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9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测试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摩托车头盔是一种用于摩托车乘员佩戴的头部保护装置。头盔的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冲击时保护乘员的头部,阻止或减轻伤害乃至挽救乘员的生命。与汽车相比较,摩托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较弱,车身没有保护装置。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摩托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坐人员常常会被抛出。为了保证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员的安全,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需要戴安全头盔。

目前,我国摩托车乘员头盔标准GB 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对于“护目镜冲击强度性能测试”有相应的规定,规定佩戴的头盔护目镜必须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这样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对人体头部、面部的伤害。头盔佩戴在头部,当发生事故时头盔护目镜能抵抗尖锐物直接戳伤头部、面部,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只有考虑过防戳穿设计的头盔才能满足摩托车乘员的安全。头盔护目镜冲击强度测试装置就是模拟头盔护目镜在碰撞过程中受到尖锐物直接戳伤作用后,产生冲击破坏,来验证头盔护目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锤下落顺畅,便于调整落锤质量,规范冲击力大小,防止二次冲击碰撞的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包括机架、固定台、冲击台、落锤支架、落锤和电机,固定台和冲击台设置在机架下部,冲击台位于固定台上方,固定台上设置有头模,冲击台上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冲击钉,落锤支架设置在冲击台上表面,落锤支架包括四根金属杆,落锤为圆柱体并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四根金属杆围成的空间中,冲击钉和落锤上下位置相对应,冲击台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气缸,冲击钉的上部设置有传感器;落锤的上端设置有释放机构,释放机构通过链条与电机相连接,链条的另一端悬挂重物,由电机带动释放机构和落锤在落锤支架中上升,由释放机构释放落锤令落锤冲击冲击钉,冲击钉冲击头模上设置的头盔护目镜,传感器感应后反应给气缸工作,气缸的轴伸出抱住落锤防止二次冲击;落锤由两半圆柱体组成,落锤的上端和下端均套设有橡胶套,落锤的中部设置有突出于橡胶套之外的环形台,当落锤在落锤支架中上下活动时由环形台与四根金属杆接触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两个半圆柱体沿着轴向设置有相互卡合限位的角形块和角形槽。

作为一种改进,两个橡胶套从落锤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设至环形台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释放机构包括上框架、下板和两个释放气缸,上框架和下板依次设置,下板中部开设有供落锤通过的通孔,落锤的上部穿过通孔容纳在上框架中,下板的上部相对上框架的对称两侧设置释放气缸,释放气缸从两侧伸入上框架夹持落锤,上框架的上部连接链条。

作为一种改进,下板上设置有与四根金属杆位置相对应的四个让位槽,四个让位槽中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下板在落锤支架上上下升降时滚轮与金属杆接触配合滚动。

作为一种改进,冲击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凸块,冲击钉穿过凸块设置,凸块上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螺旋设置一卡轴,卡轴朝向冲击钉的一端设置有弹垫,卡轴旋转定位冲击钉或解除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电机的驱动可以将落锤调整到适应的高度,然后下落敲击冲击钉从而冲击套设在头模上的摩托车乘员头盔的护目镜,来测试护目镜的抗冲击性能;红外传感器感应后驱动两侧气缸的轴伸出,经过反弹的落锤被伸出的气缸轴阻挡落锤防止二次冲击护目镜,良好的模拟现实中的单次冲击摩托车乘员头盔的护目镜,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落锤设计成可拆卸的两部分,便于从落锤支架中拆卸出来,便于进行更换不同质量的落锤,通过不同强度的冲击对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的强度进行评估,了解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同时可以供给不同测试产品进行冲击测试;落锤通过上下端的橡胶套设置,良好的固定落锤的两部分,并减少冲击对落锤端部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落锤和释放机构仰视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强度测试评估系统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架1、固定台2、冲击台3、落锤支架4、落锤5和电机6,固定台2和冲击台3设置在机架1下部,冲击台3位于固定台 2上方,固定台2上设置有头模21,冲击台3上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冲击钉31,落锤支架4设置在冲击台3上表面,落锤支架4包括四根金属杆,落锤5为圆柱体并可上下活动的设置在四根金属杆围成的空间中,冲击钉31和落锤5上下位置相对应,冲击台3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气缸32,冲击钉31的上部设置有传感器33;落锤5的上端设置有释放机构8,释放机构8通过链条7与电机6相连接,链条7的另一端悬挂重物9,由电机6带动释放机构8和落锤5 在落锤支架4中上升,由释放机构8释放落锤5令落锤5冲击冲击钉31,冲击钉31冲击头模21上设置的头盔护目镜,传感器33感应后反应给气缸32工作,气缸32的轴伸出抱住落锤5防止二次冲击;落锤5由两半圆柱体51组成,落锤5的上端和下端均套设有橡胶套52,落锤5的中部设置有突出于橡胶套52 之外的环形台53,当落锤5在落锤支架4中上下活动时由环形台53与四根金属杆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测试者通过对电机6的驱动可以将落锤5调整到适应的高度,然后松开释放机构8令落锤5下落,敲击落锤5冲击钉31,冲击钉 31冲击套设在头模21上的摩托车乘员头盔的护目镜,来测试护目镜的抗冲击性能。传感器33感受到压力后反馈信号给两侧气缸32,气缸32工作将轴伸出,落锤5冲击冲击钉31后会受反向力向上弹起,再下落时落锤5被伸出的气缸32 轴阻挡落锤5防止二次冲击护目镜,良好的模拟现实中的单次冲击摩托车乘员头盔的护目镜,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原来的落锤5安装入四根金属杆围成的落锤支架4中后不可取出,想要取出要拆卸金属杆才能更换或调整,比较繁琐;本实用新型将落锤5设计成可拆卸的两部分半圆柱体51,将两端的橡胶套52取下后即可分离,便于从落锤支架4中拆卸出来,便于进行更换不同质量的落锤5,可以通过不同强度的冲击对摩托车乘员头盔护目镜的强度进行评估,了解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同时可以供给不同测试产品进行冲击测试;当然也可以实现快速的更换,提高测试效率。落锤5通过上下端的橡胶套52设置,良好的固定落锤5的两部分,并减少冲击对落锤5端部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落锤5中部设置的环形台53在落锤5下落时与落锤支架4接触,受到的阻力小,保证落锤5下落的冲击力大小与其高度向对应,误差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两个半圆柱体51沿着轴向设置有相互卡合限位的角形块54和角形槽55。设置角形块54和角形槽55令两个半圆柱体51 良好的匹配限位组成整圆柱体,受橡胶套52套设后整体结构稳定标准,在落锤支架4中下落受到的阻力小,测试结果更准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橡胶套52从落锤5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设至环形台53边缘。以上设置方式令橡胶套52最大限度的套设在两半圆柱体 51上配合安装,落锤5整体一体性好,结构稳定,被包裹的落锤5被更好的保护,在上端避免释放机构8夹持的损伤,下端避免冲击钉31和气缸32轴的碰撞损伤。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释放机构8包括上框架81、下板82和两个释放气缸83,上框架81和下板82依次设置,下板82中部开设有供落锤5通过的通孔84,落锤5的上部穿过通孔84容纳在上框架81中,下板82的上部相对上框架81的对称两侧设置释放气缸83,释放气缸83从两侧伸入上框架81夹持落锤5,上框架81的上部连接链条7。上框架81和下板82安装成为一体,上框架81和下板82围成一个腔体供落锤5的上部进入,下板82上设置的释放气缸83的轴伸出从两侧伸入上框架81之中夹持落锤5;在电机6工作时,拉动链条7使释放机构8整体上升,同时带动被夹持的落锤5上升,下板82的结构和落锤支架4相适应,在上下活动时保持稳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板82上设置有与四根金属杆位置相对应的四个让位槽85,四个让位槽85中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86,下板82在落锤支架4上上下升降时滚轮86与金属杆接触配合滚动。下板82的结构和落锤支架4 相适应为设置了四个让位槽85,将下板82良好的与四根金属杆限位,设置滚轮 86令释放机构8的上下运动更加平稳,减少落锤5与四根金属杆的磕碰。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冲击台3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凸块37,冲击钉31穿过凸块37设置,凸块37上设置有一螺纹孔34,螺纹孔34内螺旋设置一卡轴35,卡轴35朝向冲击钉31的一端设置有弹垫36,卡轴35旋转定位冲击钉31或解除定位。在冲击钉31不使用时,可以通过卡轴35旋紧顶住冲击钉 31使其固定,冲击钉31不会下落;而且如果落锤5失控坠落,也不会令冲击钉 31下降,避免下方测试者调试时的以外受伤。在卡轴35端部设置弹垫36提高卡轴35对冲击钉31的限位效果,两部件更好的挤压增加摩擦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