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007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手机或电脑携带便捷,使用简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有移动设备侧键组件主要是通过锅仔片来实现的,这种结构的侧键工作原理是锅仔片位于柔性电路板FPC的导电部位,当受到按压时,锅仔片的中心点下凹,接触到FPC上的露铜区域,从而与锅仔片的周边形成回路,电流通过,侧键组件的开关作用得以实现。但是这种设计有以下弊端:当锅仔片与FPC露铜区域之间的空间进入粉尘、盐雾、汗液时,锅仔片与FPC露铜区域会存在短路或者不导通风险,会影响侧键组件的功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可以避免侧键组件与电路板之间接触不良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键组件,应用于终端设备;该侧键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FPC和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包括敏感栅区以及由敏感栅区引出的引脚;FPC的第一表面上设有与引脚一一对应的露铜区;电阻应变片贴合于FPC的第一表面,并且引脚电连接于露铜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以上所描述的侧键组件;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印刷电路板与FPC相连,其中,电阻应变片电连接于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因为电阻应变片受到按压力时会变形,电阻应变片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中,按压电阻应变片,其电阻的变化通过FPC传到处理器,进而实现侧键组件的按键功能。通过将电阻应变片贴合于FPC的第一表面,并且电阻应变片的引脚电连接于FPC的露铜区,使得电阻应变片和FPC之间即使有灰尘、汗液、水汽等进入,也不会影响侧键组件的按键功能。并且由于电阻应变片的引脚直接电连接于FPC的露铜区,因此电阻应变片与FPC的接触比较可靠,两者之间不易发生短路或不导通的现象。

另外,侧键组件还包括补强钢片;所述补强钢片贴合于所述FPC的第二表面。通过在FPC的第二表面贴合补强钢片,进一步增加了FPC的强度。

另外,补强钢片的厚度范围在0.15mm至0.2mm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将补强钢片的厚度控制在0.15mm至0.2mm之间,既保证了电阻应变片可以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又可以起到增加FPC强度的作用。

另外,侧键组件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贴合于所述FPC的第二表面。通过在FPC的第二表面贴合一弹性层,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FPC的强度,又可以在侧键组件受到按压时,为FPC的形变提供回复力。

另外,侧键组件还包括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呈弧面形;所述弧面形的边缘固定于所述电阻应变片,或者固定于所述FPC;所述弧面形的中间凸包对应于所述敏感栅区。通过将弧面形金属弹片的边缘固定在电阻应变片或FPC上,既保证了侧键组件的按压手感,又可以将按压力传递到电阻应变片上进行后续处理。

另外,侧键组件还包括绝缘麦拉;所述绝缘麦拉覆盖于所述金属弹片的外表面,且固定于所述电阻应变片或FPC。通过在金属弹片的外表面设置一绝缘麦拉,并将其固定与电阻应变片或FPC上,实现了对金属弹片的固定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一种侧键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一种侧键组件中电阻应变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一种侧键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一种侧键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一种终端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组件,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图2所示。

侧键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FPC100和电阻应变片200。其中,FPC100的第一表面,即与电阻应变片200接触的一面上设有露铜区,其中,露铜区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里不做限制;电阻应变片200包括敏感栅区201以及由敏感栅区201引出的引脚202。

具体的说,FPC100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的露铜区与敏感栅区201引出的引脚202一一对应,电阻应变片200贴合于FPC100的第一表面,且引脚通过电连接的方式连接于露铜区。

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电阻应变片受到按压力时会变形,电阻应变片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中,按压电阻应变片,其电阻的变化通过FPC传到处理器,进而实现侧键组件的按键功能。通过将电阻应变片贴合于FPC的第一表面,并且电阻应变片的引脚电连接于FPC的露铜区,使得电阻应变片和FPC之间即使有灰尘、汗液、水汽等进入,也不会影响侧键组件的按键功能。并且由于电阻应变片的引脚直接电连接于FPC的露铜区,因此电阻应变片与FPC的接触比较可靠,两者之间不易发生短路或不导通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组件。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FPC的第二表面贴合有补强钢片,增加了FPC的强度。

如图3所示,除了图1中所示的部件之外,侧键组件还包括补强钢片300。该补强钢片300贴合于FPC100的第二表面,即与贴合有电阻应变片200相对的一面,用于增强FPC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将补强钢片300的厚度控制在0.15mm至0.2mm之间,从而避免了因补强钢片300过厚,导致电阻应变片200不易发生形变,或者由于补强钢片300太薄,无法起到增加FPC的强度的作用。

为了保证侧键组件的按压手感,侧键组件中还可以设置一金属弹片400,如图3所示,金属弹片400呈弧面形,弧面形的边缘固定于电阻应变片200上,具体可以采用点胶固定方式,这里不做限制,且弧面形的中间凸包对应于敏感栅区201,当金属弹片400受到按压力时,发生变形下凹,即可将按压力通过敏感栅区201传递到电阻应变片200上。于实际应用中,电阻应变片200的尺寸可以略小于FPC100,因而金属弹片400的弧面形边缘也可直接固定于FPC100上。

另外,为了更好固定金属弹片400,在金属弹片400的外表面还可以覆盖一层绝缘麦拉500。通过将绝缘麦拉500固定于电阻应变片200或FPC100上,对金属弹片400起到固定的作用,并有效避免了外界对金属弹片400的影响,从而起到了预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FPC的第二表面贴合一层厚度合适的补强钢片,在保证电阻应变片可以良好形变的同时,增加了FPC的强度;另外,通过在电阻应变片上固定金属弹片,保持了侧键组件按压的手感,且可以将按压力及时的传递到电阻应变片上;通过在金属弹片的最外层覆盖绝缘麦拉不仅对金属弹片起到了固定作用,还对金属弹片起到预保护的作用,有效避免了灰尘、汗液、水汽等通过缝隙进入侧键组件中,进一步保障了电阻应变片与FPC之间的电路可以正常导通。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组件。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FPC的第二表面贴合的为补强钢片;在本实施方式中,FPC的第二表面贴合的为弹性层。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键组件还包括弹性层600,该弹性层贴合于FPC的第二表面。其他部件的堆叠顺序、固定方式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通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FPC的第二表面贴合一弹性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FPC的强度,并且在侧键组件被按压时,还可以为FPC的形变提供回复力,使得FPC在接收并将按压力传递给后续部件处理后,可以快速恢复,便于及时准确的接收下次按压力信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FPC的第二表面与补强钢板之间增设一弹性层,在对FPC的形变提供回复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FPC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即PCB板,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所述的侧键组件,其中,PCB板与侧键组件中的FPC相连。PCB板与侧键组件中的FPC的位置关系和连接方式均可与现有的侧键FPC与主板的位置关系和连接方式类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说,PCB板上设有处理器,侧键组件的电阻应变片电连接于处理器,处理器为终端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在侧键组件受到按压后,根据电阻应变片传递给的按压力信息实现相应的按键功能。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将电阻应变片发生形变所受到的按压力传递到与之连接的PCB板上的处理器中进行处理,从而快速准确的实现了相应的按键功能。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相对应的终端设备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本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印刷电路板上还设有信号放大器,及用于安装印刷电路板和侧键组件的壳体。

如图5、图6所示,终端设备还包括壳体800。从图5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侧键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侧键组件,即在FPC100的第二表面贴合有补强钢片300,用于增加FPC100的强度。

具体的说,PCB板700上还设有信号放大器(图中未给出),其中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电阻应变片200连接,具体可以通过与电阻应变片200上敏感栅区201引出的引脚连接,实现连通;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处理器,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侧键组件被按压时,电阻应变片200受到按压发生形变,此时电阻应变片200的敏感栅区201会检测到电阻的变化,产生电信号,并通过FPC100传递给与之连接的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进行放大处理,输出给与之连接的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应的按键功能。

壳体800,用于安装PCB板700及侧键组件,且壳体800具有一侧键支撑部801,并贴合与侧键组件及PCB板700,具体的说,该侧键支撑部801具有凹陷区,且电阻应变片200的敏感栅区201对应于该凹陷区,从而在侧键组件受到按压力时,不仅可以固定侧键组件,还可以良好的配合电阻应变片200产生微小形变。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提供一具有侧键支撑部的壳体,对侧键组件及PCB板进行了固定,进一步保护了终端内部电路的正常工作,并且侧键支撑部配合相应的弧度,更利于侧键组件受到按压力时电阻应变片产生微小形变。

于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将贴合于FPC100第二表面与PBC板700之间的补强钢片300替换成弹性层600,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通过在FPC的第二表面与PCB板之间贴合一弹性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FPC的强度,并且在侧键组件被按压时,还可以为FPC的形变提供回复力,使得FPC在接收并将按压力传递给后续部件处理后,可以快速恢复,便于及时准确的接收下次按压力信息。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FPC的强度,在FPC的第二表面可以分别设置弹性层和补强钢片,再将侧键组件最底层的补强钢片固定在PCB板上。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