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余氯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855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余氯测试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便携式余氯测试盒。



背景技术:

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处理运行均需要对出水进行清毒处理,如采用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钠等方式。国标《生活饮用水工艺标准》(GB5749-2006)规定,如采用氯、次氯酸钠消毒,则要求出厂水游离氯大于等于0.3mg/l,管网未稍水中余氯不得低于0.05mg/l。但是,余氯在水中极不稳定,遇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分解。因此,余氯需要在采集现场并进行测定。

目前,虽然有专业的余氯测试纸销售,但是售价高,对于需要经常测定余氯的水厂来说,成本高,且操作复杂,需要配置干净的取样器和试验容器,对于要求快速便捷测定余氯的现场来说,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厂现场测定水中余氯的便携式余氯测试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便携式余氯测试盒,它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二盒体的底部设有向第一盒体延伸并与第二盒体中心轴线平行的转轴,第二盒体的侧壁设有与转轴平行的开口,转轴上设有试纸,试纸通过开口伸出第二盒体,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设有比色卡。

优选的是:所述的比色卡设有防护装置。通过防护装置,可以起到保护比色卡的目的。这是因为现场取样测试,环境条件不如在实验室中那么规范,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或者试验人员手部不干净握持盒体都会对比色卡的色板造成一定的损坏,导致比色效果不准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护装置为设置在比色卡外表面的防护膜。防护膜最好是透明且无任何杂质或杂色,这样,可以直接隔着防护膜进行比色,操作方便。当然,防护膜也可以是不透明的,且围着第二盒体外周,需要比色时将防护膜向下或向上移动,露出比色卡,可以进行比色,这样的操作起来相对复杂,但是对于比色卡的防护更为全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转轴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实现转轴在固定装置内转动,且不脱离固定装置,避免在抽取试纸的过程中造成试纸凌乱。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底部且与转轴相配合的固定套和设置在第一盒体底部且与固定套相对应的定位套。通过固定套和定位套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更换试纸后,将盒体盖合时更好的定位,方便盒体盖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开口处设有分离装置。通过分离装置,在现场测试水样时,根据所需的试纸的长度自由撕断,省却拿剪刀剪断,操作更为便捷。

优选的是:所述的分离装置为刀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片为刀刃朝向第二盒体内部的齿状刀片。这样设置是为了操作人员被刀片误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撕取试纸通过比色的原理测定水体中的残留余氯(氯、次氯酸钠和次氯酸盐离子等),无需任何仪器,无需专业的实验装置和技术人员即可实现现场测定、效果良好,非常适用于水厂余氯的测定,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盒体;11-定位套;2-第二盒体;21-比色卡;22-转轴;23-固定套;24-开口;25-分离装置;3-试纸;4-防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余氯测试盒,它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二盒体2的底部设有向第一盒体1延伸并与第二盒体2中心轴线平行的转轴22,第二盒体2的侧壁设有与转轴22平行的开口24,转轴22上设有试纸3,试纸3通过开口24伸出第二盒体2,第二盒体2的侧壁上设有比色卡21。其中,比色卡21设有防护装置4。具体的说,防护装置4为设置在比色卡21外表面的防护膜。转轴22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2底部且与转轴22相配合的固定套23和设置在第一盒体1底部且与固定套23相对应的定位套11。开口24处设有分离装置25。分离装置为刀片。刀片为刀刃朝向第二盒体2内部的齿状刀片。

使用时,将试剂盒拿到现场,根据需要的长度,抽取试纸3,将试纸3随着转轴22在盒体内部转动,通过分离装置25将试纸撕断,将试纸3直接进入水体中取出,显色后通过比色卡21进行比色,得到水体中余氯的含量。测试非常快速且便捷,测定余氯的含量准确,参考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