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26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建筑物、构筑物、大坝、山体进行倾斜度(位移)测量时,现有的技术,都是采用人工测量,成本较高,且不安全,效率低,不能及时获得现场的实时数据,从而不能及时快速有效地作出应对决策,无法有效避免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上位机、卷扬机、旋转器、拉绳、测斜仪、电缆、供电装置、旋转管、连接管和刻槽管,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与上位机无线连接,所述上位机通过电缆分别与卷扬机、旋转器、测斜仪和供电装置连接,所述测斜仪通过拉绳与卷扬机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上位机、卷扬机、旋转器和测斜仪线电连接,所述旋转管通过连接管与刻槽管连接,且旋转管底部外接有旋转器。

优选的,所述旋转管底部外侧设置有环状转向齿轮。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上设置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是直流电。

优选的,所述刻槽管内壁设置有两对相互垂直的刻槽。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与卷扬机、旋转器、测斜仪并联,且上位机串联于供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实现了现场自动实时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的功能,并能自动上下滑动测量,自动让测斜仪旋转、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并进行报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测量的精度,避免了人工测量带来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刻槽管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中:1-远程控制系统,2-上位机,3-卷扬机,4-旋转器,5-拉绳,6-测斜仪,7-电缆,8-供电装置,9-旋转管,10-连接管,11-刻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倾斜度测量与报警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1、上位机2、卷扬机3、旋转器4、拉绳5、测斜仪6、电缆7、供电装置8、旋转管9、连接管10和刻槽管11,远程控制系统1无线连接有上位机2,远程控制系统1设置在室内,根据需要发出指令,并接受现场上位机2发回的数据和信息自动进行智能计算分析,上位机2通过电缆7与卷扬机3、旋转器4、测斜仪6和供电装置8连接,卷扬机3按照上位机2的指令提升或者下降测斜仪6,在测量过程中,旋转器4对测斜仪6实施不同角度的旋转,使测斜仪6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测量,测斜仪6通过拉绳5和卷扬机3连接,这样卷扬机3的旋转拉动测斜仪6上下滑动,且测斜仪6通过电缆7和上位机2连接,电缆7是测斜仪6和上位机2的信息传输通道,供电装置8分别与上位机2、卷扬机3、旋转器4和测斜仪6线电连接,且供电装置8提供的是直流电,对上位机2、卷扬机3、旋转器4、测斜仪6进行供电,旋转管9通过连接管10与刻槽管11连接,旋转管9内设置有两对相互垂直的刻槽,刻槽管11内设置有两对相互垂直的刻槽,使测斜仪6能够上下滑动,刻槽使测斜仪6滚轮滑动,旋转管9底部外侧设置有环状转向齿轮,可以使旋转器4通过环状转向齿轮带动旋转管9转动,上位机2上电连有报警器,根据室内远程控制系统1的指令,自动进行报警,警示现场人员撤离,保证安全。旋转器4做90°和180°旋转,当测斜仪到达顶端后,旋转器4带动旋转管9旋转,从而带动测斜仪做90°或180°旋转,上位机2与卷扬机3、旋转器4、测斜仪6并联,且上位机2串联于供电装置8。

工作原理:远程控制系统1控制上位机2,指挥电源装置8进行供电,上位机2根据远程控制系统1的指令卷扬机3将测斜仪6从刻槽管11提升至旋转管9,随后旋转器4启动,旋转器4齿轮与环状转向齿轮相扣,控制器2设置旋转器4旋转180°,即旋转管9会旋转180°从而带动测斜仪6旋转180°,然后卷扬机3把测斜仪6放入刻槽管11中测量,刻槽管11中的刻槽使测斜仪6能够上下滑动,测斜仪6把测量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电缆7传输给上位机2,上位机2再把数据和信息传送给远程控制系统1,远程控制系统1自动进行智能计算分析,若发现危险便立即启动报警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