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88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流融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融冰主要是通过对输电线路施加直流电压并在输电线路末端进行短路,使导线发热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从而避免线路因结冰而倒杆断线。直流融冰技术的原理就是将覆冰线路作为负载,施加直流电源,用较低电压提供短路电流加热导线使覆冰熔化。但对于施加的电流功率,持续时间等直流电流的融冰操作参数规程的选择主要是依靠直流功率与目标线路的电阻率来大致换算一个直流电流的融冰技术规程,并通过相关直流电流的融冰经验进行操作。如对于常用的LGJ240导线,在环境温度为-5℃,覆冰厚度10mm时,电流选择600A以上,在2.5h左右,有融冰掉落。

值得注意的是,覆冰线路通入直流电流进行融冰时,输电线路上的温度并非是均匀的。导致温度不均匀的原因有:一、直流电流经过的输电线路的线径不均匀。输电线路上存在线路压接关节或防震金具等连接在输电线路上的器件,会使得输电线路的局部出现塑性变形,导致输电线路的线径不均匀,进而致使输电线路上的温度不均匀。二、直流电流经过的输电线路的电阻不均匀。钢芯铝绞线局部区域绞制松弛,铝股、钢股之间出现接触电阻,在通入恒定的电流时,导致直流融冰操作过程中绞制松弛的区域电阻较高,因此该绞制松弛的区域的温度也较高,使输电线路的温度不均匀。而且在恒定直流电流的作用下,上述输电线路的局部区域的温度远高于输电线路的平均温度(计算温度),那么在持续通入恒定直流电流后,该局部区域的输电线路表面的冰会受热蒸发直接升华成水蒸气,当遇到很低的外界温度时,水蒸气会在外层覆冰上再次凝华,周而复始,就会大大降低直流融冰效率,由此形成的大量覆冰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及铁塔的安全;同时也会出现输电线路局部集中发热的问题,导致输电线路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通过实验以解决输电线路中结冰的问题,从而长时间保证线路性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包括:覆冰线路、直流电流发生装置、短路接线、测温元件、温度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器与脉冲电流发生控制器相连接;脉冲电流发生控制器的正负极与所述覆冰线路一端的两侧相连接,覆冰线路的另一端的两侧短路接线;所述的测温元件安装在覆冰线路的钢芯铝绞线不同区域位置,测温元件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单元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装置包括直流电流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直流电流发生器内部。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器外部安装有调整旋钮。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装置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的测温元件为K型热电偶。

所述的温度显示单元为数显示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脉冲电流的方法进行覆冰线路热力融冰进行试验,利用试验方法证明了融冰效果明显,从而避免了未经试验的装置实用性不够的问题,该方案通过在输电线路上电流在一定周期内的增加或减少,保证了线路上维持均匀稳定的温度范围,一方面可防止持续通入恒定直流电而持续升温导致的覆冰先升华再凝华反复结冰现象,使得输电线路的覆冰逐渐融化成水滴落,提高融冰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电流周期性增减的控制来满足线路温度的稳定,预防了采用恒定电流时线路上局部区域持续发热而导致温度过高,从而造成线路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

说明书附图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仿真技术试验装置结构图;

图2位本发明热电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覆冰线路采用脉冲直流融冰的仿真实验装置,包括:覆冰线路、直流电流发生装置、短路接线、测温元件、温度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器与脉冲电流发生控制器相连接;脉冲电流发生控制器的正负极与所述覆冰线路一端的两侧相连接,覆冰线路的另一端的两侧短路接线;所述的测温元件安装在覆冰线路的钢芯铝绞线不同区域位置,测温元件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单元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装置包括直流电流发生器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直流电流发生器内部。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器外部安装有调整旋钮。

所述的直流电流发生装置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的测温元件为K型热电偶。

所述的温度显示单元为数显示式。

试验时由于在输变电线路的钢芯铝绞线中的钢芯为冷拔钢丝,铝股也为冷拔铝股,所述冷拔钢丝(钢丝)和冷拔铝股(铝股)均属于冷拔金属,冷拔金属的特点在于通过冷变形进而强化。钢丝及铝股中,由于冷变形,钢丝和铝股产生大量的位错,位错密度的上升,提高了钢丝以及铝股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在这种条件下,绞制的钢芯铝绞线具有较高的使用载荷。但是,这种冷变形线材在经历了一定的温度后,就会发生恢复,即在一定温度与时间的作用下,位错恢复,密度降低,因此其力学性能也会发生明显的降低。在一些输电线路失效分析报告中,一些钢芯铝绞线在异常服役温度条件下,其中的钢丝,可由正常条件下的1500-1700MPa降低为1000-1200MPa,铝绞线可由170MPa降低为80MPa。在这样的条件下,整个钢芯铝绞线在持续的服役过程中,就开始从这些性能降低的薄弱环节开始出现破坏,最终导致断裂。在完成覆冰操作后,一些线路中出现了异常的断股,甚至断线的报告,在断线区域,钢丝与铝股的强度均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钢丝,局部区域强度可由1600MPa降低为1200MPa。

在对覆冰线路进行直流融冰的模拟仿真技术试验中,将热电偶插入钢芯铝绞线的不同区域进行温度测量。

如图2所示,在热电偶的位置,主要在铝绞线表面、外层铝绞线与内层铝绞线线之间和铝绞线与钢绞线之间进行测量。

以LGJ240钢芯铝绞线为例:

针对LGJ240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在冰点以下覆冰,进行融冰操作时,选用通入直流电电流范围为400-800A,在通入过程中采用脉冲式接入,直流电从0A开始,经过1-300秒的时间增加到峰值电流(峰值电流是指进行融冰操作时的最大电流,一般为400-800A),然后在峰值电流期间保持1-600秒,然后在1-300秒的时间内将电流降低到400A以下,保持1-300秒。然后再次在1-300秒时间增加电流到峰值电流,保持1-600秒。由此进行反复循环,直至覆冰线路达到期望融冰程度。

研究证明,采用脉冲直流融冰技术方案后,LGJ240钢芯铝绞线任何部位温升均不超过70℃,该方法完全避免融冰后的水汽在线路上的重新凝结,线路表面的融冰层得到很好的解决,即解决了融冰问题,又解决了线路服役的安全,可靠性问题。

在冻雨,温度-8~ -2 ℃的条件下,某条LGJ240试验线路,覆冰层厚度8mm,采用本发明的融冰方法,确定峰值电流600A,通入直流电在60秒时间从0A到600A,保持1200秒,然后在60s内从600A降到400A以下,保持1200秒,再次在60秒内升到600A。由此进行循环,2小时左右,并配合对线路的轻微震动即可脱冰。此时,线路各处温度均匀,各点检测温度为超过90℃,从而避免了覆冰线路局部发热的问题。

通过在实验室步入式环境试验箱-5℃覆冰环境与通直流点进行加热的模拟测试,在进行不同直流电输入,在安装热电偶的这三个位置的温度具有明显差异。在实际融冰条件下,最有效的发热是在热电偶1位置,即直接与冰接触的铝绞线表面,而热电偶2,热电偶3点由于电流的作用也会发热,因此其产生的热量是在内部,需要向外界传送热量。但在直流电通入过程中,由于外层发热的导线与内层发热的导线之间的温差其实较小,不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因此内部热量的传导输出实际是很慢的,这就导致在长时间通过融冰的直流电时,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并且由于在钢芯铝绞线上安装了夹具、紧固件等器件,在这些具有器件的区域,电阻率的异常变化,使得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更大。

由于直流电融冰最主要,最直观的需要是在线路表面实现温升来熔化表面覆冰,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输入的直流电流功率,持续的时间,使表面温升达到50-70℃ 温度,开始逐渐导致覆冰层的熔化时,内部温度往往比表面还要高30-40℃,在一些钢芯铝绞线材质极端不均匀的区域,温度可能会接近150℃以上,如果在一些局部有利于产生接触电阻的线路缺陷位置,温度甚至更高。由于融冰过程需要足够的持续加热的时间,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相当于导线局部区域长时间被加热,导致线路上铝股、钢股性能大幅度降低,这种情况存在极大的威胁线路服役安全的隐患,容易造成严重的线路倒塌事故。

综上所述,直流融冰方案虽然能解决线路覆冰问题,但也会带来线路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是对现有直流融冰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提出一种脉冲式直流融冰方案,通过脉冲方式,周期性通入直流电流,来解决局部集中发热,导致线路性能质量下降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