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055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属于家用卫生杀虫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旅游、健身、运动的增多,增大了户外驱蚊产品的需求。现在户外驱蚊一般有采用滴加植物精油的驱蚊贴、驱蚊表带、驱蚊夹等产品,还有含驱蚊酯、避蚊胺等化学农药的驱蚊液、驱蚊花露水。其中只有驱蚊液、驱蚊花露水这些涂抹产品能按照GB/T 13917.9 《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9部分:驱避剂》测试产品的药效,而驱蚊贴、驱蚊表带、驱蚊夹等新兴户外产品由于其产品使用方式、作用效果的不同,如参照此国标进行检测结果无参考性,无法对产品设计和配方筛选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驱蚊贴、驱蚊表带、驱蚊夹等空间驱避产品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解决这类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的测试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气体流量阀(2)、500ml孟氏洗瓶(3)、空气加热器(4)、Y型嗅觉管(5)。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连接气体流量阀(2)的进气口。所述气体流量阀(2)的出气口连接两个500ml孟氏洗瓶(3)的进气口。所述两个500ml孟氏洗瓶(3)内分别添加200ml去离子水,其出气口连接空气加热器(4)。所述空气加热器(4)通过硅橡胶管和“T”形三通连接Y型嗅觉管(5)上。

所述Y型嗅觉管(5),材质为无色透明有机玻璃,该Y型嗅觉管包括:支管1的端头(6)、支管1的捕获端(7)、支管1的活页门(8)、支管2的端头(10)、支管2的捕获端(11)、支管2的活页门(12)、主管(14)、主管的活页门(15)、蚊虫投放端(16)、主管的端头(17),所述支管1的端头(6)有一个托盘放入口(9),所述支管2的端头(10)有一个托盘放入口(13),所述蚊虫投放端(16)有一个投放口(18)。

所述的Y型嗅觉管,各个支管的气体流速应保持在(0.20±0.05)m/s,主管的气流流速保持在(0.40±0.10)m/s。。

所述的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试验的一般条件为(26±2)℃,相对湿度 (65±15)%,试验过程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利用本实用新型测试驱避产品的室内药效的试验方法如下:

(一)试验准备

启动空气压缩机,气体经支管流向主管,调整流量阀,使各个支路的气流流速保持在(0.20±0.05)m/s,主管的气流流速保持在(0.40±0.10)m/s;

使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启动空气加热器,控制各个管路的气流保持温度(26±2)℃和相对湿度(65±10)%;

打开Y型嗅觉管各支管的活页门,关闭主管的活页门。

(二)空白试验

从Y型嗅觉管的投虫口G投入10只左右的试虫,用橡胶塞塞住投虫口G,打开主管活页门;

观察试虫在30s的时间点进入两个支管捕获端的数量,若空白测试的试虫进入总数如小于50%,且两个支管的试虫数量接近或一致,说明装置没有被之期的实验污染,否则整个测试须重新进行。

(三)驱避试验

试虫在Y型嗅觉管内适应15min,之后记录无法飞行或者损伤的试虫的数量;

向支管1的端头内放入注射400μL样品的托盘,开始计时;

观察试虫在各支管的捕获端的蚊虫数量,10min后关闭各支管的活页门,记录各支管的捕获端试虫数量。每次实验结束,必须清洗并烘干试验装置;

每种样品做3次重复试验,以观察试验的重现性;

向支管2的端头内放入注射400μL样品的托盘,再做3次重复试验,以保证实验的随机性。

(四)驱避率的计算

单次试验驱避率P1(%)按公式(1)计算:P1=,式中:Nc代表对照端臂管中的试虫数;Nt代表实验端臂管中的试虫数;N代表Y型管的投虫总数;

综合驱避率PR(%)以多次试验的驱避率数据平均值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供试蚊虫为,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标准试虫,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羽化后3天~5天未吸血的雌性成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其仪器制造简单,使用方便,试验方法简单实用,满足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的要求,可以直接测定各种空间驱避产品的驱避率,所得数据能重复验证,对此类产品设计和配方筛选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所示1为空气压缩机,2为气体流量阀,3为500ml孟氏洗瓶,4为空气加热器,5为Y型嗅觉管。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的Y型嗅觉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中所示6为支管1的端头,7为支管1的捕获端,8为支管1的活页门,9和13为托盘放入口,10为支管2的端头,11为支管2的捕获端,12为支管2的活页门,14为主管,15为主管的活页门,16为蚊虫投放端,17为主管的端头,18为投放口。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未特别说明的技术手段,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中使用的产品、设备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三种驱避物质的空间驱避产品使用该试验装置的室内药效试验如下

一种空间驱避产品室内药效试验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气体流量阀(2)、500ml孟氏洗瓶(3)、空气加热器(4)、Y型嗅觉管(5)。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出气口连接气体流量阀(2)的进气口;所述气体流量阀(2)的出气口连接两个500ml孟氏洗瓶(3)的进气口;所述两个500ml孟氏洗瓶(3)内分别添加200ml去离子水,其出气口连接空气加热器(4);所述空气加热器(4)通过硅橡胶管和“T”形三通连接Y型嗅觉管(5)的支管1的端头(6)和支管2的端头(10)上。

所述Y型嗅觉管,材质为无色透明有机玻璃,包括:支管1的端头(6)、支管1的捕获端(7)、支管1的活页门(8)、支管2的端头(10)、支管2的捕获端(11)、支管2的活页门(12)、主管(14)、主管的活页门(15)、蚊虫投放端(16)、主管的端头(17),所述支管1的端头(6)有一个托盘放入口(9),所述支管2的端头(10)有一个托盘放入口(13),所述蚊虫投放端(16)有一个投放口(18)。

使用该试验装置的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试验准备

启动空气压缩机,气体经支管流向主管,调整流量阀,使各个支路的气流流速保持在(0.20±0.05)m/s,主管的气流流速保持在(0.40±0.10)m/s;

使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启动空气加热器,控制各个管路的气流保持温度(26±2)℃和相对湿度(65±10)%;

打开Y型嗅觉管各支管的活页门,关闭主管的活页门。

(二)空白试验

从Y型嗅觉管的投虫口G投入10只左右的试虫,用橡胶塞塞住投虫口G,打开主管活页门;

观察试虫在30s的时间点进入两个支管捕获端的数量,若空白测试的试虫进入总数如小于50%,且两个支管的试虫数量接近或一致,说明装置没有被之期的实验污染,否则整个测试须重新进行。

(三)驱避试验

试虫在Y型嗅觉管内适应15min,之后记录无法飞行或者损伤的试虫的数量;

向支管1的端头内放入注射400μL样品的托盘,开始计时;

观察试虫在各支管的捕获端的蚊虫数量,10min后关闭各支管的活页门,记录各支管的捕获端试虫数量。每次实验结束,必须清洗并烘干试验装置;

每种样品做3次重复试验,以观察试验的重现性;

向支管2的端头内放入注射400μL样品的托盘,再做3次重复试验,以保证实验的随机性。

(四)驱避率的计算

单次试验驱避率P1(%)按公式(1)计算:P1=,式中:Nc代表对照端臂管中的试虫数;Nt代表实验端臂管中的试虫数;N表Y型管的投虫总数;

综合驱避率PR(%)以多次试验的驱避率数据平均值计算。

(五)测试结果见表

表1:驱避物质1的6次试验数据

驱避物质1的综合驱避率:

PR=(P1+P2+P3+P4+P5+P6)/6=72.58%

表2:驱避物质2的6次试验数据

驱避物质2的综合驱避率:

PR=(P1+P2+P3+P4+P5+P6)/6=61.97%

表3:驱避物质3的6次试验数据

驱避物质3的综合驱避率:

PR=(P1+P2+P3+P4+P5+P6)/6=38.6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作为技术创新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实质对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修饰或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