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位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8701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等电位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具体涉及等电位测试仪。



背景技术:

等电位测试仪,采用精密四线法测试,是检测建筑物中(避雷带、地梁、构造、保护、楼板筋、水管、散热器、卫生间、门窗、阳台、厨房等对象)的金属构件之间等电位联结质量的专用仪表,也可以测量各种电气设备与地网地极间的连接导体的电阻,也可以测量断路器、开关、插座触点的接触电阻以及各种线圈电阻、分流器电阻、车船飞机的金属铆接电阻、电焊接点的电阻、蓄电池并联连接电阻、配电盘母线及导线接点电阻等。

而传统的等电位测试仪在使用时,由于移动时的不当操作,使电极插头从电极插孔内脱离出来,造成工作的中断,影响工作,故需要一种结构,能防止电极插头从电极插孔内脱离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电位测试仪,解决传统的等电位测试仪在使用时,由于移动时的不当操作,使电极插头从电极插孔内脱离出来,影响工作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了挡板因为连接电极插头的线造成弯折,而使电极插头的连接线连接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等电位测试仪,包括电位测试仪本体和边框外壳,边框外壳为正面开口的长方体盒体,其中电位测试仪本体安装在边框外壳内;

电位测试仪本体的正面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其中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旋钮、背光控制键、设置键、方向键、测试功能切换键和RSET键;

边框外壳的顶面上开有电极开口和充电开口,电位测试仪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极接口、充电接口和RS232接口,其中电极接口有两个以上,且均位于电极开口内,充电接口和RS232接口位于充电开口内;

电极开口的上方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增设的支撑杆安装在边框外壳的顶面上;

挡板上开有置线通孔,其中置线通孔有两个以上,且在竖直平面内与电极接口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置线通孔与挡板的外侧边缘之间开有方便电极接线移动的线槽豁口。

在本技术方案中,边框外壳包裹在电位测试仪本体外,显示屏显示电位测试仪本体的工作状态,操作面板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电位测试仪本体,而电位测试仪本体顶面上的电极接口内插有电极插头,充电接口方便电位测试仪本体充电,而RS232接口内插有插头,而在使用本装置时,由于需要移动,故电极插头有可能从电极接口内脱离出来,从而影响了工作时的使用,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现在通过位于电极开口上方的挡板将电极插头阻挡固定在电极接口内,而电极插头上的线通过线槽豁口移动至置线通孔内,从而避免连接电极插头的线被挡板挡住并弯折,造成连接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置线通孔呈阶梯孔状,其中置线通孔上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位于挡板的上方,置线通孔上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位于挡板的下方。

在本技术方案中,阶梯孔状的置线通孔能更稳定的将电极插头卡住,使电极插头更稳定的安装在电极插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电极开口呈长方形,支撑杆有四根,且一一对应铰链连接在长方形电极开口拐角处的边框外壳上,四根支撑杆还均与挡板铰链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四根支撑杆能将挡板通过铰链移动,从而方便电极插头的安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边框外壳的顶面上还开有安置挡板和支撑杆的安置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安置槽能将挡板和支撑杆安置进去,使挡板和支撑杆一直位于边框外壳外,从而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使支撑杆被撞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边框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边框外壳一体成型的绝缘防滑底座。

在本技术方案中,绝缘防滑底座能防止电位测试仪本体在移动时,边框外壳与地面摩擦产生电荷,故延长本装置的使用时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绝缘防滑底座由边框外壳的底面向外包括依次贴合的橡胶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

在本技术方案中,橡胶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能有效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滑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挡板以及挡板上的置线通孔将电极插头固定安装在电极插孔内,防止电极插头从电极插孔脱离出来。

2、阶梯孔状的置线通孔能更稳定的将电极插头固定住,使电极插头更稳定的安装在电极插孔内。

3、通过四根支撑杆能将挡板通过铰链移动,从而方便电极插头的安装。

4、安置槽能将挡板和支撑杆安置进去,使挡板和支撑杆一直位于边框外壳外,从而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使支撑杆被撞断。

5、绝缘防滑底座能防止电位测试仪本体在移动时,边框外壳与地面摩擦产生电荷,故延长本装置的使用时间。

6、橡胶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能有效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滑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板放在安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位于电极开口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等电位测试仪,包括电位测试仪本体1和边框外壳2,边框外壳2为正面开口的长方体盒体,其中电位测试仪本体1安装在边框外壳内;电位测试仪本体1的正面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3和操作面板,其中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旋钮4、背光控制键5、设置键6、方向键7、测试功能切换键8和RSET键9;边框外壳2的顶面上开有电极开口10和充电开口11,电位测试仪本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极接口12、充电接口13和RS232接口14,其中电极接口12有两个以上,且均位于电极开口10内,充电接口13和RS232接口14位于充电开口11内;电极开口10的上方设有挡板15,挡板15通过增设的支撑杆16安装在边框外壳2的顶面上;挡板15上开有置线通孔17,其中置线通孔17有两个以上,且在竖直平面内与电极接口12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置线通孔17与挡板15的外侧边缘之间开有方便电极接线移动的线槽豁口18,在本实施例中,边框外壳2包裹在电位测试仪本体1外,显示屏3显示电位测试仪本体1的工作状态,操作面板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电位测试仪本体1,而电位测试仪本体1顶面上的电极接口12内插有电极插头,充电接口13方便电位测试仪本体1充电,而RS232接口14内插有插头,而在使用本装置时,由于需要移动,故电极插头有可能从电极接口12内脱离出来,从而影响了工作时的使用,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现在通过位于电极开口10上方的挡板15将电极插头阻挡固定在电极接口12内,而电极插头上的线通过线槽豁口18移动至置线通孔17内,从而避免连接电极插头的线被挡板15挡住,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置线通孔17,置线通孔17呈阶梯孔状,其中置线通孔17上开口面积较小的一端位于挡板15的上方,置线通孔17上开口面积较大的一端位于挡板15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阶梯孔状的置线通孔17能更稳定的将电极插头固定住,使电极插头更稳定的安装在电极插孔12内。

实施例3

如图1和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电极开口10,电极开口10呈长方形,支撑杆16有四根,且一一对应铰链连接在长方形电极开口10拐角处的边框外壳2上,四根支撑杆16还均与挡板15铰链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四根支撑杆16能将挡板15通过铰链移动,从而方便电极插头的安装。

实施例4

如图1和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边框外壳2,边框外壳2的顶面上还开有安置挡板15和支撑杆16的安置槽19,在本实施例中,安置槽19能将挡板15和支撑杆16安置进去,使挡板15和支撑杆16一直位于边框外壳2外,从而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使支撑杆16被撞断。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边框外壳2,边框外壳2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边框外壳2一体成型的绝缘防滑底座20,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防滑底座20能防止电位测试仪本体1在移动时,边框外壳2与地面摩擦产生电荷,故延长本装置的使用时间。

实施例6

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绝缘防滑底座20,绝缘防滑底座20由边框外壳2的底面向外包括依次贴合的橡胶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在本实施例中,橡胶绝缘层、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能有效提高本装置的绝缘防滑能力。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