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体测量的旋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36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流体测量的旋涡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流体的旋涡流量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流体测量的旋涡流量计。



背景技术:

旋涡流量计因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漩涡测量计是一种测量流体的测量工具。

现有的旋涡流量计只能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确保测量准确,一旦温度压力等工况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因此,现有旋涡流量计通常需要外挂压力表及温度表,测量时将外挂压力表及温度表所测得的温压数据导入流量计积算仪中,流量计积算仪根据导入的温压数据及所测得的流量数据,计算出最终流量测量结果,以确保旋涡流量计能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实现准确的测量,但是这种流量测量方式需要同时购置三种仪表,其测量成本较高,且安装也很不方便,给测量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每次检测数据都要亲自去抄写电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大大的不便。

此漩涡测量计不仅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还给当前工作人员大大减轻压力,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达到既经济又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流体的旋涡流量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用于测量流体的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电表和旋涡发生器,所述壳体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旋涡发生器,且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保温膜,所述壳体内部中间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混合传感器,且壳体中间的内部安装有压电晶体传感器,所述壳体远离旋涡发生器的一侧安装有消旋器,所述壳体的外侧的中间电表,所述电表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且电表的一侧安装有无线传感器,所述电表的底端安装有旋转器,且旋转器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两端的接口处设置有多个螺丝孔,且所属螺丝孔上配有相应的螺丝和螺丝帽。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的保温膜为一种电控温保温膜,所述保护膜上安装有相应的电控加热和制冷装置,且所述电控加热和制冷装置与电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接口处安装有塑料垫片,且所述塑料垫片上安装有防漏流体装置。无线传感器与办公室的接受装置相连接,通过电脑可控制该设备,且所述无线传感器与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表内安装有智能流量计算器和电源插头,所述插头与电源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液体流过壳体时,电表会产生数据,该数据可通过无线传感器将数据传给工作人员,无需一个个去记录登记,同时,壳体外部安装有电控温保护膜,可保持管道时刻保持在常温下工作,避免温差给数据带来差距,同时电表上部安装有电表和电源插头,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为电表及一些电器供电,大大节省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接口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示意图;

图中:1-电表;2-旋转器;3-压电晶体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旋涡发生器;6-壳体;7-太阳能电池板;8-无线传感器;9-底座;10-混合传感器器;11- 消旋器;12-保护膜;13-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测量流体的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6、电表1和旋涡发生器5,所述壳体6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旋涡发生器5,且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保温膜12,所述壳体6内部中间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和混合传感器10,且壳体6中间的内部安装有压电晶体传感器3,所述壳体6远离旋涡发生器5的一侧安装有消旋器11,所述壳体6的外侧的中间电表1,所述电表1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7,且电表1的一侧安装有无线传感器8,所述电表1的底端安装有旋转器2,且旋转器的底部安装有底座9。

请参阅图2,优选的,所述壳体6两端的接口处设置有多个螺丝孔13,且所属螺丝孔上配有相应的螺丝和螺丝帽。

请参照图1,所述壳体6侧壁的保温膜12为一种电控温保温膜,所述保护膜上安装有相应的电控加热和制冷装置,且所述电控加热和制冷装置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混合传感器10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壳体6的接口处安装有塑料垫片,且所述塑料垫片上安装有防漏流体装置。无线传感器8与办公室的接受装置相连接,通过电脑可控制该设备,且所述无线传感器与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相连接。

请参照图3,所述电表1内安装有智能流量计算器和电源插头14,所述插头与电源相连接。

工作原理:当液体流过壳体6时,电表1会产生数据,该数据可通过无线传感器8将数据传给工作人员,同时,壳体6外部安装有电控温保护膜12,可保持管道时刻保持在常温下工作,避免温差给数据带来差距,同时电表上部安装有电表和电源插头14,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能为电表1及一些电器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