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00g加速度和10ms脉宽冲击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8945阅读:28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力学环境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00g加速度和 10ms脉宽冲击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经受冲击应力,比如车辆由于道路的高低不平、紧急制动,飞行器的弹射起飞、阻挡着路,飞机的空头、坠撞,航天器的点火发射、级间爆炸分离,炮弹的发射、爆炸,搬运过程的跌落、野蛮装卸等,都会产生冲击应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及机电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试验条件也要求更真实模拟产品使用环境,对环境试验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产品在实际试验时要求模拟出产品的极限冲击应力,列如在 GJB360B-2009《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213中推荐试验条件为峰值加速度在 100g、脉冲持续时间6ms,但产品在实际试验时已经要求做到峰值加速度在200g、脉冲持续时间10ms。

目前的冲击试验设备主要为:振动台和落体式冲击台,振动台由于推力和速度变化量的限制通常只能做到45g、11ms以下的半正弦波。落体式冲击台,能做到10ms的脉宽,但峰值加速度达小于200g,若落体式冲击台配合冲击放大器时才能做到200g的峰值加速度,但脉宽又较小。一旦遇到200g、10ms这种峰值加速度和脉冲持续时间同时很大的试验条件时,现有的试验设备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200g加速度和 10ms脉宽冲击试验设备,从而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峰值加速度和脉冲持续时间不能同时增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00g加速度和10ms 脉宽冲击试验设备,包括一落体式冲击台、一毛毡垫、一冲击放大器、一组合波形垫。

所述落体式冲击台包含缓冲器、台座、提升器、台面、立柱。所述缓冲器分别固定于台座下表面四个角;所述提升器为由气缸和起源组成的气动提升装置,通过调节起源的气压来控制气缸的升降,提升器和立柱固定于台座上表面,分别为两根;所述台面表面有螺纹孔,台面下表面与台座上表面设置对撞的作用面,使台座上表面的立柱与台面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使台座上表面的提升器与台面悬挂连接,形成可沿立柱上下滑动的浮动台面结构。

所述毛毡垫为毛毡组合而成,放置在落体式冲击台台座上表面中央位置。

所述冲击放大器由底座、导柱、弹簧阻尼器、伺服台和测量传感器构成。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两根导柱,导柱顶端固定有弹簧阻尼器,导柱通过顶端的弹簧阻尼器与伺服台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伺服台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对应设置相互对撞的作用面。该底座安装于落体式冲击台台面中心,样品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于伺服台面上。

所述组合波形垫为标准毛毡垫与珍珠棉版垫组合而成。放置在冲击放大器底座上表面中央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对落体式冲击台、毛毡垫、冲击放大器和组合波形垫的整合设计,使冲击台能力增加到峰值加速度在200g时脉冲持续时间能达到10ms,提升了冲击试验设备的试验能力。同时,组合波形垫采用珍珠棉版垫,成本低,使用方便,提高了试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缓冲器;2、台座;3、提升器;4、台面;5、立柱;6、毛毡垫;7、底座;8、导柱;9、弹簧阻尼器;10、组合波形垫;11、伺服台; 12、传感器;13、样品;14、落体式冲击台;15、冲击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

一种200g加速度和10ms脉宽冲击试验设备,包括一落体式冲击台14、一毛毡垫6、一冲击放大器15、一组合波形垫10。

落体式冲击台14包括缓冲器1、台座2、提升器3、台面4、立柱5。台座2下表面四个角固定有四个缓冲器1,台座2上表面固定有两根立柱5和两根提升器3,立柱5与台面4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提升器3与台面4悬挂连接,提升器3带动台面4沿立柱5上下滑动。

冲击放大器15由底座7、导柱8、弹簧阻尼器9、伺服台11构成,底座 7通过螺钉固定于台面4中心,底座7上表面固定有两根导柱8,导柱8顶端通过螺母安装有弹簧阻尼器9。弹簧阻尼器9为可调装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在导柱 8的高度。弹簧阻尼器9上端与导柱8固定,下端与伺服台11在垂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伺服台11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对应设置相互对撞的作用面。

毛毡垫6放置在台座2上表面中央位置,组合波形垫10放置在冲击放大器底座7上表面中央位置,组合波形垫可以是毛站垫与珍珠棉版的不同厚度组合。传感器12安装于伺服台面11上。

本实施例试验时,在冲击放大器15的伺服台11表面固定样品13,然后开机,通过提升器3提升台面4到指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台面4与毛毡垫6 碰撞后反向运动,再次与自由下落的伺服台11在组合波形垫10处发生碰撞,达到高加速、大脉宽的试验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