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9349发布日期:2018-10-16 20:2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导航算路(导航路径规划)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地图数据升级粒度为按市或省的行政区划进行升级。

发明人在对现有地图数据升级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于跨越了多个行政区域的道路,在只对该道路涉及的某一个行政区域中的地图数据进行升级时,会出现道路发生位移或者形态变化的问题。

以升级粒度是城市为例,如图1a所示,城市a和城市b的边界线为实线10,道路11跨越了城市a和城市b的边界,如果仅更新城市b的地图数据,则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如图1b所示,由于更新后城市b的地图数据精度提高,致使城市b侧的道路11发生位移,城市b侧的道路11与城市a侧的道路11断开,从而导致城市a和城市b之间连通的道路11变为不连通状态。

情况2:如图1c所示,道路11进行了扩建并可双方向通行,这时在地图数据中需要用两条线来表示道路11,如果仅更新城市b的地图数据,城市b的地图数据会出现两条道路,即道路12和道路13,而城市a的地图数据未更新,城市a的地图数据中仍保留道路11,此种情况下,城市a和城市b之间的道路11、道路12以及道路13均未连通。

仍以升级粒度是城市为例,如图2a所示,城市c和城市d的边界线为实线20,道路21和道路22跨越了城市c和城市d的边界,如果仅更新城市d的地图数据,则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如图2b所示,由于更新后城市d的地图数据精度提高,致使城市d侧的道路21和道路22发生位移,城市c侧的道路21与城市d侧的道路21断开,城市c侧的道路22与城市d侧的道路22也断开,从而导致城市c和城市d之间连通的道路21和道路22均变为不连通状态。

情况2:如图2c所示,道路21和道路22被改建为一条道路,改建后的道路假设为道路23,由于仅更新城市d的地图数据,城市d的地图数据中会出现道路23,而城市c的地图数据未更新,城市c的地图数据中仍保留道路21和道路22,此种情况下,城市c和城市d之间的道路21、道路22以及道路23均未连通。

从上述描述的几种情况可以看出,在对地图数据进行升级时,对于跨越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若只对该道路涉及的某一个行政区域的地图数据进行升级,则道路的拓扑关系会在行政区域的边界处出现如上举例所描述的道路不连通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行政区域边界处道路的连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越该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判断与所述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如果存在,则将所述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所述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装置,该装置包括:待匹配边界节点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待匹配边界节点;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用于判断与所述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道路连通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所述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以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如果存在,则将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通过上述方法,在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连通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使得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连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越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问题,提高了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之后跨行政区域导航路径计算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单线道路跨越两个城市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跨越两个城市的单线道路发生偏移的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中跨越两个城市的单线道路变更为双线道路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双线道路跨越两个城市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中跨越两个城市的双线道路发生偏移的示意图;

图2c为现有技术中跨越两个城市的双线道路变更为单线道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的具体流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线道路发生偏移情况下道路连通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道路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在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连通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使得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连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越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问题,提高了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之后跨行政区域导航路径计算的成功率。

由于目前主流的地图数据升级粒度为按市或省的行政区划进行升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行政区域,可以是现有的行政区划(省或者市)对应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边界节点是指穿越行政区域的道路与行政区域的边界的交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连通方案适用的场景包括以下两种:

场景一、地图数据增量更新后,比如,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之后,可能存在跨行政区域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升级后的地图数据进行处理,以便保证后续导航算路的成功率和准确性。例如:修复地图数据中跨行政区域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问题。

场景二、地图数据增量更新后,比如,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之后,在导航算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在某个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算路不通的问题,在导航算路场景下,也需要确定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中,是否存在与该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相连通的道路,以便提高导航算路的成功率和算路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两种场景下,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连通方案,而且在具体实施时,以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仅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处于同一图幅内的所述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搜索确定目标边界节点。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以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s302,如果存在,则将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

具体实施时,在对地图数据中跨行政区域的道路数据进行处理或者计算包含跨行政区域的道路的导航路径时,当沿跨行政区域的道路探索到行政区域边界处的边界节点时,若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中无与该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相连通的道路,则以此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如果存在,则表明可能是由于两个行政区域中某一个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引起道路位移变化或者形态变化,而造成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与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不连通,而在实际地理位置上,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与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为同一道路,因此,可以将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

当然,值得说明的是,如果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不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则表明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中无与该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相连通的道路,可以确定通过此边界节点无法计算出通往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导航路径。

结合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仍以图1a为例,对于跨越了城市a和城市b的道路11,在只对城市b中的地图数据进行升级时,道路11可能会出现位移变化(如图1b所示),如果城市b地图数据升级之后,道路11发生位移变化(如图1b所示),由于实际情况中,城市a和城市b中道路11仍属于同一条道路,仅仅是道路11在城市a和城市b中的位置在城市边界处发生了偏移,此种情况下,针对道路11在城市a中的边界节点,在城市b中可以搜索并确定出与该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边界节点,也即城市b中存在与该行政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边界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b地图数据进行升级之后,虽然道路11发生偏移变化或者形态变化,但是经发明人的深入研究,发现道路11的属性信息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鉴于此,在步骤s301中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可以结合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的属性信息进行判断,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多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结合道路属性信息中的节点的编号进行判断,具体包括:

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的编号作为待匹配编号;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其中,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可以直接采用边界节点的编号进行比较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道路的节点的编号用于唯一标识道路中的节点,边界节点属于道路节点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位于行政区域边界处,若由于相邻行政区域中某一个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两个行政区域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发生偏移变化,则该道路在两个行政区域边界处的边界节点在两个行政区域边界处将不再重合,但是发明人发现不再重合的两个边界节点如果实际上是属于同一条道路的同一个节点,只是被行政区域的边界截为两个位于不同位置处的边界节点时,升级前后这两个边界节点的编号通常仍相同。因此,在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若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存在编号与待匹配边界节点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则可以直接将该边界节点确定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以提高确定目标边界节点的效率。

实施方式二,结合道路属性信息中的道路名称进行判断,具体包括:

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的名称作为待匹配名称;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具体实施时,若由于相邻行政区域中某一个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两个行政区域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发生偏移变化时,发明人发现该道路在两个行政区域中的道路名称仍然相同,因此,在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若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存在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则可以直接将该边界节点确定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以提高确定目标边界节点的效率。

实施方式三,结合道路属性信息中边界节点的坐标位置进行判断,具体包括:

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是否有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其中,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可以根据边界节点的坐标位置进行计算,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方法计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可以自由设定,例如: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为50米。

具体实施时,若由于相邻行政区域中某一个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导致跨两个行政区域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发生偏移变化时,发明人发现因此所产生的两个边界节点的距离不会太远,因此,在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可以根据边界节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若判定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有与待匹配边界节点之间距离小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的边界节点,则可以直接将该边界节点确定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以提高确定目标边界节点的效率。

实施方式四,结合道路属性信息中边界节点的坐标位置、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进行判断,具体包括:

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若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相同,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其中,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可以根据同图幅内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设定,当然也可以自由设定,例如: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为500米。

在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并判定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时,结合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以及道路构成,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不但扩大了确定目标边界节点的范围,而且结合了更多的道路属性信息,因此能够提高确定出目标边界节点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道路均为跨行政区域的道路,而行政区域之间(例如:城市之间、省份之间)基本通用的道路类型包括:高速、国道以及省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道路等级包括:高速、国道以及省道;道路通行等级用于标识道路的通行能力,可以利用道路包括的车道数表示,例如:4车道、6车道等;道路构成包括道路的通行方向,例如:双向通行、单向通行、主路、辅路等。

值得说明的是,在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之后,若判定有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距离,则可依照实施方式三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实施方式五,结合道路属性信息中边界节点的坐标位置、道路等级进行判断,具体包括:

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若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相同且均为高速,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所述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其中,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可以根据同图幅内两个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设定,当然也可以自由设定,例如: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为500米。

在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并判定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时,结合道路的道路等级以及道路等级是否为高速,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不但扩大了确定目标边界节点的范围,而且结合了更多的道路属性信息,因此能够提高确定出目标边界节点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五种实施方式中,在获取边界节点的编号、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名称、边界节点的坐标位置、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以及道路构成时,可以从路网数据中获取,其中,路网数据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端,也可以存储在手机或者车机的本地端,如果存储在服务器端,则需要联网从服务器中获取,如果存储在手机或者车机的本地端,则无需联网可以直接从本地端获取,也即以“离线”的方式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s301中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可以采用实施方式一至实施方式五中的任一种实施方式进行判断。其中,如果边界节点有编号,则优选采用实施方式一;如果边界节点中关联的道路有名称,则优选采用实施方式二;既有名称又有编号时,可以采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如果无编号和名称,则优选采用实施例方式三至五中的任意一种。

较为优选地,在实践中,在步骤s301中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也可以在实施方式一至实施方式五中任选两种、三种或者四种相结合进行判断。

更为优选地,在步骤s301中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还可以采用实施方式一至实施方式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判断。

下面以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三、实施方式四以及实施方式五相结合,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连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连通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402,以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为待匹配边界节点;

步骤404,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的编号作为待匹配编号,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若是,则执行步骤418,若否,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的名称作为待匹配名称,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若是,则执行步骤420,若否,执行步骤408;

步骤408,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是否有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执行步骤422,若否,则执行步骤410;

步骤410,判断是否有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执行步骤412,否则,执行步骤416;

步骤412,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并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该距离对应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是否均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424,若否,则执行步骤414;

步骤414,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该距离对应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是否相同且均为高速,若是,则执行步骤426,若否,执行步骤416;

步骤416,确定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不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418,将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420,将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422,将与待匹配边界节点间距离小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424,将与待匹配边界节点间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并且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均与待匹配边界节点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步骤426,将与待匹配边界节点间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并且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相同,且均为高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以上步骤顺序仅为举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作为较为具体的实施例,地图数据的升级粒度以城市为例,如图5所示,边界50为城市m和城市n之间的城市边界,有两条道路,道路51和道路52,跨越城市m和城市n,假设道路51的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道路52的道路等级为国道(rc=国道),两条道路的通行方向(即道路构成)均为双向通行,由于数据精度采集精度提升的原因,现两条道路整体位置向上偏移。若用户进行单城市地图数据升级操作,即只升级了城市n的地图数据,造成了如图5所示的道路拓扑在城市交界处不连通的情况。

用户若计算从城市m通往城市n的导航路径,导航路径需要探索道路51和道路52是否可通往城市n,以道路51为例,在探索到道路51的节点a点时,判定a点为边界节点,并确定城市n侧无直接与边界节点a关联道路相连通的道路,则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连通方案,判断城市n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边界节点a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在判断城市n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边界节点a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首先,将边界节点a的编号“a”作为待匹配编号,判断城市n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从图5中可以看出,城市n侧的边界节点中,边界节点c的编号为“c”,边界节点d的编号为“d”,可以确定城市n的边界节点中,不存在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则可以进一步将边界节点a关联的道路的名称“51”作为待匹配名称,判断城市n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从图5中可以看出,城市n侧的边界节点中,边界节点c关联道路的道路名称为“52”,边界节点d关联道路的道路名称为“51”,可以确定城市n侧的边界节点中,边界节点d关联道路的道路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因此,可以确定城市n的边界节点d为与边界节点a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则在探索道路51时,可将城市m侧边界节点a关联的道路与城市n侧边界节点d关联的道路连通。同理,在探索道路52时,可将城市m侧边界节点b关联的道路与城市n侧边界节点c关联的道路连通。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连通方法,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道路连通装置,如图6a-6f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装置,如图6a所示,该装置包括:待匹配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1,用于获取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待匹配边界节点;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用于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道路连通单元63,用于将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如图6b所示,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具体包括:编号获取单元6201,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的编号作为待匹配编号;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6202,用于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如图6c所示,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具体包括:道路名称获取单元6203,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的名称作为待匹配名称;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6204,用于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如图6d所示,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具体包括:距离获取单元6205,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6206,用于判断是否有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如图6e所示,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具体包括:距离获取单元6207,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单元6208,用于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触发道路属性获取单元6209;道路属性获取单元6209,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并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6210,用于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如图6f所示,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62,具体包括:距离获取单元6211,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单元6212,用于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触发道路等级获取单元6213;道路等级获取单元6213,用于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并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6214,用于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是否相同且均为高速,若是,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值得说明的是,图6b-6f分别示出了本发明五种实施例对应的道路连通装置,在实践中,五种实施例对应的道路连通装置可以单独使用。较为优选地,五种实施例对应的道路连通装置也可以以任意两种、任意三种或者任意四种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更为优选地,五种实施例对应的道路连通装置可以相互结合使用。结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待匹配边界节点确定单元,可以仅有一个,也可以有和结合的装置数量相同量的待匹配节点确定单元。

在图6b-6f示出的五种实施例对应的道路连通装置相互结合使用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道路连通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待匹配边界节点确定单元71,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72和道路连通单元73;

其中,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72,具体包括:编号获取单元7201、道路名称获取单元7202、距离获取单元7203、判断单元7204、道路属性获取单元7205、道路等级获取单元7206以及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当然,具体实施时,编号获取单元7201、道路名称获取单元7202、距离获取单元7203、道路属性获取单元7205以及道路等级获取单元7206的功能可以由一个获取单元来执行,也可以分别由多个获取单元来执行。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道路连通装置中,目标边界节点确定单元72在判断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是否存在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时,可以采用下述策略一至策略五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策略进行判断。

策略一

编号获取单元7201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的编号作为待匹配编号;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编号与待匹配编号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策略二

道路名称获取单元7202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的名称作为待匹配名称;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在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中,获取关联道路的名称与待匹配名称相同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策略三

距离获取单元7203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判断是否有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策略四

距离获取单元7203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该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单元7204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触发道路属性获取单元7205;道路属性获取单元7205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并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通行等级及道路构成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策略五

距离获取单元7203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与行政区域接壤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的距离;判断单元7204判断是否有大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距离,若有,则触发道路等级获取单元7206;道路等级获取单元7206获取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并获取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目标边界节点获取单元7207判断待匹配边界节点和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关联道路的道路等级是否相同且均为高速,若是,则将该距离对应的另一行政区域的边界节点作为与待匹配边界节点属于同一道路的目标边界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连通方法及装置,在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不连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连通待匹配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和目标边界节点关联的道路,使得跨行政区域边界的道路在行政区域边界处连通,提高了单行政区域地图数据升级之后跨行政区域导航路径计算的成功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