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930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抄表部件结构,具体说涉及一种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无线水表及燃气表等可通过智能移动抄表终端进行抄表及调价。市场上多用抄表器实现这一功能,抄表器内装有抄表模块及锂电池,因抄表模块存储空间有限,导致抄表响应速度慢,抄表时间长,抄表存储内容有限等等。为了提高抄表效率,同时更有效地管理抄表信息,抄表器逐渐发展为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载体,实现抄表功能。但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与抄表模块为两个分离部分,当执行抄表动作时,需要分别持有智能手机及抄表模块(或者平板电脑与抄表模块)两部分,因二者之间多通过蓝牙连接,故抄表时,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智能移动抄表终端中智能手机与抄表模块二者多为独立分离的两部分,因二者之间多通过蓝牙连接,故抄表时,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控制器壳体内装有智能手机与抄表模块,将二者形成一个整体的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

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由上壳1、电源按键5、复位按键7及下壳8组成,上壳1装有电源按键5,电源按键5与上壳1制有间隙配合,通过电源按键5的位移活动实现对智能手机9电源键的控制,通过上壳1上的1#卡爪2将智能手机9卡住,USB转接板12固定在上壳1上,下壳8装有复位按键7,复位按键7与下壳8制有间隙配合,通过复位按键7的位移活动实现对抄表模块10复位按键的控制,通过下壳8上的2#卡爪6将移动电源11卡住,移动电源11连接抄表模块10,上壳1与下壳8通过卡槽3与卡扣4配合后,采用螺纹固定连接,当上壳1、下壳8装配完毕,智能手机9下表面与移动电源11上表面完全平面接触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内装有智能手机与抄表模块,将智能手机、抄表模块及移动电源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智能手机与抄表模块为两个独立单元的不便,有效利用蓝牙连接需要的距离,充分发挥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智能移动抄表终端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2 1#卡爪;3卡槽;4卡扣;5电源按键;6 2#卡爪;7复位按键;8下壳;9智能手机;10抄表模块;11移动电源;12 USB转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基于433MHz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如图3所示,电源按键5从里向外穿过上壳1大小为10×2.2mm的矩形孔后,将红米手机9放入上壳1四个1#卡爪2形成大小为134.2×67.2mm的空间,红米手机9的电源键键表面正好与电源按键5接触。当外力触动电源按键5时,可引发红米手机9电源键的触动反应。USB转接板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上壳1上,保证红米手机9 USB充电与数据传输口外露。如图4所示,复位按键7从里向外穿过下壳8大小为6.2×2.7mm的矩形孔,433MHz抄表模块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下壳8上,433MHz抄表模块10上焊接的复位按键表面正好与复位按键7接触。当外力触动复位按键7时,可引起433MHz抄表模块10复位按键的触动反应。将移动电源11放入下壳8四个2#卡爪6形成96.2×62.2mm的空间。USB转接板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下壳8上,保证移动电源11充电口外露。

上壳1上分布有四个卡扣4,下壳8上分布有四个卡槽3,上壳1、下壳8通过卡扣4与卡槽3的配合完成装配,同时,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紧固固定。上壳1、下壳8完成装配后,其内部尺寸的厚度16mm正好等于手机9大小为9mm的厚度与移动电源11大小为7mm厚度和,手机与移动电源完全平面接触完成定位。

实施例2:一种基于470MHz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抄表模块更换为470MHz抄表模块,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移动抄表终端控制器壳体,抄表模块更换为LoRa抄表模块,过程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