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3054发布日期:2018-06-16 00:4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地震流体预测的方法主要有频率类地震属性、吸收衰减类地震属性、多子波分解、AVO属性分析、弹性波阻抗反演、弹性参数反演等。

频率类地震属性、吸收衰减类地震属性、多子波分解、AVO属性分析等方法的流体识别,如公开号为CN104459777A,公开日为2015年3月2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体积模量AVO反演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储层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质成果资料;构建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所述的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方程提取子波;根据所述的叠前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地质成果资料以及子波确定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根据所述的流体体积模量数据体识别当前储层孔隙中流体的类型。利用表征流体体积模量的AVO近似公式进行AVO反演可以估算出流体体积模量参数,避免流体识别假象,提高储层孔隙流体类型预测的可靠性。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主要利用地震资料的信息,其分辨率较低且易受泥岩层的干扰,对于薄储层流体识别适应性较差。

在实际生产中,录井烃指数曲线常常被用于流体识别。如公开号为CN105064987A,公开日为2015年11月1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随钻录井Q参数进行水层识别的解释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收集整理目的层录井工程参数和地质参数;b、利用录井工程参数和地质参数计算录井Q参数响应值;c、根据录井Q参数响应值作图;d、利用判别图版随钻识别水层发育情况。该发明发挥录井烃值参数随钻解释及时、高效、真实、快速的优势,综合运用录井工程及地质参数,随钻识别水层发育情况。

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单独采用地震资料或是录井资料进行流体识别,其都面临着识别分辨率较低,预测效果较差的缺陷,尤其是针对薄储层、低孔隙度储层和气水过渡带的识别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本方法利用多属性反演技术拟合并反演录井烃指数曲线,能通过录井气测曲线约束优化组合地震资料信息,提高了地震流体识别的分辨率及预测效果,尤其适用于薄储层、低孔隙度储层和气水过渡带的识别。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应用钻井现场综合录井仪记录的钻井液电导率、温度、气测及钻时等参数,计算烃指数、重烃指数等录井烃指数曲线,对比分析不同曲线的流体敏感性,建立烃指数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

(2)根据储层地质特征,结合测井流体解释成果、录井流体解释成果、测试成果,优选对研究区的流体敏感地震属性;

(3)加载录井烃指数曲线及所优选出的流体敏感地震属性,利用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属性优化组合及参数优选,建立目的层段流体敏感地震属性与录井烃指数曲线的多属性关系;

(4)根据所拟合的录井烃指数曲线与地震数据间的多个多属性关系,反演出不同的烃指数数据体,分析各个反演烃指数体的对井效果,优选出对井效果较好的烃指数反演体,预测体预测目的层的流体平面展布。

所述的烃指数是指钻井液含烃量基于钻时的变化率,包括全烃指数和甲烷指数。

所述的重烃指数是指除甲烷及乙烷外的重组分与甲烷含量比值基于钻时的变化率。

所述对研究区流体敏感的地震属性主要包括频率类地震属性、衰减类地震属性及振幅类地震属性。

所述步骤(3)中,多属性分析过程剔除异常值的影响。以提高反演相关性。

所述步骤(3)中,由于多属性分析有一定随机性,不同的属性组合件相关性差别较小,因此该过程可建立多个多属性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录井烃指数曲线、地震属性结合,利用录井曲线约束进行多属性反演,得到了分辨率高、流体识别预测效果好的地震反演数据体。该方法用于薄储层流体识别时,相对单纯利用地震属性有更好,实际应用中也解决了一些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气水过渡带流体识别问题。该方法在薄储层、气水过渡带流体识别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将录井资料、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储层流体识别,强化了地震属性的在流体识别中的应用,也使得录井资料在油气藏勘探开发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MX203井龙王庙组录井解释图;

图3为录井全烃指数多属性拟合相关图;

图4-7为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全烃指数反演剖面。

图8为磨溪地区龙王庙下储层段全烃指数预测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方法,其利用录井资料约束提高地震资料流体识别效果:录井气测曲线具有对于薄储层、低孔隙度储层、气水过渡带流体识别效果好的优点,提出一种录井、地震资料结合的流体识别的方法,目的在于利用录井气测曲线约束提高地震资料对于低孔隙度储层、薄储层的与流体识别的分辨率及预测效果。

通过录井气测曲线约束进行地震反演,预测储层流体性质,流程包括:

(1)应用钻井现场综合录井仪记录的钻井液电导率、温度、气测及钻时等参数,计算烃指数(钻井液含烃量基于钻时变化率,包括全烃指数、甲烷指数)、重烃指数(除甲烷及乙烷外的重组分与甲烷含量比值基于钻时的变化率)等录井曲线,对比分析不同录井曲线的流体敏感性,建立其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

(2)根据储层地质特征,有针对性地筛选对研究区流体敏感的地震属性,属性优选时优先考虑理论上对于含水饱和度敏感的一些频率类地震属性或地震属性组合,例如瞬时频率—频率衰减。

(3)加载录井烃指数曲线及所优选出的流体敏感地震属性,利用多属性反演方法优选属性组合及参数,建立目的层段流体敏感地震属性与烃指数曲线的关系,多属性拟合时应注意尽量剔除异常值的影响,以得到准确的拟合关系。由于多属性反演有一定随机性,多属性反演过程往往需要建立多个拟合关系。

(4)根据所拟合的地震属性与烃指数曲线关系,反演出研究区的烃指数体,分析分析多个反演烃指数体的对井效果,优选出对井效果较好的烃指数反演体,预测体预测目的层的流体平面展布。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应用实例: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录井-地震联合烃指数反演流体识别,其具体流程如下:

(1)根据磨溪地区现场综合录井仪记录的钻井液电导率、温度、气测及钻时等参数,计算烃指数(钻井液含烃量基于钻时变化率,包括全烃指数、甲烷指数)、重烃指数(除甲烷及乙烷外的重组分与甲烷含量比值基于钻时的变化率)等录井曲线,对比分析不同录井曲线的流体敏感性,建立其与地层流体性质的关系及其他可反映地层流体性质的录井曲线。结合测井、测试资料,分析烃指数曲线及其他录井曲线的流体识别效果,建立录井曲线与龙王庙组储层含流体性质之间关系。其结果表明全烃指数、电导率、温度指数对于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流体识别有一定效果,全烃指数对于识别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气水层效果尤其突出。图2是MX203井龙王庙组录井解释图,测试结果表明该井的三个储层段分别为含气水层、水层、水层,在全烃指数曲线上均表现为全烃指数降低的水层特点,对流体性质反映敏感,而其他的一些录井、测井曲线反映不如其敏感。

(2)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构造主体部位储层以含气为主,但局部区域存在水层,这些局部水层可能处于气水过渡带。根据其地质特点,有针对性地优选出瞬时频率、瞬时Q值等对含水饱和度敏感的地震属性以及原始地震数据作为全烃指数多属性反演的原始输入数据。

(3)加载录井全烃指数曲线及所优选出的瞬时频率、瞬时Q值等流体敏感地震属性。利用这些地震数据及其派生地震属性进行属性、参数优选与回归拟合,建立目的层段录井全烃指数曲线的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多元统计关系。由于异常值对多属性优选与多属性拟合回归都有较大影响,多属性拟合过程需剔除异常值影响,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4)利用所建立的多属性关系,反演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全烃指数,对反演全烃指数的剖面变化趋势、对井效果进行分析。如剖面变化趋势合理、对井效果好,认可该反演结果,否则剔除对反演结果有不利影响属性后重新进行多属性优选拟合并重新反演。图4-7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2口井的全烃指数反演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反演全烃指数剖面变化趋势合理,在气层段全烃指数增高、水层段全烃指数降低,该反演结果对于流体性质有较好判别效果。

(5)优选合理时窗段,提取目的层段全烃指数,利用全烃指数预测目的层段流体性质平面展布。图8是龙王庙下储层段全烃指数预测平面图,全烃指数高说明含气可能性高,全烃指数低说明含水可能性大,与实际测试资料符合较好。

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录井-地震联合全烃指数反演的研究实例表明,该技术发明可利用地震资料成功反演出了全烃指数,用于储层流体识别具有较好效果,对薄储层、气水过渡带的储层流体识别可发挥较好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