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红外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505发布日期:2018-07-04 03:1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分析仪。



背景技术: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气体分析。它基于待分析组分的浓度不同,吸收的辐射能不同.剩下的辐射能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度升高不同,动片薄膜两边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电容检测器的电信号。这样,就可间接测量出待分析组分的浓度。现有的红外分析仪不方便移动,也不方便对储液杯进行归类放置,对液体进行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载物板可以通过旋调管绕导向管实现水平转动调节,方便对储液杯内的液体浓度进行快速分析的近红外分析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近红外分析仪,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近红外分析仪主体;底板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第一移动轮通过第一安装轴安装在第一底座的底部,底板的另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二移动轮,第二移动轮通过第二安装轴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底部;底板上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内套装有旋调管,旋调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管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旋调管与导向管通过螺纹连接;旋调管的端部上设有载物板,载物板的一侧上设有第一限位壳,载物板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限位壳,载物板上设有若干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为储物槽;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座,底座上设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的端部上设有第二定位座,载物板设置在第二定位座与第一定位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底座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端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的外表面设有由荧光油墨材料制成的荧光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底板可以方便对近红外分析仪主体进行支撑,通过底座可以方便对载物板进行支撑,载物板可以通过旋调管绕导向管实现水平转动调节,可以将储液杯放置在载物板上,可以将若干储液杯放置在储物槽上,从而方便对储液杯进行分类放置;可以将储液杯放置在近红外分析仪主体内,从而方便对储液杯内的液体浓度进行快速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板11、近红外分析仪主体12、第一底座13、第一移动轮14、第一安装轴15、第二底座16、第二移动轮17、第二安装轴18、底座19、导向管20、旋调管21、载物板22、第一限位壳23、第二限位壳24、隔板25、储物槽26、第一定位柱27、第一定位座28、第二定位柱29、第二定位座30、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一对接板33、第二对接板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分析仪,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近红外分析仪主体12;底板11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底座13,第一底座13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4,第一移动轮14通过第一安装轴15安装在第一底座13的底部,底板11的另一侧底部设有第二底座16,第二底座16的底部设有第二移动轮17,第二移动轮17通过第二安装轴18安装在第二底座16的底部;底板11上设有底座19,底座19上设有导向管20,导向管20呈竖直布置,导向管20内套装有旋调管21,旋调管2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管20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旋调管21与导向管20通过螺纹连接;旋调管21的端部上设有载物板22,载物板22的一侧上设有第一限位壳23,载物板22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限位壳24,载物板22上设有若干隔板25,相邻两个隔板25之间为储物槽26;底座19上设有第一定位柱27,第一定位柱27的端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座28,底座19上设有第二定位柱29,第二定位柱29的端部上设有第二定位座30,载物板22设置在第二定位座30与第一定位座28上;底板11上设有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底座19设置在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的端部上;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33与第二对接板34;第一对接板33与第二对接板34呈水平布置;第一定位座28与第二定位座30的外表面设有由荧光油墨材料制成的荧光层。

本实用新型近红外分析仪,通过底板11可以方便对近红外分析仪主体12进行支撑,通过底座19可以方便对载物板22进行支撑,载物板22可以通过旋调管21绕导向管20实现水平转动调节,可以将储液杯放置在载物板22上,可以将若干储液杯放置在储物槽26上,从而方便对储液杯进行分类放置;可以将储液杯放置在近红外分析仪主体12内,从而方便对储液杯内的液体浓度进行快速分析。

其中,底板11上设有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底座19设置在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的端部上;第一侧板31与第二侧板32之间设有第一对接板33与第二对接板34;第一对接板33与第二对接板34呈水平布置;所以方便对底座19进行牢固安装。

其中,第一定位座28与第二定位座30的外表面设有由荧光油墨材料制成的荧光层;所以还具有荧光警示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