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785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保护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石油勘探用的设备,是一种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保护罩。



背景技术:

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工作时放置在野外,风吹雨淋,影响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工作的灰尘容易进入到地震信息收集站内,容易损坏内部元器件,造成工作失灵或采集的数据不真,目前的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在运输和搬运时也容易碰撞损坏,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成本昂贵,采集到的数据珍贵,一旦被损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保护罩,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保证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在使用、搬动过程中不损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完好无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下盒体、信号线、盒盖、连接组件、地震信息收集站、密封垫、密封条,信号线从地震信息收集站里引出,下盒体的边缘设置数个联接孔,连接组件的螺栓可以穿过所述的联接孔,下盒体的右侧边缘安装密封垫,密封垫上有沟槽,在下盒体内的凹槽里放置地震信息收集站,信号线铺设在密封垫上的沟槽里被引出,在下盒体上设置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处于地震信息收集站的外围,在所述的密封槽里放置密封条,密封条的两端与密封垫的两侧无缝对接,盒盖的边缘设置数个穿接孔,连接组件的螺栓可以穿过所述的穿接孔,盒盖上所述的穿接孔与下盒体上所述的联接孔对应,在盒盖内有凹槽,所述的凹槽扣住地震信息收集站,在盒盖的右侧边缘设置信号线凸槽,所述的信号线凸槽上的沟槽扣住信号线,盒盖盖于下盒体上用连接组件将下盒体、盒盖连接成一体。

在下盒体的边缘设置定位孔,在盒盖的边缘设置定位杆,所述的定位孔与所述的定位杆对应,盒盖盖于下盒体上时所述的定位杆插入所述的定位孔里。

在下盒体的边角处设置下提手孔,在盒盖的边角处设置上提手孔,所述的下提手孔与所述的上提手孔对应。

在下盒体的底面设置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密封垫、密封条将地震信息收集站密封在盒体内,风雨不能进入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内,不会损坏内部的元器件,可以用于穿越河流、湖泊、水库,下盒体、盒盖对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起到保护作用,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会碰撞损坏,防止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的部件老化。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油田地震信息收集站不会被损坏,采集的数据能得到保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图。

附图2是附图1中件4的俯视图。

附图3是附图1中件2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下盒体1、信号线2、盒盖3、连接组件4、地震信息收集站6、密封垫7、密封条8,信号线2从地震信息收集站6里引出,下盒体1的边缘设置数个联接孔1-1,连接组件4的螺栓可以穿过所述的联接孔1-1,下盒体1的右侧边缘安装密封垫7,密封垫7上有沟槽,在下盒体1内的凹槽里放置地震信息收集站6,信号线2铺设在密封垫7上的沟槽里被引出,在下盒体1上设置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处于地震信息收集站6的外围,在所述的密封槽里放置密封条8,密封条8的两端与密封垫7的两侧无缝对接,盒盖3的边缘设置数个穿接孔3-3,连接组件4的螺栓可以穿过所述的穿接孔3-3,盒盖3上所述的穿接孔3-3与下盒体1上所述的联接孔1-1对应,在盒盖3内有凹槽3-4,所述的凹槽3-4扣住地震信息收集站6,在盒盖3的右侧边缘设置信号线凸槽3-1,所述的信号线凸槽3-1上的沟槽扣住信号线2,盒盖3盖于下盒体1上,连接组件4穿过所述的穿接孔3-3和所述的联接孔1-1将下盒体1、盒盖3连接成一体。

在下盒体1的边缘设置定位孔1-2,在盒盖3的边缘设置定位杆3-2,所述的定位孔1-2与所述的定位杆3-2对应,盒盖3盖于下盒体1上时所述的定位杆3-2插入所述的定位孔1-2里,使下盒体1与盒盖3扣接成一体时好对准到位。

在下盒体1的边角处设置下提手孔1-4,在盒盖3的边角处设置上提手孔3-5,所述的下提手孔1-4与所述的上提手孔3-5对应。使下盒体1与盒盖3扣接成一体时好提拿,方便使用。

在下盒体1的底面设置支撑腿5,使用其在工作时可以离开地面,便于使用。

下盒体1内的凹槽和盒盖3内的凹槽3-4的形状由地震信息收集站6的外形决定,使地震信息收集站6放入下盒体1内的凹槽和盒盖3内的凹槽3-4后地震信息收集站6在里不晃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