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波器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146发布日期:2019-04-09 21:2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波器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波器机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易分清端子极性、可通过螺纹实现块速安装的检波器机芯。



背景技术:

无论地震勘探技术如何发展,作为地震勘探系统组成中最前端的采集部件,检波器机芯总是被首先需要和关注的。现有技术中,检波器机芯主要由外壳系统、磁系统和弹性质量系统组成。封闭在外壳系统中的磁系统,为弹性质量系统中的线圈提供一个相对均匀而封闭的磁场,当检波器机芯接收到振动信号时,外壳系统部分将会随之振动,由于线圈的惯性作用与外壳系统发生相对位移,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机芯外壳上的两个接线端子就会输出随位移变化的电压信号,作为一道地震信号数据将会被仪器所记录下来。地震勘探项目中就会根据成千上万道的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得到有用的地震资料数据,为后期的钻探或开采分析提供依据。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检波器机芯都有两个接线端子,两个接线端子一般都在顶盖上且被设计成以外壳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的结构。两个接线端子是有正负极之分的,对应于标识所采集到信号的变化方向,是后期资料处理的关键指标,一旦出现混淆将会影响资料数据的准确性,有时需要人为的后期改正。为了避免正负极接反情况的发生,会在顶盖的一侧做标记,标识检波器机芯的正极,作为检波器机芯生产测试或组装的标记,但实际生产中极性出错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造成了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现有检波器机芯的两个接线端子极性容易接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形式相对简单,测试或组装更为灵活方便,避免极性接反的检波器机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检波器机芯,包括顶盖、外壳、磁钢、上轭铁、下轭铁、线圈骨架、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顶盖与外壳连接,上轭铁与磁钢连接,下轭铁与磁钢连接,线圈骨架设于外壳内,线圈骨架上连接有线圈,线圈骨架套在磁钢上,上弹簧片与上轭铁连接,下弹簧片与下轭铁连接;线圈骨架的上端部与上弹簧片连接,下端部与下弹簧片连接;线圈的一个引线头与上弹簧片连接,另一个引线头与下弹簧片连接;检波器机芯还包括中间接线端子和边缘接线端子,中间接线端子与上轭铁连接并穿过顶盖,边缘接线端子与上弹簧片连接并穿过顶盖。

优选地,中间接线端子位于外壳的轴线上,边缘接线端子靠近顶盖的边缘;检波器机芯还包括上内导电片和上外导电片;上外导电片的一侧与边缘接线端子通过焊点连接在一起,另一侧滑动接触在上弹簧片上;上轭铁设有凹坑,上内导电片设于凹坑内,顶盖将上内导电片压紧在凹坑中。

优选地,检波器机芯还包括下导电片,下导电片设有内圆环和外圆环,内圆环与外圆环通过导电筋相连接;下轭铁设有凹坑,下导电片的内圆环设于下轭铁的凹坑内,外壳内侧底部的凸台将下导电片的内圆环压紧在下轭铁的凹坑内,下导电片的外圆环滑动接触在下弹簧片上。

优选地,检波器机芯还包括覆铜板,覆铜板设有同心的铜箔小圆环和铜箔大圆环;铜箔小圆环内侧连接有焊盘,中间接线端子穿过该焊盘后用焊锡焊接在一起;铜箔大圆环的外侧连接有焊盘,边缘接线端子穿过与铜箔大圆环连接的焊盘后用焊锡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外壳设有外螺纹。

优选地,外壳的底面设有用于与螺丝刀匹配使用的凹槽。

优选地,铜箔小圆环上连接有金属探针,铜箔大圆环上连接有金属探针。

优选地,两个金属探针连接一个连接件,连接件设有两根电气线;两根电气线的其中一根电气线与一个金属探针连接,另一根电气线与另一个金属探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检波器机芯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的上表面即顶盖总成上安装有接线端子,由于被设计为非中间对称结构,很容易被定义为不同的极性并加以区分。测试或组装焊接时不需要做任何标记都可区分正负极性,杜绝极性接错的情况发生。

(2)金属质外壳的侧面顶部,靠近接线端子的位置加工有外螺纹,正负极端子和圆环位置固定,在有些应用场合时,机芯可方便的通过螺纹旋转方式进行固定组装,而不像现有技术中仅仅只能通过挤压固定。在组装使用时只需要在被安装件的中孔合适位置固定和焊接两根弹性伸缩的金属探针即可,两根探针将分别接触到覆铜板的大小圆环上,可伸缩性的金属探针将时刻与大小圆环保持伸缩滑动接触,进而与检波器机芯的正负极连通。

(3)金属质外壳的底面设计有一个十字型凹槽,在检波器机芯的组装和拆卸时均可方便地使用十字螺丝刀将检波器机芯通过螺纹旋转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检波器机芯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检波器机芯的剖面图;

图3是覆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螺纹固定方式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外壳,2.下弹簧片,3.下轭铁,4.线圈,5.磁钢,6.上轭铁,7.上弹簧片,8.顶盖,9.边缘接线端子,10.覆铜板,11.中间接线端子,12.上内导电片,13.上外导电片,14.○型密封圈,15.外螺纹,16.线圈骨架,17.下导电片,18.十字型凹槽,19.铜箔小圆环,20.铜箔大圆环,21.金属探针,22.被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检波器机芯为圆柱体型结构,包括外壳系统、磁系统和弹性质量系统。外壳系统包括顶盖8、外壳1,顶盖8与外壳1的上端连接,顶盖8与外壳1之间设有○形密封圈14,共同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外壳1侧面顶部,靠近接线端子的位置加工有外螺纹15。外壳1的材质是金属。顶盖8是非金属材料。

磁系统包括磁钢5、上轭铁6、下轭铁3,上轭铁6与磁钢5的上部连接,下轭铁3与磁钢5的下部连接。顶盖8的内侧平面贴近上内导电片12的一个面,上内导电片12的另一面贴紧在上轭铁6的凹坑内,通过顶盖8和上轭铁6压紧上内导电片12。上外导电片13的一侧与边缘接线端子9通过焊点连接在一起,上外导电片13的另一侧滑动接触在上弹簧片7上。下导电片17是一个具有内外圆环的铍青铜片,内外圆环通过细导电筋相连接。下导电片17的内圆环设置在下轭铁3的凹坑内,通过外壳1内侧底部的凸台压紧下导电片17的内圆环,下导电片17的外圆环滑动接触在下弹簧片2上。

弹性质量系统包括线圈骨架16、线圈4、上弹簧片7、下弹簧片2,线圈骨架16套在磁系统上,线圈4与线圈骨架连接。中间接线端子11、边缘接线端子9分别穿过顶盖8并固定在顶盖8上。中间接线端子11与上轭铁6通过上内导电片12连接,下弹簧片2与下轭铁3通过下导电片17连接,线圈骨架16的上端部与上弹簧片7连接,线圈骨架的下端部与下弹簧片2连接。中间接线端子11与上轭铁6实现电气导通,边缘接线端子9通过上外导电片13与上弹簧片7电气导通,下弹簧片2通过下导电片17与下轭铁3导通。

中间接线端子11和边缘接线端子9之间不是以外壳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的设置。中间接线端子11位于轴线上或靠近轴线,边缘接线端子9靠近顶盖8的边缘。这样两个接线端子就很容易被定义为不同的极性并加以区分,不再需要额外的极性标识。

线圈4的一个引线头与上弹簧片7连接,另一个引线头与下弹簧片2连接。这样,正负极的电气回路就是:中间接线端子11—上内导电片12—上轭铁6—磁钢5—下轭铁3—下导电片17—下弹簧片2—线圈4—上弹簧片7—上外导电片13—边缘接线端子9。

如图3所示,覆铜板10整体为圆形,其设有两个同心圆环覆铜层,分别是铜箔小圆环19和铜箔大圆环20。铜箔小圆环19内侧连接有焊盘,中间接线端子11穿过该焊盘后用焊锡焊接。铜箔大圆环20的外侧连接有焊盘,边缘接线端子9穿过该焊盘后用焊锡焊接。这样,正负极的电气回路就是:铜箔小圆环19—中间接线端子11—上内导电片12—上轭铁6—磁钢5—下轭铁3—下导电片17—下弹簧片2—线圈4—上弹簧片7—上外导电片13—边缘接线端子9—铜箔大圆环20。

如图2和4所示,在外壳1的底面设计一个十字型凹槽18,在检波器机芯的组装和拆卸时均可方便地使用十字螺丝刀作用在十字型凹槽18上将检波器机芯通过外螺纹15旋转来与被安装件22进行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十字型凹槽18也可以用一字型凹槽代替,总之,能和各种型号螺丝刀匹配的凹槽都是可以的。

由于金属探针21可方便地安装在被安装件22上,两根金属探针21将分别接触到覆铜板10的铜箔大圆环20、铜箔小圆环19上,实现电性连接。可伸缩性的金属探针21将时刻与铜箔大圆环20、铜箔小圆环19保持接触,进而与检波器机芯的正负极导通。旋转外壳1,外螺纹15与被安装件22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时,由于铜箔大圆环20、铜箔小圆环19是圆环状,所以可伸缩性的金属探针21将时刻与铜箔大圆环20、铜箔小圆环19保持接触。

铜箔小圆环19可通过金属探针与相配合的连接件的一根电气线进行电气连接,铜箔大圆环20可通过金属探针与相配合的连接件的另一根电气线进行电气连接。

以上所述仅对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