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489阅读:16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尤其是击实筒。



背景技术:

击实试验是用锤击实土样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是用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并测定相应的干容重,从而求得最大干容重(一般是指骨料堆积或紧密密度)、最优含水量,为填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目前的击实筒主要通过手工释放重锤,将重锤提升到规定的高度,释放,重锤下落的方向不固定,导致重锤每次下落的位置不固定,影响夯实效果,重锤提升的高度依靠标尺来确定,误差较大。总之,目前使用的击实筒使用不方便、不安全、测试结果不准确、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精确的击实筒,具体技术方案为:

击实筒,包括夯实筒、重锤、绞线盘、激光测距传感器、电磁离合器和电机;所述夯实筒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侧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绞线孔,绞线孔的顶部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部设有锥形孔,所述横梁的下方装有行程开关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绞线盘和电机均安装在横梁的顶部,所述电机与绞线盘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所述夯实筒的上方设有导向筒,夯实筒的内径与导向筒的内径一致,所述导向筒通过固定杆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导向筒内部活动装有重锤,所述重锤的外径不大于导向筒的内径,所述重锤的顶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行程开关位于连接柱的正上方,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位于重锤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柱与钢绞线连接,所述钢绞线穿过绞线孔和导向柱,缠绕在绞线盘上。

优选的,所述夯实筒的外侧设有定位环,所述导向筒的外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径不小于夯实筒的外径,连接环套在导向筒和夯实筒的连接处,且位于定位环上。

优选的,所述夯实筒放置在滑板上,夯实筒外侧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将夯实筒固定在滑板上,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橡胶板,滑板的两侧设有定位块,两端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块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夯实筒均分成两半,通过铰链活动连接,通过锁扣合拢在一起。

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确定重锤的提升高度,简单方便、位置精度高。

行程开关作为极限保护开关用,防止重锤提升过头。

使用时,设定高度和次数即可。电磁离合器启动,电机带动绞线盘转动,钢绞线带动重锤提升,激光传感器检测重锤的提升距离,到达设定高度时,电机停转,然后电磁离合器关闭,重锤自由落体,完成一次冲击,夯实样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击实筒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安全、试验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击实筒,包括夯实筒8、重锤7、绞线盘5、激光测距传感器61、电磁离合器4和电机3;所述夯实筒8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一侧装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装有横梁52,所述横梁52上设有绞线孔,绞线孔的顶部装有导向柱54,所述导向柱54的顶部设有锥形孔,所述横梁52的下方装有行程开关6和激光测距传感器61;所述绞线盘5和电机3均安装在横梁52的顶部,所述电机3与绞线盘5通过电磁离合器4连接;所述夯实筒8的上方设有导向筒73,夯实筒8的内径与导向筒73的内径一致,所述导向筒73通过固定杆21安装在立柱2上,所述导向筒73内部活动装有重锤7,所述重锤7外径不大于导向筒73的内径,所述重锤7的顶部设有连接柱71,所述行程开关6位于连接柱71的正上方,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61位于重锤7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柱71与钢绞线53连接,所述钢绞线53穿过绞线孔和导向柱54,缠绕在绞线盘5上。

所述电机3为减速电机。

重锤7的外径通常略小于导向筒73的内径,方便重锤7的升降,导向筒73限定了重锤7自由跌落的位置,夯实筒8的内径与导向筒73的内径一致,并且同轴心安装,保证了夯实的位置准确。

由于重锤7在导向筒73内部自由跌落,提高了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采用减速电机提高了扭矩。

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61确定重锤7的提升高度,简单方便、位置精度高。

行程开关6作为极限保护开关用,防止重锤提升过头,保护设备,防止电机过载烧毁。

使用时,设定高度和次数,然后启动击实筒,电磁离合器4启动,连接电机3和绞线盘5,电机3带动绞线盘5转动,钢绞线53带动重锤7提升,激光传感器61检测重锤7的提升距离,到达设定高度时,电机3停转,使重锤7停留在设定高度,然后电磁离合器4关闭,重锤7自由落体,完成一次冲击,夯实样品10。然后电磁离合器4启动,电机3带动绞线盘转动,钢绞线53带动重锤7提升,激光传感器61检测重锤7的提升距离,重复冲击,击实筒根据设定的次数继续冲击,直到完成规定的次数。

导向柱54的顶部设有锥形孔减小钢绞线53与导向柱54的摩擦,降低摩擦力对重锤7的自由落体的影响。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夯实筒8的外侧设有定位环81,所述导向筒73的外侧设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的内径不小于夯实筒8的外径,连接环9套在导向筒73和夯实筒8的连接处,且位于定位环81上。

连接环9方便夯实筒8的定位,使夯实筒8与导向筒73同轴心。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所述夯实筒8放置在滑板13上,夯实筒8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钉将夯实筒8固定在滑板13上,所述滑板13的底部设有橡胶板12,滑板13的两侧设有定位块11,两端设有定位板14,所述定位块1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板14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

橡胶板12减震,减小噪音。采用硬橡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

采用滑板13方便夯实筒8移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夯实筒8均分成两半,通过铰链83活动连接,通过锁扣84合拢在一起。

采用铰链83和锁扣84的结构方便取出夯实的样品10。打开锁扣84,将夯实筒8的两半分开,取出样品1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