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843阅读:19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气参数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万用表采用都是两根完全独立的表笔,因此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测量时,特别是万用表没有地方放置的时候,操作人员就只能一只手拿着万用表本体,另一只手拿着万用表的两根表笔进行测量,即俗称的单手操作,比如测量立体的屏柜时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而单手操作的时候只能完全依靠操作人员的手指配合来完成,再加上表笔引线的影响,使得测量操作非常费劲、很不方便,很容易导致测量不准确,甚至一不小心造成电路短路,轻则损毁万用表,重则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或引发更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弊端,提供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该万用表表笔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当操作人员用万用表测量电气参数数据而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两只手同时操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节和弹簧的灵活调节,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单手操作万用表表笔进行测量,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节(6),该万向节(6)分别连接有第一空心杆(4)和第二空心杆(8),所述第一空心杆(4)和第二空心杆(8)外端分别经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9)连接有第一表笔和第二表笔,所述第一表笔和第二表笔分别连接有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分别穿出所述第一空心杆(4)和第二空心杆(8)。

充分运用万向节可旋转的灵活性和弹簧可弯曲、可伸缩的特性,使得操作人员单手即可调整万用表表笔的方向和笔针的距离,达到单手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电气设备相关数据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笔包括第一表笔笔针(1)和第一表笔笔杆(2),所述第一表笔笔杆(2)一端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尖圆柱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表笔笔针(1)固定在所述第一表笔笔杆 (2)的尖圆柱形端,第一表笔笔杆(2)的圆柱形端与第一弹簧(3)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第一空心杆(4) 连接,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一端与第一表笔笔针(1)连接,第一表笔引线(5)穿过第一表笔笔杆(2)、第一弹簧(3),第一表笔引线(5)的另一端从万向节(6)第一空心杆(4)的空隙穿出连接至万用表的一个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表笔包括第二表笔笔针(11)和第二表笔笔杆(10),所述第二表笔笔杆(10)一端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尖圆柱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第二表笔笔针(11)固定在所述第二表笔笔杆 (10)的尖圆柱形端,第二表笔笔杆(10)的圆柱形端与第二弹簧(9)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第二空心杆(8) 连接,所述第二表笔引线(7)一端与第二表笔笔针(11)连接,第二表笔引线(7)穿过第二表笔笔杆(10)、第二弹簧(9),第二表笔引线(7)的另一端从万向节(6)第二空心杆(8)的空隙穿出连接至万用表的另一个插孔。

万向节在测量过程中既起到支点的作用又起到调整两支表笔大方向的作用,弹簧主要起到微调表笔方向及笔针距离的作用,如两个测量点距离很近,单靠万向节的旋转已不能满足测量需求时,可通过弯曲两根弹簧使得两支笔针充分准确地接触测量点,有效克服了万向节旋转盲角带来的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9)均为有效圈数是 6-9圈的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均为硅胶线,所述万向节(6)为45号钢的十字万向节,所述第一表笔笔针(1)和第二表笔笔针(11)均由金属铜制成,笔针表面经镀铬处理。

弹簧6-9圈的有效圈数可以使得小空间内弹簧弯曲效果更佳,从而使得万用表表笔的微调效果更好;硅胶线可以使表笔引线更加灵活的穿过笔杆、弹簧、空心杆,同时使用万向节旋转及弯曲弹簧时表笔引线更加不易折断;45号钢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部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使得万向节更为耐用,同时十字万向节可适应夹角和距离同时变化的需要,使得操作表笔测量时更加灵活方便;铜的导电性能佳,镀铬是为了防止生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当操作人员用万用表测量电气参数数据而客观条件又不允许两只手同时操作时,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万向节可旋转的灵活性来调节两支表笔的方向,同时又运用弹簧可弯曲和伸缩的特性来消除万向节的旋转盲角,使得操作人员单手即可准确测量电气参数数据,既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又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舒适等优点,所需材料均可通过市场常规渠道获得,而且仅需常规制作工艺即可制成,成本低廉,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实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的结构图;

附图中,1-第一表笔笔针、2-第一表笔笔杆、3-第一弹簧、4-万向节第一空心杆、5-第一表笔引线、6-万向节、7-第二表笔引线、8- 万向节第二空心杆、9-第二弹簧、10-第二表笔笔杆、11-第二表笔笔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单手操作的万用表表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节6,该万向节6分别连接有第一空心杆4和第二空心杆8,所述第一空心杆4 和第二空心杆8外端分别经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9连接有第一表笔和第二表笔,所述第一表笔和第二表笔分别连接有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分别穿出所述第一空心杆4和第二空心杆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笔包括第一表笔笔针1和第一表笔笔杆2,所述第一表笔笔杆2一端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尖圆柱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表笔笔针1固定在所述第一表笔笔杆2的尖圆柱形端,第一表笔笔杆2的圆柱形端与第一弹簧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 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第一空心杆4连接,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一端与第一表笔笔针1连接,第一表笔引线5穿过第一表笔笔杆2、第一弹簧3,第一表笔引线5的另一端从万向节6第一空心杆4的空隙穿出连接至万用表的一个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表笔包括第二表笔笔针11和第二表笔笔杆 10,所述第二表笔笔杆10一端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尖圆柱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所述第二表笔笔针11固定在所述第二表笔笔杆10的尖圆柱形端,第二表笔笔杆10的圆柱形端与第二弹簧9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第二空心杆8连接,所述第二表笔引线7一端与第二表笔笔针11连接,第二表笔引线7穿过第二表笔笔杆10、第二弹簧9,第二表笔引线7的另一端从万向节6第二空心杆 8的空隙穿出连接至万用表的另一个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9均为有效圈数是6-9圈的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表笔引线5和第二表笔引线7均为硅胶线,所述万向节6为45号钢的十字万向节,所述第一表笔笔针1和第二表笔笔针11均由金属铜制成,笔针表面经镀铬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结合图1,首先万向节起到支点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连接两支表笔且成V字形,同时万向节又有可以自由旋转到各个方向的特性,因此操作人员单手通过手指即可调节两支表笔的方向。在确定两只表笔的大方向后,由于万向节存在旋转盲角,当两个测量点很近时万向节的旋转角度便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因此就需通过弯曲两根弹簧来微调两支表笔的方向和笔针距离,使笔针准确充分地接触测量点,克服万向节旋转盲角带来的弊端,保证单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