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0776发布日期:2018-06-01 22:0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域搜索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



背景技术:

被动雷达在搜索空中目标时,目标频带宽,天线单元受到工程应用的限制,一般尺寸小,常常会出现角度模糊的现象,传统的空域搜索方法,对目标进行单点测量,难以解决测角模糊问题,无模糊视场角小,导致搜索空域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解决传统空域搜索方法中测角模糊、搜索空域小的问题。

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构建基于伺服驻留的雷达测向系统

基于伺服驻留的雷达测向系统,包括:目标辐射源模块、伺服模块、宽带接收通道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电缆。

所述目标辐射源模块与伺服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伺服模块与宽带接收通道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宽带接收通道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

目标辐射源模块的功能为:辐射微波信号;

伺服模块的功能为:以步长和驻留时间,控制天线的接收角度;

宽带接收通道模块的功能为: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下变频为中频模拟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的功能为:将中频模拟信号数字化,测量数字信号的相位信息,并解算出角度,通过对目标角度双维聚类测出目标来波方向。

第二步目标辐射源模块辐射微波信号

目标辐射源模块设置俯仰角、方位角输出微波信号。

第三步伺服模块控制天线的接收角度

伺服模块在俯仰角度为0°,方位角范围(-θ,θ),在方位角度以步长k,控制天线在空间的位置为在每个角度上,伺服驻留时间m秒,以完成天线、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测角。同样,伺服模块在俯仰角度为方位角度为0°,在俯仰角度以步长k,控制天线在空间的位置在每个角度上,伺服驻留时间m秒,以完成天线、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测角。

第四步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处理接收的微波信号

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对微波信号进行接收、滤波和下变频,得到目标辐射源的中频模拟信号。

第五步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对目标角度双维聚类测出目标来波方向

信号处理模块将中频模拟信号数字化,测量数字信号的相位信息,对相位信息进行测角计算,在每一个伺服位置即天线位置为都能得到一组关于目标辐射源的来波角度在每一个伺服位置为都能得到一组关于目标辐射源的来波角度

分别将伺服角度为(0,θi)对应的来波角度以及对应的来波角度转换为伺服角度为(0,0时)的测角结果,分别得到

针对转换结果和分别从方位、俯仰双维进行角度聚类,得到目标相对于弹体轴线的测量角度,即来波的真实方向。

至此,完成了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

本发明基于伺服驻留进行弹载空域搜索,该方法在方位、俯仰双维进行伺服驻留测量,转换测量角度通过多个角度双维聚类计算,解决传统空域搜索方法中测角模糊、搜索空域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所述目标与被动雷达系统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构建基于伺服驻留的雷达测向系统

基于伺服驻留的雷达测向系统,包括:目标辐射源模块、伺服模块、宽带接收通道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电缆。所述目标辐射源模块与伺服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伺服模块与宽带接收通道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宽带接收通道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电缆进行连接。

目标辐射源模块的功能为:辐射微波信号;

伺服模块的功能为:以步长和驻留时间,控制天线的接收角度;

宽带接收通道模块的功能为: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下变频为中频模拟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的功能为:将中频模拟信号数字化,测量数字信号的相位信息,并解算出角度,通过对目标角度双维聚类测出目标来波方向。

第二步目标辐射源模块辐射微波信号

目标辐射源模块设置俯仰角、方位角输出微波信号。

第三步伺服模块控制天线的接收角度

伺服模块在俯仰角度为0°,方位角范围(-θ,θ),在方位角度以步长k,控制天线在空间的位置为在每个角度上,伺服驻留时间m秒,以完成天线、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测角。同样,伺服模块在俯仰角度为方位角度为0°,在俯仰角度以步长k,控制天线在空间的位置在每个角度上,伺服驻留时间m秒,以完成天线、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测角。

第四步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处理接收的微波信号

宽带接收通道模块对微波信号进行接收、滤波和下变频,得到目标辐射源的中频模拟信号。

第五步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对目标角度双维聚类测出目标来波方向

信号处理模块将中频模拟信号数字化,测量数字信号的相位信息,对相位信息进行测角计算,在每一个伺服位置即天线位置为都能得到一组关于目标辐射源的来波角度在每一个伺服位置为都能得到一组关于目标辐射源的来波角度

分别将伺服角度为(0,θi)对应的来波角度以及对应的来波角度转换为伺服角度为(0,0时)的测角结果,分别得到

针对转换结果和分别从方位、俯仰双维进行角度聚类,得到目标相对于弹体轴线的测量角度,即来波的真实方向。

至此,完成了基于伺服驻留的弹载空域搜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