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202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观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水位的高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观察水位的高度可以适时的蓄水或开闸泄洪,水位观察多用水位尺,现有技术中的水位尺被固定在河床内,当使用时间较长后,水位尺的表面会附着这青苔等微生物,导致无法清晰的读取水位刻度,水流时会有水浪产生,水浪上下浮动较大,同时读取时站在岸边斜视刻度尺,导致无法准确的读取真实水位刻度,无法满足准确观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位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位观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水岸上的定位杆,定位杆上开设有T形槽,T形槽内插入有T形块,T形块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其中水平部位于槽内,竖直部伸出定位杆的端面上连接有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水底贴合;

水底朝上设置有一个量筒,量筒和定位杆平行设置,量筒下端设有多个进水孔,量筒内浮动设置有一个漂浮块,漂浮块具有一个锥形头,锥形头指向刻度尺;水底朝上还设置有一个竖杆,竖杆上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与刻度尺对应的伸缩潜望镜。

伸缩潜望镜包括下伸缩筒和上伸缩筒,所述上伸缩筒和下伸缩筒内呈45°角分别固定有上观察镜和下观察镜,所述上观察镜和下观察镜镜面相对,所述上伸缩筒插入下伸缩筒内并且与其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套筒上固定有用于将其移动的拉杆,拉杆的长度与竖杆的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漂浮块为巴尔沙木材料制成,漂浮块外壁涂有红色颜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漂浮块为红色所以更容易观察,套筒对漂浮块起到限位作用,套筒内的漂浮块在其内部受到水浪冲击小,基本稳定,观测水位时更加准确方便,伸缩潜望镜水平读取刻度读数更加准确,当刻度尺上被苔藓或其他藻类微生物覆盖无法读数时可以方便的取下进行清理或者更换,结构简单,成本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刻度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伸缩潜望镜的侧视图;

图5为伸缩潜望镜的剖视图;

图6为漂浮块示意图。

图中:1-水岸;2-水面;3-水底;4-定位杆;5-T形槽;6-T形块;7-刻度尺;8-量筒;9-漂浮块;10-通孔;11-竖杆;12-套筒;13-伸缩潜望镜;14-下伸缩筒;15-上伸缩筒;16-下观察镜;17-上观察镜;18-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水位观测装置,包括定位杆4,所述定位杆4垂直水平面固定在水岸1上,定位杆4上设有T形槽5,T形槽5内插入有T形块6,T形块6上垂直水平面固定有刻度尺7,所述刻度尺7的零刻度线与水底3贴合,水岸1上垂直水平面固定有量筒8,所述量筒8截面为矩形使用透明PVC材料制作,量筒8内滑动连接有漂浮块9,所述漂浮块9一端为锥形指向刻度尺7,量筒8下端设有多个进水孔10,水底3垂直固定有竖杆11,竖杆11上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套筒12,套筒12上固定有用于将其移动的拉杆18,套筒12上固定有与刻度尺7对应的伸缩潜望镜13,伸缩潜望镜13由下伸缩筒14、上伸缩筒15、下观察镜16、上观察镜17组成,所述上伸缩筒15和下伸缩筒14内呈45°角分别固定有上观察镜17和下观察镜16,所述上观察镜17和下观察镜16镜面相对,所述上伸缩筒15插入下伸缩筒14内并且与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漂浮块9外壁涂有红色颜料,漂浮块使用巴尔沙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18的长度与竖杆11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漂浮块9漂浮在水面上,因为漂浮块9为红色所以更容易观察,量筒8为透明PVC材料制作对漂浮块9起到限位作用,同时通过下端的进水孔10进水,使量筒8内外的水在同一平面,量筒8内的水受到的波动小,漂浮块9在其内部受到水浪冲击小,基本稳定,观测水位时更加准确方便,对通过观察漂浮块9在刻度尺7上指向的位置对水位进行观测,通过拉拽拉杆18使下观察镜16移动到水面,然后通过上观察镜17与下观察镜16配合水平读数,读取水位刻度,观测方便准确,避免了人站在岸边视线倾斜读数不准确出现误差,刻度尺7通过T形块6插入定位杆4中,当刻度尺7上被苔藓或其他藻类微生物覆盖无法读数时可以方便的取下进行清理或者更换,结构简单,成本价格低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