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20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水平沟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截水和植树种草以防水土流失的措施。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可以将落在水平沟土埂的雨水汇集到种植穴中供树木生长。

在针对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研究时,对土埂处理并开展相关试验,如拍光、覆膜等。试验布设后,各处理方法的集雨效果,除了通过树木生长情况间接反映,还需设计方便合理的设备,对各试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以便为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雨量观测设备及其系统,以对各试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集雨量观测系统,以对种植穴土埂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集雨导向装置和测量容器;

所述雨水圈定装置用于收集预设面积的雨水;

所述集雨导向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雨水圈定装置的雨水,并将该雨水输送给所述测量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集雨导向口和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靠近所述雨水圈定装置,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靠近所述测量容器,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大于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第二集雨导向板和第三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和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形成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和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与所述测量容器抵接;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或者,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第二集雨导向板、第三集雨导向板和第四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和所述第四集雨导向板形成所述第一集雨导向口和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所述第一集雨导向板与所述测量容器抵接;所述第二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所述第三集雨导向板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内部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第二集雨导向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基座容器;所述测量容器设置在所述基座容器内;

沿所述测量容器的高度方向,所述基座容器不高于所述集雨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雨水圈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平行;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成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分别与所述集雨导向装置连接;

沿所述测量容器的高度方向,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不高于所述第一隔板或者所述第三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的宽度范围为10cm-20cm;所述第二隔板的长度为40cm-6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衔接;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的连接处的塑料膜和用于紧固所述塑料膜的金属箍,和/或,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涂设在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与所述测量容器的连接处的防水胶。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集雨导向装置由一块板折弯焊接而成且焊接缝处涂设有防水胶;

或者,所述集雨导向装置一次注塑而成。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系统,包括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集雨导向装置和测量容器;通过雨水圈定装置收集例如种植穴土埂的预设面积的雨水,并将收集雨水通过集雨导向装置导入测量容器,以便通过测量容器观测例如种植穴土埂的预设面积的集雨量。在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试验中,可以设置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各个实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并进行比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系统,通过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各个实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并进行比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第一角度剖视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第二角度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另一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另一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雨水圈定装置;101-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第三隔板;110-集雨导向装置;111-第一集雨导向口;112-第二集雨导向口;113-第一集雨导向板;114-第二集雨导向板;115-第三集雨导向板;116-第四集雨导向板;120-测量容器;130-基座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雨量观测设备;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第一角度剖视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第二角度结构简图,也可以理解为图2为图1俯视图顺时针转动90度的视图;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为两种集雨导向装置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所示的集雨导向装置的左视图为图5或图6。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设备,适用于水平沟埂面的集雨量的观测,尤其适用于林地水平沟埂面的集雨量的观测。

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100、集雨导向装置110和测量容器120。

雨水圈定装置100用于收集预设面积的雨水;比如,雨水圈定装置100用于收集预设等长坡面单位宽度的雨水,又如,雨水圈定装置100用于收集种植穴土埂的预设面积的雨水。通过雨水圈定装置100,以圈定集雨的范围,进而便于采用集雨量观测设备进行集雨量的收集与观测。

集雨导向装置110用于接收来自雨水圈定装置100的雨水,并将该雨水输送给测量容器120。测量容器120例如可以为具有刻度线的量筒、量杯等测量器具。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雨水圈定装置100、集雨导向装置110和测量容器120;通过雨水圈定装置100收集预设面积的雨水,并将收集雨水通过集雨导向装置110导入测量容器120,以便通过测量容器120观测预设面积的集雨量。在水平沟整地开展造林集水技术试验中,可以设置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各个实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并进行比对。

参见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包括相对应的第一集雨导向口111和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第一集雨导向口111靠近雨水圈定装置100,第二集雨导向口112靠近测量容器120,第一集雨导向口111大于第二集雨导向口112;通过第一集雨导向口111大于第二集雨导向口112,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将来自于雨水圈定装置100的雨水收集并导入测量容器120内。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形成第一集雨导向口111和第二集雨导向口112。

可选地,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的长度相同;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的生产加工。

可选地,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的长度相同,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也即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三集雨导向板115的长度。可选地,第一集雨导向板113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齐平;第一集雨导向板113在第一集雨导向口111的一端,凸出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和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通过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收集来自于雨水圈定装置100的雨水。可选地,第一集雨导向板113与测量容器120抵接。可选地,第二集雨导向板114为弧形板或者平板,可选地,第三集雨导向板115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集雨导向装置11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包括相围接的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形成第一集雨导向口111和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第一集雨导向板113与测量容器120抵接。可选地,第二集雨导向板114为弧形板或者平板,可选地,第三集雨导向板115为弧形板或者平板。

可选地,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的长度相同;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的生产加工。

可选地,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的长度相同,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也即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三集雨导向板115的长度,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四集雨导向板116的长度。可选地,第一集雨导向板113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齐平;第一集雨导向板113在第一集雨导向口111的一端,凸出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第三集雨导向板115和第四集雨导向板116在第二集雨导向口112的一端。通过第一集雨导向板113的长度大于第二集雨导向板114的长度,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收集来自于雨水圈定装置100的雨水。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的材质采用铁、铝、铜、不锈钢、塑料、陶瓷等等;优选地,集雨导向装置110的材质采用铝、不锈钢、塑料、陶瓷等等。

可选地,集雨导向装置110由一块板折弯焊接而成,且焊接缝处涂设有防水胶;通过涂设防水胶以防止从焊接缝处漏水,以提高集雨量观测设备测量集雨量的准确性。例如,集雨导向装置110由一块铁板折弯焊接而成。

可选地,集雨导向装置110一次注塑而成。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内部包括过滤网(图中未显示),过滤网靠近第二集雨导向口112。通过过滤网,以便过滤流入集雨导向装置110内部的泥沙、泥土等,减少或者避免泥沙、泥土流入测量容器120内而影响测量的集雨量的准确性。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包括基座容器130;测量容器120设置在基座容器130内;

沿测量容器120的高度方向,基座容器130不高于集雨导向装置110。通过基座容器130,便于取放测量容器120。例如,雨水圈定装置100设置在水平沟土埂上,用于放置和固定测量容器120的基座容器130埋设在坑内,通过基座容器130可以避免测量容器120直接与坑壁接触,从而便于测量容器120的取放。可选地,埋深20cm-30cm。

可选地,沿测量容器120的高度方向,基座容器130的内腔的深度不大于测量容器120的高度,以便于取放测量容器120。

可选地,基座容器130的高度范围为30cm-50cm,直径范围为10cm-30cm;优选地,基座容器130的高度为40cm,直径为20cm。

可选地,测量容器120的高度范围为40cm-60cm,直径范围为10cm-30cm;优选地,测量容器120的高度为50cm,直径为10cm。测量容器120的具体高度、直径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降雨量的大小、预设集雨的面积等因素决定,也即测量容器120的容积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降雨量的大小、预设集雨的面积等因素决定;基座容器130的具体高度、直径可根据测量容器120的具体高度、直径相应调整。

可选地,基座容器130的材质为PVC、ABS、PP、不锈钢或亚克力等等;优选地,基座容器130的材质为PVC。

可选地,测量容器120的材质为PVC、ABS、PP、不锈钢或亚克力等等;优选地,测量容器120的材质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PVC。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雨水圈定装置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第一隔板101与第三隔板103平行;也可以理解为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呈门字形。第一隔板101与第二隔板102成夹角设置;可选地,第一隔板101与第二隔板102成直角设置。

第一隔板101与第三隔板103分别与集雨导向装置110连接。

沿测量容器120的高度方向,集雨导向装置110不高于第一隔板101或者第三隔板103;以便于集雨导向装置110将来自于雨水圈定装置100的雨水导流给测量容器120。

可选地,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的材质分别为PVC、ABS、PP、不锈钢或亚克力等等;优选地,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的材质均为PVC。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的宽度相同,第一隔板101和第三隔板103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的宽度范围为10cm-20cm;优选地,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的宽度均为15cm。

可选地,第二隔板102的长度为40cm-60cm;优选地,第二隔板102的长度为50cm。

可选地,第一隔板101和第三隔板103的长度为50cm-100cm;优选地,第一隔板101和第三隔板103的长度均为80cm。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衔接;通过密封装置,以防止从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之间的连接处漏水,以提高集雨量观测设备测量集雨量的准确性。

可选地,密封装置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箍;塑料膜用于密封缠绕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的连接处;金属箍用于紧固塑料膜,以使塑料膜与集雨导向装置110和测量容器120的连接处紧密连接。

可选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涂设在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的连接处的防水胶。

可选地,密封装置既可包括塑料膜和金属箍,也可包括用于涂设在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的连接处的防水胶,以双重密封集雨导向装置110与测量容器120之间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采用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和第三隔板103在试验处理后的土埂上集雨圈定范围,雨水落在范围内的埂面上顺坡向下流,在坡面基部直接被集雨导向装置110收集流入测量容器120中。在降雨后,可直接拿出测量容器120读取数据,得到等长坡面单位宽度的集雨量。该设备具有易布设、观测直接准确、读数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集雨量观测系统,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集雨量观测设备,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集雨量观测设备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雨量观测系统,包括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通过多个集雨量观测设备,以对各个实验组土埂的集雨量进行直接收集与观测,并进行比对。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量观测系统具有实施例一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集雨量观测设备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