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键盘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47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小型键盘测试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键盘测试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键盘测试机功能单一,只能对键盘的一个参数进行测试,如需测试多个项目,需要多台测试机进行多次测试,其严重影响测试效率和产品生产效率,且传动的按键测试组件采用气动方式,不易对力度进行调控,达不到较好的测试效果。且传统键盘测试机体积大,不能适应桌面小空间的操作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且能够解决现有键盘测试机功能单一,测试效率低及测试准确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键盘测试机,其包括底座,于底座上部覆盖有外罩,外罩前部设有入料口,于外罩内部设有键盘外观检测装置,按键敲击装置和夹具组件,其中,所述键盘外观检测装置设于按键敲击装置前部,所述夹具组件位于按键敲击装置和键盘外观检测装置下方,并在按键敲击装置和键盘外观检测装置之间来回移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夹具组件驱动机构。

所述按键敲击装置包括横杆,该横杆固定于所述外罩内部两侧,于横杆上设有按键敲击组件,该按键敲击组件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在横杆上横向移动。

所述按键敲击组件包括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于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上方设有控制板,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电磁敲击件,所述多个电磁敲击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所述电磁敲击件包括敲柱以及包覆敲柱的电磁铁,于敲柱上端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键盘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设于上方的双摄像头,该双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固定横杆固定在外罩内部两侧。

所述双摄像头位于摄像头固定横杆前部。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机械键盘固定治具,该机械键盘固定治具通过设于底座上表面的导轨,在夹具组件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

于底座一侧还设有启动/停止按键。

所述按键敲击装置后部设有隔板,该隔板后部设有控制主板及按键敲击组件驱动电机,于隔板前部设有拖链及定位组件。

所述外罩前部还设有显示器。

所述外罩顶部,对应控制主板,还设有一活动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键盘测试机,体积小,能够达到长宽高为600mm*500mm*600mm,能够放在桌面上实现测试,大大节省了位置空间,通过将按键测试功能和字符测试功能相集成,实现多种功能测试一步到位,包括ATE检测和AOI检测功能,能够实现按键重码、按键无码、按键卡键、按键错码、按键短路、KEY轴LED背光亮度、KEY轴LED背光颜色等测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一次测试时间13~15秒,且可用于成品键盘和半成品键盘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外罩 3.入料口 4.横杆 5.按键敲击组件

6.皮带传动机构 7.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 8.控制板

9.电磁敲击件 10.敲柱 11.电磁铁 12.复位弹簧

13.双摄像头 14.摄像头固定横杆

15.机械键盘固定治具 16.导轨 17.启动/停止按键

18.隔板 19.拖链 20.显示器 21.活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小型键盘测试机,其包括底座1,于底座1上部覆盖有外罩2,外罩2前部设有入料口3,于外罩2内部设有键盘外观检测装置,按键敲击装置和夹具组件,其中,所述键盘外观检测装置设于按键敲击装置前部,所述夹具组件位于按键敲击装置和键盘外观检测装置下方,并在按键敲击装置和键盘外观检测装置之间来回移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夹具组件驱动机构。

所述按键敲击装置包括横杆4,该横杆4固定于所述外罩2内部两侧,于横杆4上设有按键敲击组件5,该按键敲击组件5通过皮带传动机构6在横杆4上横向移动。

所述按键敲击组件5包括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7,于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7上方设有控制板8,按键敲击组件固定架7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电磁敲击件9,所述多个电磁敲击件9与控制板8电性连接。

所述电磁敲击件9包括敲柱10以及包覆敲柱10的电磁铁11,于敲柱10上端设有复位弹簧12。

所述键盘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设于上方的双摄像头13,该双摄像头13通过摄像头固定横杆14固定在外罩2内部两侧。

所述双摄像头13位于摄像头固定横杆14前部。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机械键盘固定治具15,该机械键盘固定治具15通过设于底座1上表面的导轨16,在夹具组件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Z轴方向上来回移动。

于底座1一侧还设有启动/停止按键17。

所述按键敲击装置后部设有隔板18,该隔板18后部设有控制主板及按键敲击组件驱动电机,于隔板前部设有拖链19及定位组件。

所述外罩2前部还设有显示器20。

所述外罩2顶部,对应控制主板,还设有一活动盖21。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其他实施例,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