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地下水管道漏水进行水质甄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1838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地下水管道漏水进行水质甄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多水种供水的工业园区地下水管道破裂的水质进行快速定性判断的装置,属于地下水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园区内,供水管道多以埋地管道环网铺设,管网密集,且工业供水水质差异很大,通常是采用分质供水,往往同一路线附近埋设多条管道。以冶金制造园区为例,一处主要的供水阀门井内,通常会有净化水管道、中水管道、软水管道、脱盐水管道、生活水管道等,在发生管道破裂泄露、地面涌水时,往往难于及时判断甄别是哪条管道发生了事故,这对事故的处理造成了不利与延误。

当下地涌水时,一般是先取水样送化验室化验,根据水质初步判断区分水种,然后进行上下游闭阀试验,若是漏水量减小,则可基本判断出漏水的管道。或是通过下游用水用户的供水水量水压变化来判断是哪条管道漏水,这些方法都是耗时耗人力,不利于对漏水管道的快速甄别。

分质供水水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水的含盐量上,一般来水,反映含盐量的指标——电导率,在不同水种之间存在以下的特征:中水>净化水≈生活水>软水>脱盐水,若是可以直观便捷的从电导率反应出漏水的水质特点,就可以快速的甄别漏水的水种,进而实现快速的判断和事故处理。

水的电导率是用来反应水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数值上为电阻率的倒数,是水中金属离子等导电性物质多少的一个表征值。一般情况下,工业园区的净化水和生活水的水源多为地表水,电导率一般在700~900μs/cm;中水是回收冶金污废水处理后回用,其电导率一般在1500~2000μs/cm;软水是经过一级反渗透脱盐的优质水,电导率一般在20~50μs/cm;脱盐水是经过两级反渗透脱盐的优质水,电导率一般小于10μs/cm。不同水种的电导差异明显,以此指标为依据甄别不同水种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地下水管道漏水进行水质甄别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对工业供水的埋地管道破裂时的水质甄别,能够直观地对漏水类别进行定性,结合埋地管道图纸等资料,为埋地破裂管道的甄别判断提供快速便捷的依据,实现及时停水或处理。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地下水管道漏水进行水质甄别的装置,它由取样桶、检测探头、显示灯泡、电池、导线、鳄鱼夹钳组成,取样桶为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体,取样桶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检测探头,检测探头为垂直于取样桶侧壁的金属导杆,检测探头的一端位于取样桶内腔,检测探头的另一端位于取样桶外,检测探头与取样桶侧壁为绝缘密封连接,多个检测探头沿着取样桶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相等,显示灯泡与电池串联连接,显示灯泡和电池连接线路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鳄鱼夹钳相连接。

上述对地下水管道漏水进行水质甄别的装置,所述检测探头为3-5个,取样桶的内直径与相邻检测探头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1:3-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泄露水放置在取样桶中,用两个鳄鱼钳分别连接两个检测探头,通过观察显示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取样桶内的泄露水的导电率,检测中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探头,改变取样桶内的探侧距离,使电导率的变化处于对显示灯泡亮度影响的显著区域。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装置成本低、检测快速便捷,可根据灯泡亮度直观地判断所收集泄露水的电导特性,特别适用于多水种供水的工业园区地下管道破裂的水质快速定性判断,为工业供水管道事故的快速判断和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样桶的侧视图;

图3是取样桶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取样桶1、检测探头2、显示灯泡3、电池4、导线5、鳄鱼夹钳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取样桶1、检测探头2、显示灯泡3、电池4、导线5、鳄鱼夹钳6组成。

图中显示,取样桶1为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体,用来盛储漏水。取样桶1由不导电的材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图中显示,取样桶1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检测探头2,检测探头2为垂直于取样桶1侧壁的金属导杆,检测探头2的一端位于取样桶1内腔,伸至取样桶1横断面几何中心位置附近,检测探头2的另一端位于取样桶1外,检测探头2与取样桶1侧壁为密封连接。

图中显示,多个检测探头2沿着取样桶1的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检测探头2之间的距离相等。检测探头2为3-5个,取样桶1的内直径与相邻检测探头2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1:3-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样桶1的内径为50mm,相邻检测探头2之间的距离为200mm。

图中显示,显示灯泡3与电池4串联连接,显示灯泡3和电池4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线5与鳄鱼夹钳6相连接。显示灯泡3可选择普通的钨丝灯泡或是其他类型的小型灯泡,这种灯泡的亮度要随通电电流的改变而变化显著。也可以采取多个连接开关的结构与不同的检测探头2相连接,使用时分别接通需要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如下:

在检测时,将泄露水放置在取样桶1中,用两个鳄鱼钳6分别连接两个检测探头2,通过观察显示灯泡3的亮度可以判断取样桶1内的泄露水的导电率,检测中,当溶液电导率差异对显示灯泡3亮度改变不明显时,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探头2,改变取样桶1内的探侧距离,使电导率的变化处于对显示灯泡3亮度影响的显著区域。

本实用新型检测的原理是:

显示灯泡3的亮度P=UI,在恒定电压U下,显示灯泡3的亮度与通电电流I成正比,同时,这个电路系统近似纯电阻电路,U=RI,也就是说,显示灯泡3的亮度也与两个检测探头2之间导电的泄露水电阻R成反比,电阻R的大小由下式决定:R=L/(a×ρ),其中:L为检测探头2之间的距离,a为取样桶1横截面积,ρ为截面间溶液的电导率。通过上述关系式,显示灯泡3的亮度可换算为:P=U2aρ/L,也就是说,当取样桶1截面积与检测探头2距离一定时,显示灯泡3亮度越高,取样桶1内的泄露水的电导率越大。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显示灯泡3的亮度,定性地对泄露水的水质进行快速判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