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177发布日期:2018-06-28 04:2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全球空气质量正在不断劣化,空气中很多颗粒物都是对健康有害的。尤其是目前备受关注的PM2.5,使人们更加重视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检测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室内空气污染相比于室外空气污染更加引人关注。目前,市场上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有很多,但是大多功能单一,难以实现空气质量的全面检测。对于一些采用内部风道循环结构的检测装置而言,容易出现风压不足、空气循环不流畅等问题,影响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更高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通风孔;多个加强筋,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出多个容置空间,每个所述容置空间包含至少一个通风孔;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加强筋抵接;多个传感器模块,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且分别位于对应的容置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在其四周边缘与所述下壳体相结合,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壳底板和形成在该下壳底板四周的下壳侧壁,所述通风孔设置在下壳底板上,所述多个加强筋形成在下壳底板的内侧,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下壳侧壁分布且彼此独立,每个容置空间由所述下壳侧壁和对应的所述多个加强筋围成。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上。

可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为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

可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包括温湿度与气压检测传感器模块、二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模块、甲醛检测传感器模块、有机挥发物检测传感器模块、噪声检测传感器模块、臭氧检测传感器模块和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中的一者或多者。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的上电路板、中间电路板和下电路板,所述下电路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中间电路板的面积,所述中间电路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上电路板的面积,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分布在所述上电路板、中间电路板和下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多个加强筋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高度,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上电路板抵接,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中间电路板抵接,所述下电路板位于一个容置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该交流-直流转换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的周围,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下壳底板包括中央部和四周部,所述中央部正对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器,所述通风孔形成在所述四周部上以使四周部形成为格栅结构。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通风孔对应的多个挡筋,每个挡筋正对对应的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柱,所述下壳底板上形成有透光孔,所述下壳底板的内侧形成有中空的安装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安装柱抵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柱容纳在所述安装柱内,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导光柱的上端经磨砂处理并插入所述透光孔。

可选地,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上设置有螺钉固定孔和固定卡扣,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卡扣相配合的固定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风道循环结构,而是将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彼此独立的空间中,让每个传感器模块通过各自对应的通风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达到检测的目的,这样一方面能够延长每个传感器模块与外界空气的接触时间,使传感器模块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每个传感器模块的独立性,不会互相干扰。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能够大幅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未示出电路板上的主要传感器模块和关键元器件;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其中示出了电路板上的主要传感器模块和关键元器件;

图3是在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电路板和其上安装的主要传感器模块和关键元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中间电路板和其上安装的主要传感器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8是沿图7中B-B线截取的剖视图,用于展示各个传感器模块的实际分布;

图9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下壳体的外部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下壳体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悬挂支架的仰视图;

图12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悬挂支架的主视图;

图13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壳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壳体 11固定卡槽

20下壳体 21下壳底板

211中央部 212四周部

22下壳侧壁 23第一加强筋

24第二加强筋 25通风孔

26挡筋 27安装柱

28透光孔 30上电路板

40中间电路板 50下电路板

60按键 70导光柱

80发光二极管 90USB口

100温湿度与气压检测传感器模块 110二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模块

120甲醛检测传感器模块 130有机挥发物检测传感器模块

140噪声检测传感器模块 150臭氧检测传感器模块

160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 170GPRS芯片

180WIFI芯片 190交流-直流转换器

200悬挂支架 201螺钉固定孔

202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图1图面方向的上、下,这些方位词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多个传感器模块,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传感器模块安装在电路板上。壳体上设置有按键60和USB口90。按键60用于对检测装置进行操作,例如调整装置的检测模式。USB口90用于使检测装置能够连接电脑等终端以传输数据。

如图2、图3、图4和图8所示,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温湿度与气压检测传感器模块100、二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模块110、甲醛检测传感器模块120、有机挥发物检测传感器模块130、噪声检测传感器模块140、臭氧检测传感器模块150和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160中的一者或多者。其中,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160可以为PM2.5检测传感器模块、PM10检测传感器模块等,进一步地,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160中设置有小风扇,以确保检测气流的流速。当然,其他的所述多个传感器模块中也可以设置有小风扇,具体依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设置。为了使检测结果更加全面,作为优选,检测装置可以包括上面列举的所有类型的传感器模块。

如图3和图8所示,电路板上还安装有交流-直流转换器190,用于将电压较高的交流电转换为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并提供给电路板上的其他器件。

壳体由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构成,上壳体10在其四周边缘与下壳体20相结合,下壳体20具有用于容纳电路板和传感器模块的容纳空间。如图9和图10所示,下壳体20包括下壳底板21和形成在该下壳底板21四周的下壳侧壁22,下壳底板21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25,配合参阅图8,下壳底板21的内侧形成有与下壳底板21垂直的多个加强筋(例如,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23和多个第二加强筋24),该多个加强筋在下壳体20的内部分隔出多个彼此独立的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具有各自的通风孔25。电路板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内,并且与下壳底板21保持基本平行。电路板与加强筋的上沿抵接,以通过加强筋对电路板形成支撑,并防止气体在相邻的两个容置空间之间流通。电路板上的各个传感器模块容纳在各自对应的容置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风道循环结构,而是将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彼此独立的空间中,让每个传感器模块通过各自对应容置空间的通风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达到检测的目的,这样一方面能够延长每个传感器模块与外界空气的接触时间,使传感器模块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每个传感器模块的独立性,不会互相干扰。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能够大幅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容纳传感器模块的容置空间可以分布在下壳底板21的任意区域,既可以分布在下壳底板21的中央,也可以分布在下壳底板21的四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优选,如图8所示,容置空间可以分布在下壳底板21四周,每个容置空间可以由加强筋和下壳侧壁22共同围成。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传感器模块可以沿下壳侧壁22布置,从而留出下壳体20的中央区域以用于布置体积更大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90,以此方式,使得壳体内的器件布置得更紧凑,整个检测装置体积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下壳底板21可以包括中央部211和四周部212,中央部211正对交流-直流转换器190,通风孔25形成在四周部212上以使四周部212形成为格栅结构。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下壳底板21呈圆角方形,中央部211呈圆形。

通风孔25可以为任意适当的形状。为了增大通风面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多个通风孔25可以围绕所述中央部211间隔设置,并且从中央部211的边缘到四周部212的边缘大体呈辐射状延伸。

为了避免外界杂物通过通风孔25进入壳体内部,影响内部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10所示,下壳体20的内侧形成有与通风孔25一一对应的多个挡筋26,多个该挡筋26沿下壳侧壁22间隔设置且大体呈辐射状延伸,每个挡筋26正对对应的通风孔25设置,挡筋26的一端与下壳侧壁22相连,另一端与下壳底板21相连。空气经通风孔25进入检测装置内部时,不是垂直进入,而是受到挡筋26的作用,从挡筋26两侧进入装置内部,这样一方面可以阻挡杂物,保持装置内部清洁;另一方面在面对外界剧烈气变动时,能够有一个有效的缓冲,减缓空气流速,利于提高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并且,挡筋26还可以起到加强下壳体20结构强度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由于各传感器模块的体积和高度不同,为了使每个传感器模块都能与通风孔25保持适当的距离,使传感器模块均能正常工作,同时便于传感器模块的布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电路板可以包括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的上电路板30、中间电路板40和下电路板50,其中,下电路板50距离下壳底板21最近,上电路板30距离下壳底板21最远,中间电路板40位于上电路板30和下电路板5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高度最小的传感器模块安装在下电路板50上,将高度最大的传感器模块安装在上电路板30上,以使每个传感器模块都能靠近通风孔25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中间电路板40的面积小于上电路板30的面积,下电路板50的面积小于中间电路板40的面积,配合参阅图8和图10,所述多个加强筋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23和多个第二加强筋24,第一加强筋23的高度高于第二加强筋24的高度,第一加强筋23的上沿与上电路板30抵接,第二加强筋24的上沿与中间电路板40抵接,下电路板50位于一个容置空间中。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电路板30大体呈方形且面积略小于下壳底板21的面积,上电路板30上安装有臭氧检测传感器模块150、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160、GPRS芯片170、WIFI芯片180、交流-直流转换器190。GPRS芯片170和WIFI芯片180能够将各传感器模块的检测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进行存储、分析和计算,将结果反馈给用户。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配合前端显示装置和后台处理系统使用。前端显示装置全面显示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在后台处理系统接收到传感器模块检测数据后,会首先判断传感器模块的工作状况,是否存在情况异常或数据异常,在确认数据正常后会根据前端显示装置的显示要求,将数据转化为可输出格式。此外还会根据数据的大小,结合国家或企业标准,对用户的行为给出建议,例如是否适合户外活动或剧烈运动等,使数据更具参考意义。

如图4所示,中间电路板40大体呈L形以避让上电路板30上的一些器件(例如,交流-直流转换器190、臭氧检测传感器模块150、雾霾检测传感器模块160等),中间电路板40上安装有二氧化碳检测传感器模块110、甲醛检测传感器模块120、有机挥发物检测传感器模块130、噪声检测传感器模块140。

如图2和图8所示,温湿度与气压检测传感器模块100安装在下电路板50上。由于温湿度与气压检测传感器模块100的体积和高度较小,所以单独设置电路板,使传感器模块贴近通风孔25,便于测量。

如图4所示,除了传感器模块之外,中间电路板40上还可以安装有发光二极管80。如图9所示,下壳底板21上与发光二极管8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光孔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导光柱70,导光柱70为透明PC材料(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配合参阅图10,下壳底板21的内侧形成有中空的安装柱27,安装柱27的上端面与中间电路板40抵接,发光二极管80和导光柱70容纳在安装柱27内,导光柱70的上端与发光二极管80抵接,导光柱70的下端插入透光孔28。这里,导光柱70和安装柱27可以保证光线只能通过下壳体20的透光孔28透出,避免在检测装置内部发生光污染。导光柱70的下端可以做磨砂处理,保证透光的同时还能使光线柔和。

发光二极管80可以作为指示灯,以用于表示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在连接WIFI模式下,红灯闪烁表示硬件WIFI异常,蓝灯闪烁表示设备正在搜寻可用WIFI,黄灯闪烁表示设备已经连接上WIFI,但WIFI本身网络不可用或网络状况不佳,绿灯长亮表示设备已经连接上WIFI,且数据传输正常,红绿黄蓝交替呼吸闪烁表示等待用户配置WIFI。在GPRS模式下,红灯长亮表示设备数据传输异常,绿灯长亮表示设备正常工作,且数据传输正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0外侧的悬挂支架200,该悬挂支架200可以使整个检测装置吊装在天花板上,或者固定在墙面上。如图11所示,悬挂支架200上设置有多个螺钉固定孔201,螺钉固定孔201有多种形状和规格供用于固定时选用,使得检测装置在条件苛刻的情况下也能安装使用。如图12和图13所示,悬挂支架20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202,上壳体10上设置有与固定卡扣202相配合的多个L形固定卡槽11。安装时,先将悬挂支架200通过螺钉固定在墙面上,然后手持检测装置,将上壳体10的固定卡槽11套在悬挂支架200的固定卡扣202上,然后旋转检测装置,使上壳体10与悬挂支架200牢固扣合。此种连接方式能够便于检测装置的安装和拆卸,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便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