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以及安检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48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以及安检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机场安检是指乘坐民航飞机的旅客在登机前必须接受的一项人身和行李检查项目,这也是为了保证旅客自身安全和民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安全所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乘驾飞机出行的便捷性,在这种大环境下,机场的客流量逐年增长,但是,随着客流量的增长,以及冬季或重大节日的特殊性便会导致出行的人数迅速增多,旅客的随身行李也随之增多,所以对于安检工作来说,安检程序需要越来越细致和复杂才能满足当今的实际情况。

但是由于安检过程中旅客的行李摆放杂乱,经常容易发生随身物品遗失或调包的问题,在寻找对应旅客的行李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根据监控和X光片进行核对,以这种方式来寻找行李,使行李寻找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以及安检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检过程中行李丢失后找回的效率和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包括:处理器、托盘、运输线、安检机和RFID读写设备;

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预先与乘客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的RFID芯片;

所述安检机设置在所述运输线上,所述托盘沿所述运输线的运输方向运动经过所述安检机,通过所述安检机进行扫描,生成X光扫描信息;

所述RFID读写设备设置在所述安检机上,用于识别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设备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安检机的入口处,用于在形成所述X光扫描信息之前对所述RFID芯片的所述UID号进行识别并锁定;

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安检机的出口处,用于在所述托盘经过所述安检机后对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所述UID号进行二次识别。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包对应安检线还包括第三RFID读写器,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安检机的下工位,用于对承载问题行李的托盘的所述UID号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包对应安检线还包括第四RFID读写器,用于对完成移载工作的托盘上相应的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消除。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包对应安检线还包括托盘领取台;

所述托盘领取台设置有与所述托盘适配的二维码扫描器和第五RFID读写器,用于扫描登机牌的二维码,并对所述RFID芯片进行识别以生成所述UID号。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X光扫描信息包括X光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检运输系统,包括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检时旅客需要将自己的所有行李放置在同一个所述托盘中,所述托盘中预设有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RFID芯片,当用户使用对应的托盘后,所述托盘中的RFID芯片便会与相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随即生成唯一的UID号,所述托盘继续通过所述运输线进行自动运输,当承载有旅客行李的所述托盘到达所述安检机时,设置于所述安检机上的所述RFID读写设备便会对实时进入所述安检机内的对应托盘中的RFID芯片进行识别,此时,所述安检机会对对应的托盘以及承载在该托盘中的旅客行李进行扫描,进而生成相关的X光扫描信息,随后,处理器便会将相关的托盘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一步的与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使同一个旅客的身份信息与其使用的托盘的对应UID号以及旅客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由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共同组成的绑定信息;而当某位旅客的行李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旅客的身份信息查询并锁定相关的UID号,进而快速查询到相关旅客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方便相关的找寻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和数据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处理器; 2-托盘; 3-运输线;

4-安检机; 5-RFID读写设备; 6-数据库;

7-第三RFID读写器; 8-第四RFID读写器; 31-托盘领取台;

51-第一RFID读写器; 52-第二RFID读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和数据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包括:处理器1、托盘2、运输线3、安检机4和RFID读写设备5;

所述托盘2上设置有预先与乘客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的RFID芯片;

所述安检机4设置在所述运输线3上,所述托盘2沿所述运输线3的运输方向运动经过所述安检机4,通过所述安检机4进行扫描,生成X光扫描信息;

所述RFID读写设备5设置在所述安检机4上,用于识别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

所述处理器1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其中,所述处理器1可先如图4所示。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安检时旅客需要将自己的所有行李放置在同一个所述托盘2中,所述托盘2中预设有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RFID芯片,当用户使用对应的托盘2后,所述托盘2中的RFID芯片便会与相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随即生成唯一的UID号,所述托盘2继续通过所述运输线3进行自动运输,当承载有旅客行李的所述托盘2到达所述安检机4时,设置于所述安检机4上的所述RFID读写设备5便会对实时进入所述安检机4内的对应托盘2中的RFID芯片进行识别,此时,所述安检机4会对对应的托盘2以及承载在所述托盘2中的旅客行李进行扫描,进而生成相关的X光扫描信息,此时处理器1便会将相关的托盘2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一步的与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使同一个旅客的身份信息与其使用的托盘2的对应UID号以及旅客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由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共同组成的绑定信息;而当某位旅客的行李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旅客的身份信息查询并锁定相关的UID号,进而快速查询到相关旅客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方便相关的找寻工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和数据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库6与所述处理器1连接;所述数据库6与所述处理器1连接后,便可以进行互相通讯,其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以及无线连接,当所述处理器1将所述绑定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库6后,所述数据库6便会对大量的用户的绑定信息进行储存,而有权限的工作人员便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方便的调取使用,为乘客寻找行李而服务。

继续参考图1,所述RFID读写设备5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51和第二RFID读写器52;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51位于所述安检机4的入口处,用于在形成所述X光扫描信息之前对所述RFID芯片的所述UID号进行识别并锁定;

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52位于所述安检机4的出口处,用于在所述托盘2经过所述安检机4后对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所述UID号进行二次识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设备5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51和第二RFID读写器52,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51可以当托盘2进入所述安检机4进行扫描之前,对托盘2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第一次扫描,并将该托盘2锁定,在托盘经过安检机4扫描完毕形成X光扫描信息之后,从安检机4出来时,再次对所述托盘2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第二次扫描,以此来确认托盘2以及其中承载的旅客行李,以便防止UID号的关联错误,提高了UID号、X光扫描信息以及旅客的身份信息关联的准确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2和图3所示,安检运输线还包括托盘领取台31;

所述托盘领取台31设置有与所述托盘2适配的二维码扫描器和第五RFID读写器,用于扫描登机牌的二维码,并对所述RFID芯片进行识别以生成所述UID号;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的生成过程为:

旅客在领取托盘2时,通过对应于托盘2的二维码扫描器对旅客的登机牌中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提取出二维码中包含的旅客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器扫描后与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数据连接,数据连接的方式包括无线和有线的方式,同时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会对托盘2内的RFID芯片进行扫描,以此来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托盘2中的RFID芯片相绑定,从而生成所述UID号。

但是,本申请仅仅提供了有限的实施例,所述身份信息的生成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式,任何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后获得的新技术方案,均包含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安检运输线还包括第三RFID读写器7,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7设置于所述安检机4的下工位,用于对承载问题行李的托盘2的所述UID号进行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安检过程中,旅客的行李难免会出现问题,工作人员会实时的对经过所述安检机4中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当发现旅客行李中出现了违禁品后,便可以通过第三RFID读写器7对承载有问题行李的托盘2相对应的UID号进行标记,以便于工作人员调取,同时提醒工作人员检查问题行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线的结构示意图三;

如图3所示,安检运输线还包括第四RFID读写器8,用于对完成移载工作的托盘2上相应的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消除。

由于所述托盘2需要重复使用,而同一个旅客进行的同一周期的安检过程后,所述托盘2需要回收,此时,当所述托盘2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运输工作之后,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8便会对托盘2在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行消除,以便托盘2的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包括Gen 2 RFID芯片;所述X光扫描信息包括X光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安检运输系统,包括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线。

由于所述安检运输线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已经在前文详细的叙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