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扭矩检测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4285发布日期:2018-07-07 04:1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检测校准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用的扭矩检测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单独用于扭矩扳子、扭矩传感器、扭矩测试仪的检测装置已是多种多样,规格不等,但是它们用途单一,只能检测或校准一类产品,不能一机多用,也就是说,不能同时满足扭矩扳子和扭矩传感器的检测以及扭矩测试仪的检测和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扭矩检测装置用途单一的缺陷,提出一种一机多用的扭矩检测校准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扭矩检测校准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扭矩加载机构、反力臂、扭矩显示仪和天平杠杆配件,支架和反力臂分别固定在工作台的两端,扭矩加载机构包括由手轮带动并依次连接传动的蜗轮箱、扭矩倍增器和基准扭矩传感器,基准扭矩传感器与扭矩显示仪电缆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检测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检定仪安装的支板附件;所述扭矩加载机构的各部件通过一个刚性筒罩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并通过带侧板的框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立板上,框架可贴着立板作90°转动定位;所述支板附件与所述基准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头适配,并能连接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检定仪。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的立板上有一个垂直于板面的短轴,短轴周围的立板上设有四个间隔90°的定位通孔,所述框架的左侧板上设有一个轴孔和四个螺纹孔,该轴孔与所述短轴适配,四个螺纹孔与所述的四个定位通孔位置对应,框架通过左侧板安装在支架的立板上并通过四个螺杆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四个螺杆均为带手柄的螺杆。

进一步,所述框架上有顶板和底板,顶板上有一个用于稳定基准扭矩传感器前端头的台阶孔,底板上有一个用于稳定扭矩倍增器的六方孔。

本实用新型较多地用于扭矩扳子的检测和校准,在对扭矩扳子检测时,基准扭矩传感器前端头处于向上的状态。当检测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检定仪时,将扭矩加载机构整体绕短轴转动90度固定在支架上,此时基准扭矩传感器的端头处于向后的状态,然后配装上支板附件和天平杠杆配件即可实施检测。

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扭矩校准装置的基本构件,调整了结构,改变了配合关系,既可用于检测校准扭矩扳子,又可用于检测扭矩传感器和检测校准其它的扭矩检定仪,还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检和校准,拓展了检测领域,实现了一机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加载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板附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天平杠杆配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扭矩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被捡扭矩传感器或者扭矩检测仪的状态示意图。

图8图本实用新型用于自检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架,3.立板,3-1.短轴,3-2.定位通孔,4.框架,5.侧板,5-1.轴孔,5-2.螺纹孔,6.顶板,6-1.台阶孔,7.底板,7-1.六方孔,8.螺杆,9.基准扭矩传感器,10.扭矩倍增器,11.蜗轮箱,12.筒罩,13.手轮,14.扭矩显示仪,15.反力臂,16.法兰盘,17.轴承,18.六方凸台,19.挡块,20.支板附件,20-1圆孔,20-2.安装孔,21.天平杠杆附件,21-1.四方轴,22.砝码托盘,23.被捡扭矩扳子,24.被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支架2、扭矩加载机构、反力臂15、扭矩显示仪14和天平杠杆配件21,支架2和反力臂15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的两端,扭矩加载机构包括由手轮13带动并依次连接传动的蜗轮箱11、扭矩倍增器10和基准扭矩传感器9,基准扭矩传感器9与扭矩显示仪14电缆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于检测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检定仪安装的支板附件20;扭矩加载机构中的各部件通过一个刚性的筒罩12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并通过带侧板5的框架4安装在支架2的立板3上,框架4可贴着立板3作90°转动定位;支板附件20与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输出端头适配,并能连接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检定仪。

如图1所示,支架2为倒T型结构,下面通过方形板用螺钉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形板上焊接有立板3,立板3上有一个垂直于该板面的短轴3-1,短轴3-1周围的立板3上设有四个间隔90°的定位通孔3-2。

如图2所示,框架4的侧板5上设有一个轴孔5-1和四个螺纹孔5-2,轴孔5-1与立板3上的短轴3-1适配,四个螺纹孔5-2与立板3上的四个定位通孔3-2位置对应,框架4通过侧板5安装在立板3上并通过四个螺杆8固定。本实施例中,四个螺杆8均为带手柄的螺杆;框架4上有顶板6和底板7,顶板6上有一个用于稳定基准扭矩传感器9前端头的通孔,底板7上有一个用于稳定扭矩倍增器10的通孔。

如图1和图3所示,顶板6上的通孔是一个大口向下的台阶孔6-1,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前端通过轴承17安装在台阶孔6-1上,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前端头露出顶板6;底板7上的通孔是一个与扭矩倍增器10前端盖上的六方凸台18相适配的六方孔7-1。

如图3所示,基准扭矩传感器9、扭矩倍增器10和蜗轮箱11自上而下依次轴连接,基准扭矩传感器9位于框架4之内。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尾端装有法兰盘16,法兰盘16中间为四方孔,扭矩倍增器10的前端盖上有个六方凸台18,扭矩倍增器10的四方形扭力输出轴插接在法兰盘16的四方孔中,六方凸台18嵌入底板7的六方孔7-1中,蜗轮箱11的扭力输出轴插接在扭矩倍增器10尾端的四方形扭力输入轴孔内。筒罩12位于扭矩倍增器10的外面,套罩12的上端固定在底板7上,下端固定在蜗轮箱11上,套罩12的作用在于防止扭矩倍增器10、基准扭矩传感器9和蜗轮箱11彼此脱离。

如图4所示,支板附件20的中间有一个凸起的的圆台,圆台中间是一个带有键槽的圆孔20-1,支板附件20与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前端头通过键连接。支板附件20上设有安装被检装置的安装孔20-2,被检装置24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板附件20上。

如图5所示,杠杆天平附件21中间有个四方轴21-1,四方轴21-1与被检扭矩传感器或者被检扭矩检定仪上的四方孔相适配。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扭矩工具时,将被检扭矩扳子23的扳手头部的四方方榫插入基准扭矩传感器9前端四方孔内,手柄放入反力臂上挡块19的U型槽中,转动手轮13,通过蜗轮箱11及扭矩倍增器10带动基准扭矩传感器9转动,并带动被检扭矩扳子23转动,在反力臂15的阻挡下,基准扭矩传感器9将电信号传递给扭矩显示仪14,最终扭矩显示仪14以扭矩值的形式显示出来。将被捡扭矩扳子23的扭矩示值与扭矩显示仪14的示值比对即得检测结果。

如图7所示,用于检测被捡装置24即被捡扭矩传感器和被捡扭矩测试仪时,把立板3上的四个螺杆8卸下,将框架4绕短轴3-1转动90°,再装上四个螺杆8,拧紧。此时的扭矩加载机构整体在支架2上呈水平状态,基准扭矩传感器9的端头位置向后。将支板附件20与基准扭矩传感器9通过键连接,被捡装置24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板附件20上,再将杠杆天平附件21中间的四方轴21-1插接在被捡装置24的传感器上,转动手轮13,将天平杠杆附件21调至水平,此为校正被捡装置的零点。然后在天平杠杆附件21一端的砝码托盘22上逐级增加砝码,对被捡装置进行加载校正。在加载校正过程中,通过转动手轮13使天平杠杆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这样就能防止天平杠杆因过渡倾斜而产生的误差,使校准结果更为准确。

如图8所示,用于本实用新型自检时,先把扭矩加载机构整体在支架2上呈水平状态,再将杠杆天平附件21中间的四方轴21-1插接在基准扭矩传感器9前端的四方孔上,然后如同检测被捡扭矩传感器一样,先校正本装置的零点,再进行加载校正。在加载校正过程中,通过转动手轮13使天平杠杆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