,并通过研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具体评价方法是在步骤1中制作的地震资料品质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参数对于页岩气的贡献,给予不同赋值区间,具体见表1;按不同的评价参数类型中的单因素进行评分赋值,根据不同的权值,累加得到某一类型参数的分值,再将不同类型参数的评分与权系数相乘后,进行累加得到最终评分。

表1页岩气评价参数赋值表

4)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页岩气综合评价值p,根据p值对页岩气区块进行综合分类评价。

页岩气甜点预测综合评价是根据地震资料品质、烃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工程改造条件计算得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p资料品质+p烃源条件+p储集条件+p保存条件+p工程改造条件(1)

p烃源条件=0.2(0.4×p页岩厚度+0.6×p总有机碳含量)(2)

p储集条件=0.2×p孔隙度(3)

p保存条件=0.3(0.2×p构造背景+0.2×p地层倾角+0.3×p断裂富裕程度+0.3×p含气量)(4)

p工程改造条件=0.2(0.2×p埋深+0.1×p孔隙压力系数+0.2×p微裂缝富裕程度+0.3×p地应力差异系数+0.2×p埋深)(5)

式中:

p为页岩气综合评价值,p含气量、p页岩厚度、p有机碳含量、p孔隙度、p构造背景、p断裂发育程度、p埋深、p孔隙压力系数、p地应力、p微裂缝发育程度和p脆性等可根据页岩气关键参数资料及其分值和权值进行赋值,并参与计算。

按照表1中,对页岩油气区块按不同的评价参数类型中的单因素进行评分赋值,根据不同的权值,累加得到某一类型参数的分值,再将不同类型参数的评分与权系数相乘后,利用步骤4)计算公式计算出p值见图1。

综合评价标准见图2,根据综合评价标准最终制作出页岩油气区页岩“甜点”地震综合评价图,见图3。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