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591发布日期:2018-07-11 03:3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控制系统的关乎着企业或工厂的重要供电能源控制,需要实时对其进行检测,由于微电网分布较散且数量多,因此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需要实现实时检测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状况。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微电网控制系统,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特性,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实现了实时检测微电网控制系统电压的功能。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电网控制系统,包括电压采集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三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MOS管、二极管、继电器、第五电阻、报警器、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一端点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三端点接地,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并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射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五触点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触点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三触点与所述报警器的正极连接;所述报警器的负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时的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π型滤波器用于滤除电压信号的杂波;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组成复合电路用于调频,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所述MOS管构成开关电路通过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电源导通和断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电压采集器采集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时的电压信号,经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组成复合电路调频,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所述MOS管构成开关电路通过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电源导通和断开,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实现了实时检测微电网控制系统电压的功能;所述电压采集器通过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π型滤波器的电压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经所述第三电容滤波后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提供基电位,另外一路直接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提供基电位,当电压信号中含有异常信号时,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位为高电位,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五电容滤波,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组成复合开关电路,保留了单个三极管开关作用的效果,又提高了三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效果,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后,所述第二三级管以及第三三极管均截止,调频后的电压信号需要采用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信号以增到电压信号强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微电网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请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网控制系统,包括电压采集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三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MOS管、二极管、继电器、第五电阻、报警器、第六电阻;

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一端点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三端点接地,所述电压采集器的第二端点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并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射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五触点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触点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触点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三触点与所述报警器的正极连接;所述报警器的负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压采集器选用YJAV500用于采集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时的电压信号,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为+10V,第三电源为+20V。

所述电压采集器采集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时的电压信号,经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容、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组成复合电路调频,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所述MOS管构成开关电路通过放大调频后的电压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所述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电源导通和断开;所述电压采集器通过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构成π型滤波器的电压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经所述第三电容滤波后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提供基电位,另外一路直接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提供基电位,当电压信号中含有异常信号时,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位为高电位,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五电容滤波,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组成复合开关电路,保留了单个三极管开关作用的效果,又提高了三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效果,此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后,所述第二三级管以及第三三极管均截止,调频后的电压信号需要采用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信号以增到电压信号强度;所述MOS管运用所述第四电阻接收经所述运算放大器放大的电压信号,当微电网控制系统运行时的电压信号异常时,所述MOS管导通,所述继电器得电,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闭合变为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第三触点闭合,所述报警器工作报警,提醒相关人员检修。所述电压采集器采集的电压信号正常时,所述MOS管不导通,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闭合,所述报警器不工作。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电压采集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三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四电阻、MOS管、二极管、继电器、第五电阻、报警器、第六电阻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