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1362发布日期:2018-10-12 23:1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



背景技术:

直流电源系统是电网核心设备之一,而在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组又扮演着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保障蓄电池正常工作的巡检和维护测试是必须的工作。目前变电站的电池房没有一个标准,电池组放置在水泥台、木架或不锈钢架等,对于施工、验收及日后巡检都极为不便。测试也分自动监测和和手工测试,目前都没有把蓄电池组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整体标准测试接口,没有统一检测标准。对于手工测试,第一是工作量很大,必须一节一节连接测试探头;第二是不安全,可能直接接触到直流高压;第三是探头多,有连接不良情况,影响测试精度。对于自动监测,没有电池组整体标准测试接口,更换不同品牌设备必须更换所有测试线,更换成本和安全隐患增大,很难全面展开自动监测。电池组是现在变电站的信息盲点,对实现智能化电站是一个障碍,建立变电站蓄电池组整体标准测试接口及测试标准的统一电池架显得非常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可解决目前无法对变电站内蓄电池进行标准化智能化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其结构包括:

蓄电池铁架,蓄电池及接线箱;

所述蓄电池摆放于所述蓄电池铁架上,所述蓄电池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蓄电池包;

所述接线箱置于所述蓄电池铁架的一端,所述蓄电池包的正负极通过所述接线箱上的直流空气开关与所述接线箱上的功率负载插口相连;

所述接线箱上设: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出插口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接入插口、总电压监测接出插口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接入插口、内阻测试负载接出插口及与之对应相连的接入插口、至少一组电压测试接出插口及与之相连的接入插口。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将所述蓄电池铁架按位置区域分组,每个区域至多放置32节所述蓄电池。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位置区域分组,一共分为4组。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区域内的所述节蓄电池的正极分别依次经一电阻、电压测试线接至所述该组电压测试接入插口的相应端子上。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出插口与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相连,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通过温度测试线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还通过电流测试线与电流传感器相连。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总电压监测接出插口与所述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相连,所述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通过长连接导线连接至所述蓄电池包。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阻测试负载接出插口与所述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相连,所述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通过内阻负载测试线连接至所述蓄电池包,在所述内阻负载测试线上设有保险管。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出插口、所述电压测试接出插口、所述总电压监测接出插口均采用孔式-37芯圆形插座。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所述电压测试接入插口、所述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均采用针式-37芯梯形插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解决了变电站内蓄电池被乱丢乱放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快捷地对蓄电池进行整体测试和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的一个实施例的3D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的一个实施例中接线箱面板插口排布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的一个实施例中接线箱面板插口排布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测试标准接口的蓄电池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蓄电池铁架1、多个蓄电池2以及一个接线箱3;接线箱3安装在该蓄电池铁架1的一端端头,在该蓄电池铁架1上整齐的排放着多个蓄电池2,这些蓄电池2相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蓄电池包。

进一步,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该接线箱3的正面和一侧面分别设置有开关和多个插口;其中,正面包括:直流空气开关K1,功率负载插口PJ,电压测试接出插口(在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分别标号为P1、P2、P3、P4),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出插口P5,总电压监测接出插口P6以及内阻测试负载接出插口P7;其中,侧面包括:电压测试接入插口(在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分别标号为J1、J2、J3、J4),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J5,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J6以及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J7。在本实施例中,P1、P2、P3、P4、P5、P6均采用孔式-37芯圆形插座;J1、J2、J3、J4、J5、J6均采用针式-37芯梯形插座;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各类插口的个数和排布位置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另行设置,插口的型号可选用通用的标准型号,可外接不同的测试设备端口及连接线且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功能即可。

进一步,根据以上的各类插口需要实现的测试功能,结合图4所示:

其中,对应将该蓄电池铁架1上摆放的蓄电池2按照位置区域分组,对应分为4组,每个区域最多摆放32节蓄电池2,即每组最多32节蓄电池2;

区域a的蓄电池2分别标记为电池a-1、电池a-2、……以及电池a-32,每节蓄电池2的正极依次通过一个电阻、一根电压测试线连接至电压测试接入插口对应的端子,最终通过电压测试接入插口与电压测试接出插口相连,电压电压测试接出插口可与外接的蓄电池测试系统相连,从而实现对该蓄电池2的电压测试。例如,区域a的电池a-1正极连接电阻a-1,电阻a-1通过第一组电压测试线(a组:最多32条)中的a-1测试线连接至J1的一个端子上,J1又与P1相连,P1可外接蓄电池电压测试系统;依次类推,第一组(a组)其他的电池按照同样的方式连接,同理,第二组(b组)各节蓄电池也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分别连接至P2, 第三组(c组)各节蓄电池也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分别连接至P3, 第四组(d组)各节蓄电池也以相同的连接方式分别连接至P4;这样就可实现对所有摆放的蓄电池2进行电压测试的功能。

其中,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出插口P5与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J5相连,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J5通过温度测试线与一个温度传感器,可实现对蓄电池包的温度监测,电流兼温度测试接入插口J5通过电流测试线与一个电流传感器相连,可对蓄电池包内的电流进行监测。

其中,总电压监测接出插口P6与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J6相连,总电压监测接入插口J6通过长连接导线连接至蓄电池包。

其中,内阻测试负载接出插口P7与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J7相连,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J7通过内阻负载测试线连接至蓄电池包,在内阻负载测试线上设有保险管,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阻测试负载接入插口J7采用孔式方形插座。

以上的蓄电池架带有多个标准接线插口,可直接对接不同型号的测试设备,为测试工作提供了便捷,可实现智能化监控和测试蓄电池,无须再手动一个一个连接蓄电池来进行测试。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解决了变电站内蓄电池被乱丢乱放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快捷地对蓄电池进行整体测试和监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