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6624发布日期:2019-06-25 23:2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用药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药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上,有多种试图监测用药依从性的方案。

1、智能瓶盖,一种是通过机械开关检测药瓶开启并通过蓝牙将监测结果发送到手机app,如美国的roundhealth公司(roundhealth.co),美国的pillsy公司(www.pillsy.com)。但是该类智能瓶盖成本高昂,单个瓶盖需要几十美元,其价值远超药瓶本身,甚至远超药的价值,不利于在用药患者之间普及推广。

2、智能药瓶。将传感器(加速计)集成在药瓶中,例如瓶底。通过监测移动,药瓶角度相对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变化,推断药瓶被倾斜。如美国的adheretech公司(adheretech.com),美国的smrxt公司(www.smrxt.com)。该类方法只能检测药瓶是否移动,并不能准确判断药瓶盖是否打开,也就无法准确检测患者用药情况。

3、手机app。这类方案定时提醒,病人手动输入各种药物是否服用例如mangohealth(芒果健康)的app,对于手机应用,好处是便宜,对病人来说基本免费,但是对于年纪较大,操作手机不方便的病人不太实用。

对于智能药瓶,瓶盖,多使用特殊定制的药瓶或者瓶盖来取代已有的药瓶或者瓶盖。从技术角度,目前的智能药瓶和瓶盖采用加速计(accelerometer),其长处是监测移动,监测各个轴向的改变(例如倾斜60度),通过动作特点来推断病人是否服药,缺点是无法完全排除瓶子滚动、瓶盖随瓶身一起转动等干扰,可能误判。

因此现有技术还缺少一种既能准确检测患者用药情况,又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的技术,现有技术中红外对管可以很好的用于信号检测,并且成本低廉,但是如何将红外对管在药瓶盖上很好的安装来达到准确检测药瓶盖打开情况,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描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瓶盖用药情况监测设备和方法,在具备及时提醒患者用药时,还有达到监测准确的目的,排除现实使用中各种干扰因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药全方位智能监测技术,提供各种不同的报警方式来提醒患者用药过度或者没有用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的药瓶盖用药情况监测设备和方法,时间持续长的药瓶盖用药情况监测设备和方法,使得药瓶用药检测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药瓶盖用药情况监测设备和方法,使得药瓶用药检测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和存储模块,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成对的设于与瓶身结合处的药瓶盖侧面,当药瓶盖与瓶身盖合时,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刚好被瓶身阻挡,药瓶盖打开时,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没有阻挡;所述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红外对管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用药监测信息,并记录在储存模块中。

作为改进,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内设有计时器,微处理器单元通过红外对管记录药瓶盖是否被打开以及打开时间长短判断是否按时吃药,并记录在用药监测信息内。

作为改进,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交互模块,微处理器单元通过交互模块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

作为改进,微处理器单元与外界进行交互的信息包括用药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和指令信息。

作为改进,所述交互模块包括报警模块,所述微处理单元通过红外对管监测到的用药监测信息通过报警模块提示使用者。

作为改进,所述报警模块为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组合或其中任意一种。

作为改进,所述交互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微处理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通讯。

作为改进,所述微处理单元和存储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手持终端设备通讯。

作为改进,所述交互模块为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组合,所述微处理单元通过报警模块提示使用者,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终端通讯,与外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或同时对使用者进行提示。

作为改进,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加速度计,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加速度计检测到瓶身或药瓶盖处于移动状态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是否被打开。

作为改进,该检测装置还包括陀螺仪,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陀螺仪检测到药瓶盖旋转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是否被打开。

作为改进,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加速度计检测到瓶身或药瓶盖处于移动状态时,并且当陀螺仪检测到药瓶盖处于正确旋转方向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是否被打开。

作为改进,整个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药瓶盖上,其中红外对管安装在药瓶盖内侧面或底部端面圆周上。

作为改进,红外对管采用内嵌安装或者卡扣方式安装,微处理器单元和存储模块采用卡扣或粘贴方式安装在药瓶盖顶部或侧面。

作为改进,整个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卡环上,其中红外对管安装在卡环下端面,卡环扣合在与其内径匹配的任意普通药瓶盖上,红外对管安装位置满足,当扣有卡环的普通药瓶盖盖合时,瓶身刚好挡住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

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和报警模块,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成对的设于与瓶身结合处的药瓶盖侧面,当药瓶盖与瓶身盖合时,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刚好被瓶身阻挡,药瓶盖打开时,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没有阻挡;所述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红外对管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判断用药监测信息,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较于单纯软件提醒的方案,本方案智能化程度高,方便用户使用,不依赖于手工输入,同时检测结果比较客观准确。

相比于单纯基于加速度计与陀螺仪来判断药瓶移动,瓶体倾斜,瓶盖旋转来检查开瓶的办法,本方案特异性高,可完全排除瓶身转动带动瓶盖转动等带来的干扰,只有真正的药瓶开启后,红外接收头才会接收到信号,判断打开。

本方案使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检测到瓶子移动,瓶盖向正确的方向转动时开启红外检测,可以做到超低功耗,增加电池使用寿命。

另外本发明可准确的判断患者用药情况,能耗低,成本低,性能稳定,具有极大商业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药瓶盖上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卡环上的实施例示意图。

1-药瓶盖,2-红外发射管,3-光敏接收管,4-电池,5-微处理器单元,6-报警模块,7-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

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存储模块、电池和交互模块,交互模块可以是报警模块或者与外界终端信息交互的无线通讯模块或两者组合,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成对的设于与瓶身结合处的药瓶盖侧面,当药瓶盖与瓶身盖合时,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接收管(红外接收头)之间的光路信号刚好被瓶身阻挡,药瓶盖打开时,红外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之间的光路信号没有阻挡;所述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红外对管的信号,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交互模块提醒使用者,所述电池给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存储模块和交互模块供电,所述报警模块为灯光报警、声音报警或者两者的组合。

在监测用药的场景中,在药瓶盖没有打开的情况下,由于瓶口边沿的遮挡,光敏接收管无法收到红外信号。在药瓶盖打开以后,红外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之间没有障碍,光敏接收管便可以接收到红外信号,微处理单元便可判断药瓶被打开,同时使用led和蜂鸣器对长时间未关药瓶盖、短时间内重复吃药、瓶盖正常打开、正常关闭等情况进行声光提示。安装方式可以选用类似“戴帽子”的方式安装到瓶盖上,这样可以适配市面上的通用药瓶;或者也可以利用智能瓶盖来替代普通瓶盖,保留原有通用药瓶。

微处理器单元可以驱动红外发射管进行红外发射,每次红外接收头信号出现变化,微处理器单元内置算法可以根据信号变化,实时检测,并通过报警模块作出相应的提示。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5、存储模块(即存储器)、电池4和报警模块6,所述红外对管包括红外发射管2和光敏接收管3,整个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药瓶盖1上,红外对管还可以安装在药瓶盖1底部端面圆周上,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其他装置分散安装在药瓶盖1顶部或侧面,红外发射管2和光敏接收管3成对的设于与瓶身结合处的药瓶盖1内侧面,位于同一高度的圆周上,微处理器单元5、存储模块和电池4安装在药瓶盖1外侧的凸起空腔内,报警模块6安装药瓶盖1外侧,当药瓶盖1与瓶身盖合时,红外发射管2(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接收管3(红外接收头)之间的光路信号刚好被瓶身阻挡,所述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红外对管的信号,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需要通过报警模块6发出报警,所述电池4给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5、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6供电,所述报警模块6为灯光报警、声音报警或者两者的组合。

该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微处理器单元5所存储的信息和发出的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通讯,通过外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上的app或者其他手持设备记录服药情况并给使用者提醒信息。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微处理器单元5内设有计时器,微处理器单元5通过红外对管记录药瓶盖1是否被打开以及打开时间长短判断是否按时吃药,将吃药时间信息记录在用药监测信息内,并存储在存储模块内,当计时器检测到药瓶盖1打开时间过短或者过长,均通过报警模块6或者外部终端设备报警告知使用者。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加速度计,加速度计可以内嵌在药瓶盖1内,药瓶盖1上,或者安装在药瓶盖1外侧的凸起空腔内,还可以安装在瓶身上,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加速度计检测到瓶身或药瓶盖1处于移动状态时才打开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1是否被打开,受制于药瓶盖1体积,电池4不可能太大,而用药检测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现有技术中智能药瓶盖1检测电量无法长时间检测,实用性不好,而本发明正常情况下关闭红外对管,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只有在检测到打开药瓶盖1之前或者正在打开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而红外对管则可以准确的判断药瓶盖1是否完全打开。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该检测装置还包括陀螺仪,陀螺仪可以内嵌在药瓶盖1内,还可以安装在瓶盖上,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陀螺仪检测到药瓶盖1旋转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1是否被打开,该实施例同样的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内嵌在药瓶盖1内,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也可以分开安装,一个安装在瓶身上,一个安装在药瓶盖1上,正常情况下,红外对管处于关闭状态,当加速度计检测到瓶身或药瓶盖1处于移动状态时,并且当陀螺仪检测到药瓶盖1处于正确旋转方向时,才启动红外对管检测药瓶盖1是否被打开,只有准确判断药瓶盖1是正在打开时才启动红外对管进行检测是否最终打开,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以增加本发明使用寿命。

红外对管采用内嵌安装或者卡扣方式安装,药瓶盖1智能检测装置其他装置采用卡扣或粘贴方式安装在药瓶盖1顶部或侧面,本实施例需要对药瓶盖1进行定制,将做好的本发明药瓶盖1替换掉原有的药瓶盖1即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整个药瓶盖智能检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卡环7上,卡环7为一环形部件,其可以扣合在普通药瓶盖上,卡环7既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也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一般为塑料制成,使用是卡环7套在在普通药瓶盖上扣合在一起,靠卡环7内侧与普通药瓶盖外侧之间的摩擦力保持相对固定,特别的一般普通药瓶盖上会设置大量竖直的凹凸防滑纹,因此可以在卡环7设置相应竖直的凹凸防滑纹,且两者凹凸刚好对应设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卡环7与普通药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放置开闭瓶盖打滑,又使得卡环7与普通药瓶盖之间便于安装。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申请中卡合是指利用卡扣或其他卡子结构卡住相连。

本申请中指令信息是指对报警模块或者交换模块的程序设定指令,具体是报警时间间隔,报警类型设定,与交换模块时间间隔以及交互信息类型设定,但是不限于这些。

红外对管安装在卡环7下端面,卡环7扣合在与其内径匹配的任意普通药瓶盖1上,红外对管安装位置满足,当扣有卡环7的普通药瓶盖盖合时,瓶身刚好挡住红外发射管2和光敏接收管3之间的光路信号,电池4和微处理器单元5安装卡环7内部,所述电池4给红外对管、微处理器单元5、和报警模块6供电,所述报警模块6为灯光报警、声音报警或者两者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无需对药瓶盖进行定制,只需按照不同大小的药瓶盖制作好相应尺寸的卡环7,使用时将卡环7套在药瓶盖上即可,可以极大的方便使用,使本发明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卡环还可以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这对于成本本来就不高的药瓶来说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使用成本过高,极大影响本发明技术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