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17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寄生虫(如网尾科线虫),其虫卵在新排出的粪便中已经变为幼虫;类圆属线虫的卵随粪便排出后,在外界温度较高时,经5~12 min后,即孵出幼虫;有些线虫,如捻转血矛线虫,收集虫卵在温度27℃的情况下进行孵化后,经1周左右的时间便可孵化出幼虫。对粪便中幼虫的检查虽可用直接抹片或其它虫卵检查法,但有效的分离幼虫和粪便,可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同时,在显微镜下也可对粪便中的虫卵进行分类鉴定,从而对羊胃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估计,但有些线虫虫卵在形态上又很相似,很难区别。有时为了区别这些线虫,也要将幼虫孵化后并与羊粪分离进行准确区分。

常用的分离幼虫和羊粪的方法为“贝尔曼法(Baermann’s technique)”,即:漏斗幼虫分离法。取羊粪15~20g,并用双层纱布包裹,放在漏斗内的金属筛上(可将金属筛布剪成圆片,放于漏斗中),漏斗下接一短橡皮管,管下在接一小试管。

将包裹有双层纱布的粪便放于漏斗内的金属筛上,不必捣碎,加入40℃温水到淹没粪球为止,静置3h,此时大部分幼虫从粪便中游走进入水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于收集管底部,拔取底部收集管,取其沉渣在显微镜下检查。

然而,此装置使用起来不容易控制收集管中的粪液量,不能做到在任意时间点随取随用,如想在不同时间点(如1h、2h和3h)收集粪液,需换不同收集管,十分不方便。同时在拔取收集管时容易污染桌面及实验人员的手,且收集管底部有较多沉渣,不利于后续幼虫的纯化和显微镜下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随时收集粪液和幼虫,且不造成对实验人员的污染,同时过滤大部分的粪渣,有利于幼虫的观察及纯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包括漏斗体和连接在漏斗体颈口的漏斗管,漏斗体靠近上端内设置有金属筛网,漏斗体颈口内设置有疏松脱脂棉,漏斗管靠近漏斗体颈口处设置有出液阀,漏斗体安装在漏斗架上,还包括收集试管,收集试管安装在漏斗管下端正下方,漏斗管下端伸入到收集试管内。

优选的,上述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包裹羊粪的双层纱布,双层纱布包裹羊粪后置于金属筛网上。

优选的,上述出液阀为旋塞结构,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安装有能够封闭阀腔可旋转的阀芯,阀芯上设置有连通漏斗管的通孔,阀芯通过磨口连接到阀体内腔,阀芯左端伸出阀体并设置有卡环,阀芯右端伸出阀体后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上述漏斗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架,支撑板上设置有放置漏斗的锥形孔,支撑板两端固定连接到支架上,支架上还设置有放置收集试管的试管架,试管架安装在支撑板下方。

优选的,上述锥形孔内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上述试管架包括限位板和U形的底板,限位板上设置有试管孔,两端通过螺钉连接到试管架两侧板上,限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与限位板距离小于收集试管长度。

优选的,上述试管架两侧板连接螺钉处设置倒立T形的螺钉孔。

优选的,上述底板上设置有正对试管孔的球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漏斗颈口内放置疏松的脱脂棉,由于幼虫自身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可过滤掉粪便杂质及未消化的食物成分,不会影响到幼虫的过滤,避免了粪便杂质和食物成分对于幼虫的观察,如后续实验要求不高,可不用继续纯化幼虫,大大节省了人力,试验效率大大提高,采用出液阀控制出液量和控制出液时间,可随时控制含有幼虫粪液的流量,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实时收集,同时不会污染到实验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钉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包括漏斗体1和连接在漏斗体1颈口的漏斗管2,漏斗体1靠近上端内设置有40目的金属筛网3,漏斗体1颈口内设置有疏松脱脂棉4,漏斗管2靠近漏斗体1颈口处设置有出液阀5,漏斗体1安装在漏斗架6上,还包括收集试管7,收集试管7安装在漏斗管2下端正下方,漏斗管2下端伸入到收集试管7内。

优选的,上述一种羊粪中线虫分离装置,还包括包裹羊粪的双层纱布8,双层纱布包裹羊粪后置于金属筛网3上,采用双层纱布,过滤效果好,成本低。

优选的,上述出液阀5为旋塞结构,包括阀体9和阀芯10,阀体9内安装有能够封闭阀腔可旋转的阀芯10,阀芯10上设置有连通漏斗管2的通孔11,阀芯10通过磨口连接到阀体9内腔,阀芯10左端伸出阀体9并设置有卡环12,阀芯10右端伸出阀体9后连接有把手13,该结构的出液阀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方便,通过磨口连接,密封性好,装拆方便。

优选的,上述漏斗架6包括支撑板14和支架15,支撑板14上设置有放置漏斗的锥形孔16,支撑板14两端固定连接到支架15上,支架15上还设置有放置收集试管7的试管架16,试管架16安装在支撑板14下方,该结构的漏斗架支撑稳定,锥形孔限位可靠。

优选的,上述锥形孔16内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弹性缓冲作用能够避免损坏漏斗。

优选的,上述试管架16包括限位板17和U形的底板18,限位板17上设置有试管孔20,两端通过螺钉19连接到试管架16两侧板上,限位板17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8,底板18与限位板17距离小于收集试管7长度,该结构的收集试管支架支撑稳定,装拆方便。

优选的,上述试管架16两侧板连接螺钉19处设置倒立T形的螺钉孔21,松开螺钉,调整试管架到T形螺钉孔的前侧,方便进行收集试管的装拆,装卸取拿调整方便,更换试管方便,更换后通过螺钉移动到竖直位置紧固限位板,实现试管的快速安装移动,位置调整方便。

优选的,上述底板18上设置有正对试管孔20的球形凹槽22,球形凹槽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试管晃动导致的取液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