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28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检查泵口尺寸需要人工测量,在测量时不但耗时,而且误差较大,为了节省检测时间,减小误差,需要发明一种检测治具专门用来检测泵口尺寸,这种设备即要便于携带,又要能自动测量,还要能防水防震,以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以解决现有泵口尺寸检查中人工测量耗时多,误差大的问题,还要解决防水防震的问题。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包括零点定位块,测量工装,锁紧盖,保护层和透明观察盖,所述的零点定位块套装在测量工装上侧的边沿外面;所述的锁紧盖旋接在测量工装上侧的外沿上,并把零点定位块与测量工装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保护层设置在测量工装的外围;所述的透明观察盖设置在测量工装的上面。

所述的透明观察盖采用圆形的透明亚克力塑料或者透明玻璃钢盖,便于读数,又对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保护层具体采用硅橡胶层,硅橡胶即防水,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震的作用。

所述的透明观察盖和保护层之间通过双面胶剂黏合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测量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测头,凹槽,测量表头,支撑柱,连接块,手柄和挂环,所述的测头设置在工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测头的左侧;所述的测量表头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的支撑柱设置在工装本体的下面;所述的连接块设置在工装本体的左侧;所述的手柄设置在连接块的左侧;所述的挂环设置在手柄的左侧,利用测头的检测,在测量表头的显示屏处显示处泵口的尺寸,达到自动测量的效果,并减小了人工测量的误差。

所述的挂环具体采用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圆环,使检测设备具备了便携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广泛应用于检测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保护层和透明观察盖的设置,使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震的作用,减小了对设备的破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表头和测头的设置,利用测头的检测,在测量表头的显示屏处显示处泵口的尺寸,达到自动测量的效果,并减小了人工测量的误差。

3.本实用新型的挂环的设置,使检测设备具备了便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零点定位块,2-测量工装,21-工装本体,22-测头,23-凹槽,24-测量表头,25-支撑柱,26-连接块,27-手柄,28-挂环,3-锁紧盖,4-保护层,5-透明观察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泵口锁紧盘专用的检具,包括零点定位块1,测量工装2,锁紧盖3,保护层4和透明观察盖5,所述的零点定位块1套装在测量工装2上侧的边沿外面;所述的锁紧盖3旋接在测量工装2上侧的外沿上,并把零点定位块1与测量工装2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保护层4设置在测量工装1的外围;所述的透明观察盖5设置在测量工装2的上面。

所述的透明观察盖5采用圆形的透明亚克力塑料或者透明玻璃钢盖,便于读数,又对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保护层4具体采用硅橡胶层,硅橡胶即防水,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震的作用。

所述的透明观察盖5和保护层4之间通过双面胶剂黏合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测量工装2包括工装本体21,测头22,凹槽23,测量表头24,支撑柱25,连接块26,手柄27和挂环28,所述的测头22设置在工装本体21的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凹槽23设置在测头22的左侧;所述的测量表头24设置在凹槽23的内部;所述的支撑柱25设置在工装本体21的下面;所述的连接块26设置在工装本体21的左侧;所述的手柄27设置在连接块26的左侧;所述的挂环28设置在手柄27的左侧,利用测22头的检测,在测量表头24的显示屏处显示处泵口的尺寸,达到自动测量的效果,并减小了人工测量的误差。

所述的挂环28具体采用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圆环,使检测设备具备了便携的功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在测量前首先根据被测尺寸对测量表头24进行调零,然后将设备放到待测泵口上面进行测量,所述的透明观察盖5采用圆形的透明亚克力塑料或者透明玻璃钢盖,便于读数,又对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所述的保护层4具体采用硅橡胶层,硅橡胶即防水,又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起到防水,防震的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