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对准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8458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棱镜对准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准测量仪器,特别涉及棱镜对准杆。



背景技术:

棱镜杆是工程测量中时常用到的测量仪器,能精准的进行对准标记。根据施工精度的要求,棱镜杆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精准的调整,使得棱镜杆处于水平状态稳定,但是在调整的时候常常因为地形等原因难以便捷的进行稳定的安装摆放,目前使用的时候多需要将棱镜杆的支撑架进行角度不断的调整后才能实现棱镜杆的水平放置,操作时需要不断的搬动,难以快速便捷的进行调节,操作繁琐,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棱镜对准杆,能在稳定放置时即便捷稳定的对准杆进行高度水平的调节,使用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棱镜对准杆,包括本体及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及三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铰接于底座边沿的固定管及穿设于固定管的活动杆,所述固定管的侧壁沿着固定管的径向卡嵌安装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上固定连接有滑移机构,所述活动杆于操作按钮的两侧的侧壁沿着活动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滑移机构滑移卡嵌的滑轨。

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的底座对本体进行支撑固定,通过三根支撑杆能稳定的进行支撑操作。支撑杆上的固定管能实现铰接后角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架能稳定的通过三根支撑杆利用三角形定律进行固定,固定管上卡嵌的操作按钮及滑移机构配合于活动杆上的滑轨,使得活动杆能实现与固定管的位置调节,进而便捷的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调整,利用滑移机构及滑轨的配合,使得滑移的时候稳定,操作简单,无需大角度的调整三根支撑杆的角度对支撑架进行水平的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包括相互依次首尾相连通的移动槽及复位槽,所述移动槽沿着活动杆的长度方向且朝向远离操作按钮的一侧弧状倾斜设置,所述复位槽水平延伸且与移动槽之间圆弧过渡。

采用上述方案,滑轨包括的首尾相连通的移动槽及复位槽的设置使得滑移机构在滑移的时候能进行移动的同时也能进行复位,滑移槽的倾斜设置,以及复位槽的水平设置,使得滑移机构在滑移的时候能更加快速且复位后能更加的稳定,复位槽与移动槽之间的圆弧过渡设置使得滑移机构在滑移移动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槽靠近操作按钮的一侧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连通于复位槽及移动槽。

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槽的设置使得在滑移机构进行滑移操作后,能利用定位槽实现对滑移机构的固定定位,避免滑移机构的脱离及在固定时的移动,进而使得在调整后支撑杆更加的稳定,定位槽连通于复位槽及移动槽,进而使得在复位后能顺利的进行定位操作,且进行再次滑移的时候能顺利的进入移动槽内进行滑移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滑移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弹力臂及与弹力臂连接的滑杆,还包括抵接于滑移机构与活动杆之间的弹力弹簧,所述弹力臂呈“L”型且一端固定于操作按钮的端面,所述滑杆铰接于弹力臂的另一端,所述滑杆的侧壁抵接于活动杆的侧壁,所述滑杆远离弹力臂的端部向滑轨一侧凸出且滑移卡嵌于滑轨。

采用上述方案,滑移机构的弹力臂及滑杆的设置使得滑杆能在操作按钮的按压下顺利的在滑轨内滑移操作滑杆铰接于弹力臂的设置使得在滑移的时候滑杆能根据滑轨做对应的角度调整,使得滑移的时候更加的顺利,进而使得活动杆能顺利的与固定管发生伸缩移位,弹力臂的L型设置使得弹力臂的弹力更加的充足,在操作的时候机械强度更大不易损坏,滑杆的端部凸出卡嵌于滑轨使得滑移机构能与滑轨稳定的连接进行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滑移卡嵌于滑轨。

采用上述方案,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滚准卡嵌于滑轨内,使得在发生滑移操作时,利用滚珠的滚动使得滑移更加的顺利便捷,操作更加的便捷、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弹力臂于铰接处一体连接有抵接于滑杆的下端以使得滑杆沿着滑轨向上倾斜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方案,弹力臂在铰接处一体连接的限位块抵接于滑杆的下端使得滑杆向上倾斜且不会向下弯折,在进行滑移的时候使得滑移稳定的朝一个方向进行,避免滑杆的角度变化造成对活动杆的移动以及对滑杆的损伤,移动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弹力臂与操作按钮固定且远离滑杆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滑移机构与滑轨脱离的弹力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弹力臂远离滑杆的一侧安装的弹力组件能够驱动弹力臂向远离活动杆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滑杆与滑轨脱离,进而使得在拉伸之后的支撑杆能顺利的进行缩短复位的调节,操作简单且独立于伸长操作,操作按钮的操作更加的单一简便,使用便于区分。

作为优选,所述弹力组件包括一体连接于弹力臂的一侧的驱动杆、套设于驱动杆的按键、及套设并抵接于弹力臂与按键之间的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弹力组件的驱动杆对弹力臂进行挤压驱动,按键便于手的着力按压,操作简便省力,套设的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在挤压的时候能顺利的进行按压操作,利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操作,避免对弹力臂直接的作用力的损伤,且能使得在操作后顺利的复位,使用便捷。

作为优选,还包括套设于活动杆的套筒,所述套筒一体连接有呈圆锥状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端面凸出有螺纹固定于活动杆的螺杆。

采用上述方案,套筒的设置使得活动杆位于套筒之内,避免活动杆的裸露,对活动杆进行保护操作,套筒一端一体连接的圆锥状的支撑脚的设置使得在支撑杆固定安装的时候能更加的稳定,且支撑脚通过螺杆将活动杆进行固定,安装更加的稳定,拆卸也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侧壁沿着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供按键及操作按钮滑移穿设的操作槽及滑槽。

采用上述方案,套筒的侧壁上开设的操作槽及滑槽使得套筒在随着活动杆进行伸缩操作的时候,操作按钮以及弹力组件上的按键能顺利的安装并进行正常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活动杆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与滑移机构进行稳定的操作控制,使得活动杆能与固定管发生相对的位置调整,进而实现支撑杆的高度调整,且滑轨的移动槽及复位槽的设置配合于滑轨及弹力臂,使得在按压操作按钮的时候滑杆能顺利的沿着滑轨的一个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按压后便捷的高度调整,操作简单省力;而弹力组件的设置则配合弹力臂使得滑杆能顺利的被复位收缩,伸长与收缩采用独立的控制,单独的操作简单、省力,使用便捷且不易混淆。

附图说明

图1为棱镜对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套筒及活动杆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支撑架;21、底座;22、支撑杆;3、固定管;31、凸杆;4、活动杆;41、滑轨;411、移动槽;412、复位槽;413、定位槽;5、套筒;51、支撑脚;511、螺杆;52、操作槽;53、滑槽;54、凹槽;6、滑移机构;61、操作按钮;62、弹力臂;621、限位块;63、滑杆;631、滚珠;64、弹力弹簧;7、弹力组件;71、驱动杆;72、按键;73、复位弹簧;8、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棱镜对准杆,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及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底座21以及三根支撑杆22,本体1固定安装于底座21的上端,支撑杆22均匀间隔沿着底座21的边沿铰接,支撑杆22撑开后进行固定,且通过安装于支撑杆22之间的固定架8进行角度的限定。

如图2所示,支撑杆22包括固定管3、活动杆4以及套设于活动杆4外侧及固定管3之间的套筒5。固定管3的内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凸出有凸杆31,在套筒5的外侧壁上对应于凸杆31的位置开设有凹槽54,使得凸杆31能滑移卡嵌于凹槽54内进行移动。滑移机构6卡嵌在固定管3上,活动杆4的相对于滑移机构6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轨41,使得滑移机构6能沿着滑轨41进行滑移操作。

如图2及图3所示,滑轨41包括若干组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移动槽411及复位槽412,移动槽411整体沿着活动杆4的长度方向向上设置,且移动槽411朝向远离滑移机构6的一侧圆弧倾斜设置,复位槽412则圆弧连通于移动槽411且呈水平设置,复位槽412靠近滑移机构6的一端还连通有定位槽413,定位槽413呈圆盘状设置对滑移机构6进行定位操作,且定位槽413与复位槽412及移动槽411均连通设置。滑移机构6包括有用于操作按压的操作按钮61、与操作按钮61一体连接的弹力臂62及铰接与弹力臂62的滑杆63,弹力臂62呈“L”型设置,且水平放置后,一端固定连接于操作按钮61的端面,另一端向远离固定一端的活动杆4的侧壁一侧延伸,弹力臂62及滑杆6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使滑杆63能位于活动杆4的两侧进行卡嵌限位。弹力臂62与滑杆63铰接处一体连接有限位块621,限位块621抵接于滑杆63的下端使得滑杆63倾斜向上设置,进而使得滑杆63能配合于倾斜的移动槽411进行移动操作。滑杆63的两端一体连接有滚珠631,滚珠631朝向活动杆4的端面设置且能够卡嵌在滑轨41中,减少滑杆63滑移时的阻力使得操作更加的便捷省力。

如图3及图4所示,弹力臂62的两侧还连接有弹力组件7,弹力组件7包括有一体连接于弹力臂62的驱动杆71,驱动杆71安装于弹力臂62远离滑杆63一侧的侧壁上,且在驱动杆71上还滑移套设有按键72,驱动杆71上还套设有位于按键72及弹力臂62的侧壁之间的复位弹簧73,在弹力臂62靠近活动杆4的一侧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64,使得操作按钮61能自动顺利的实现定位卡嵌。如图2所示,套筒5的侧壁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操作按钮61滑移的滑槽53,以及在滑槽53的两侧还开设有供按键72卡嵌后滑移的操作槽52。

如图5所示,套筒5远离固定管3的一端还一体连接有支撑脚51,支撑脚51呈圆锥状便于支撑架2的安装,且支撑脚51靠近活动杆4的一端端面上凸出有螺杆511用于将活动杆4进行螺纹固定,实现活动杆4的快捷安装及拆卸。

操作步骤:

1、将滑移机构6通过操作按钮61安装在固定管3上,将活动杆4固定在套筒5内,按下按键72将活动杆4向固定管3一侧安装,实现整体的安装卡嵌;

2、需要伸长支撑杆22时,按下操作按钮61,在滑轨41的形状限制下,滑杆63沿着滑轨41做向上的相对运动,活动杆4相对于固定管3则向下运动,实现支撑杆22的伸长,按一下操作按钮61,则滑杆63沿着对应的滑轨41上的移动槽411进行移动,在弹力弹簧64的弹力下,操作按钮61复位,且滑杆63进入复位槽412并卡嵌在定位槽413内实现固定;再次按压则进行再一次的滑移;

3、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即可使用,当需要收回支撑杆22时,按下操作按钮61两侧的按键72,使得滑杆63与滑轨41脱离,向固定管3一侧推动套筒5及活动杆4使得活动杆4向固定管3内收缩,实现收纳,完成后松开两侧的按键72,使滑杆63再次卡嵌进入滑轨41内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