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990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用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用表。



背景技术:

万用表是一种带有整流器的、可以测量交、直流电流以及电阻等多种电学参量的磁电式仪器。

如公布号为“CN103604970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便携式万用表,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通过在万用表上粘接有腕带和捻口,从万用表固定在操作者手腕上,方便使用者腾出双手一边调整一边测量;由于万用表与腕带是一体式设置,所以在固定和拆除时候并不方便,在此我们提供一种固定更为方便的便携式万用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万用表,这种万用表可以更为简捷的固定和拆除,释放使用者双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和腕带,所述万用表本体与腕带分体设置,所述万用表本体底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腕带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能与第一延伸部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体,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将腕带固定在手腕上,再将第一延伸部向第二凹槽中按压,在此过程中,第二凹槽对凸块施加作用力,向内挤压弹性体,继续向第二凹槽中按压第一延伸部直至第一延伸部卡嵌进环形凹槽中,完成万用表本体与腕带之间的连接。拆除时,向外抽动万用表本体,同样对凸块施加作用,向内挤压弹性体,从而将万用表本体从腕带上抽出。凸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将原本是垂直作用在凸块上的作用力进行方向转换,从而达到向内挤压弹性体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斜面朝向万用表本体,所述第一斜面背离万用表本体,所述第一斜面坡度大于第二斜面的坡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部在向第二凹槽中伸入时,作用在第一斜面上;第一延伸部从第二凹槽中拔出时,作用在第二斜面上。因为第一斜面的坡度大于第二斜面,所以施加在第二斜面上的作用要大于施加在第一斜面上的作用力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在这种设置下,将万用表本体取下需要施加更大的作用力,避免万用表本体轻易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凹槽,所述子凹槽贯穿第二凹槽壁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除时候,从子凹槽处向内按压凸块,从而轻松的将万用表从腕带上拆卸下来。

作为优选,所述腕带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方形环,所述第一方形环内穿设有第一销轴,所述腕带由硅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腕带绕过手腕后,远离第一方形环的一端穿设在方形中,并且与方形环中的第一销轴配合卡接,从而将腕带固定在手腕上。

作为优选,所述腕带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腕带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能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与第一通孔配合将腕带两端固定,将第一凸起卡接在不同的第一通孔中时,腕带围成的弧长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腕带上纵向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万用表质量较大,设置在腕带上的加强筋稳固腕带结构,避免万用表在使用过程中将腕带拖拉拽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磁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部伸入进第二凹槽的过程中, 磁铁层的磁力吸附作用下可以使万用表本体与腕带之间的连接的更为紧密;同时在将第一延伸部向第二凹槽中伸入的过程中,磁力吸附产生导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多边形凸起,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能与多边形凸起配合的多边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边形凹槽和多边形的凸起相配合,避免万用表本体在腕带上任意转动;其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万用表本体与腕带之间连接呈现不同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预先将腕带固定在手腕上,再将第一延伸部向第二凹槽中按压,在此过程中,第二凹槽对凸块施加作用力,向内挤压弹性体,继续向第二凹槽中按压第一延伸部直至第一延伸部卡嵌进环形凹槽中,完成万用表本体与腕带之间的连接。拆除时,向外抽动万用表本体,同样对凸块施加作用,向内挤压弹性体,从而将万用表本体从腕带上抽出。凸块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将原本是垂直作用在凸块上的作用力进行方向转换,从而达到向内挤压弹性体的作用。这种连接方式,拆卸简单方便,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万用表与腕带之间的角度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结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腕带与第一方形环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4是实施例2中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通孔和第一凸起之间的配合关系。

图中,1、万用表本体;11、第一延伸部;111、多边形凹槽;12、第一凹槽;13、凸块;131、第一斜面;132、第二斜面;14、弹性体;2、腕带;21、第二延伸部;22、第二凹槽;221、多边形凸起;23、环形凹槽;231、子凹槽;24、第一方形环;241、第一销轴;251、第一通孔;252、第一凸起;26、加强筋;3、磁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万用表,包括分体设置的万用表本体1和腕带2,其中腕带2是由硅胶制成的,硅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物质,不与除了强碱和氢氟酸意外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无毒无味,适用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电工作业。腕带2上表面粘设有多根加强筋26,加强筋26是由镁铝合金制成长条形的金属板。腕带2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方形环24,第一销轴241设置在第一方形环24的中间,供腕带2的另外一端穿过,当两端配合形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时即将腕带2弯折呈环形方便套设在手腕上。

如图1和图3所示,腕带2的中心位置处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21,从第二延伸部21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22。第一延伸部11是能与第二凹槽22配合的、设置在万用表本体1下方的,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21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如图3和图4所示,环形凹槽23是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1的圆周侧壁上的,包括多个子凹槽231,但并不贯穿其厚度设置,第一凹槽12内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和第一凹槽12之间通过弹性体14连接,弹性体14可采用弹簧。

如图3所示,凸块13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31和第二斜面132,第一斜面131背离万用表本体1设置,第二斜面132朝向万用表本体1设置;其中第一斜面131的坡度小于第二斜面132的坡度。

如图3所示,第二凹槽22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边形凸起221,本实施例中表现的多边形凸起221是八边形的情况;第一延伸部11下表面上设置有能与多边形凸起221相配合的多边形凹槽111。

如图3所示,第二凹槽22和第一延伸部11避开多边形凸起221和多边形凹槽111的位置处设置有磁铁层3,本实施例中的磁铁层3是由一种纳米磁流体层涂覆后干燥而成,材料的制备详见公布号为“CN102924751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纳米碳流体的制备方法。

使用方法:当需要双手操作万用表时候,利用第一方形环24将腕带2固定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打开万用表,此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万用表的角度,多边形凸起221和多边形凹槽111配合可使万用表与人体之间分别呈现出45°、90°、135°、180°、225°、270°、315°、360°的夹角,便于查看万用表上的示数。为了方便使用,可以只将万用表本体1从腕带2上取下,腕带2依然固定在手腕上,如需再次使用时候,将万用表本体1重新固定即可。同样的,也可利用腕带2将万用表本体1固定在其他位置,如管道等地,方便操作的位置处。

实施例2: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如图4所示,一种万用表,腕带2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51,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252,二者均是沿腕带2的长度方向设置。

如图4所示,一种万用表,环形凹槽2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第二凹槽22内壁上的,且贯穿第二凹槽22的内壁设置。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与实施例1中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腕带2是由硅胶制成,虽然一定的弹性,但是若长期将腕带2固定成实施例1中的形状,可能会将腕带2损坏;在此实施例中,将第一凸起252卡接在第一通孔251中,从而达到腕带2固定在手腕上的效果,可根据固定位置的粗细,第一凸起252配合在不同的第一通孔251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