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387发布日期:2018-07-11 03:3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操作时必不可少的就是比色皿,在操作比色皿时,需要将比色皿周边的液体擦拭干净,以免影响测试精度,目前都是人工手动,一个一个擦拭,比较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有专利为《一种紫外分光光度计》,申请号为CN201620230435.X,公开了一种紫外分光光度计,包括比色皿放置盒;所述的比色皿放置盒由隔板分设为闲置区和操作区构成;所述的操作区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设有滤纸吸附框;所述的滤纸吸附框上部两侧边与支撑架上均设有固定通孔,滤纸吸附框通过固定条上的固定扣与固定通孔相配合连接固定,上述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擦拭比色皿周边的液体比较麻烦的问题,但是每次做实验之前,实验者都需要一个一个的更换比色皿周边的吸液纸,使得做实验的准备时间大大增加,从而使做实验的总时间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自动更换比色皿放置盒内的吸液纸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以解决比色皿放置盒更换吸液纸时,浪费时间和繁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包括分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分析区、操作屏、开关、PLC控制器和比色皿放置单元;分光光度计外壳的内部设有分析区,分光光度计外壳的上部设有操作屏,所述开关和PLC控制器均位于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的一侧,另一侧设有比色皿放置单元;比色皿放置单元包括比色皿放置盒、吸液纸、传动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比色皿放置盒位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内部,所述比色皿放置盒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比色皿放置槽,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的顶面设有可旋转的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面设有可伸缩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设有L型连接杆,所述L 型连接杆的一端与伸缩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有与比色皿放置槽槽孔孔径相同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长度小于比色皿放置槽的深度,所述挤压块的底端涂油粘胶,所述固定板底端的边缘处设有电磁铁,所述切割机构位于比色皿放置盒的一侧,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支架、液压油缸、切刀和切槽,所述液压油缸固定于支架顶端,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的末端与切刀连接,所述切槽位于切刀的正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卷吸液纸的卷纸轴、轴座、底板、传动辊和四根立柱,四根所述立柱均垂直于底板设置,所述底板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的侧面连接,所述底板与比色皿放置盒的底面平行,所述卷纸轴和传动辊通过轴座与立柱连接,所述吸液纸内部镶嵌有若干根铁丝,所述吸液纸每端的铁丝均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辊由两个同向转动的皮辊组成,两个所述皮辊的间隔等于吸液纸的厚度,所述比色皿放置盒与切割机构相对的侧面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于靠近比色皿放置盒底端处,所述液压油缸、电磁铁、伸缩柱和传动机构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实验者开启紫外分光光度计时,PLC控制器控制启动传动机构,使得卷纸轴上的吸液纸向比色皿放置盒的底端移动,当吸液纸碰触到比色皿放置盒侧壁上的感应器时,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接着PLC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切刀也随着向下移动,随后切刀将吸液纸切断,当切刀回到初始位置时,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柱向下移动,随后固定板上的挤压块将覆盖在比色皿放置槽槽孔上的吸液纸挤破,并且被挤掉的吸液纸粘结在挤压块底端,接着伸缩柱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实验者旋转转盘,使固定板旋转至相对的一端,以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随后实验者将比色皿放入比色皿槽内,即可进行实验;当实验完成后,实验者取出比色皿,关闭紫外分光光度计时,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柱再次向下移动,直至固定板的底端碰触到比色皿放置盒底端的吸液纸,随后PLC控制器控制固定板底面上的电磁铁通电,将吸液纸上的铁丝吸住,随后伸缩柱向上移动,直至初始位置,然后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柱旋转,使固定板旋转至相对的一端,然后电磁铁断电,接着被电磁铁吸住的吸液纸掉落,以此循环,可实现连续更换比色皿放置盒内的吸液纸。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更换用过的吸液纸,避免了实验者每次做实验之前,都需要手动更换每个比色皿槽上的吸液纸,从而使的做实验的时间更加紧凑。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的顶面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板将需要更换的吸液纸吸附之后,可以自动掉落到收集槽内,从而使实验场所干净整洁。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挤压块的底端边缘处设有凸起。一方面可以防止挤压块将吸液纸损坏,另一方面可以使挤压块将覆盖在比色皿放置槽槽孔上的吸液纸快速挤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挤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吸液纸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分析区2、操作屏3、开关4、PLC控制器5、比色皿放置盒6、吸液纸7、比色皿放置槽8、转盘9、伸缩柱10、L型连接杆11、固定板12、挤压块13、电磁铁14、支架15、液压油缸16、切刀17、切槽18、卷纸轴19、轴座20、底板21、皮辊22、立柱23、铁丝24、收集槽25和凸起26。

如图1和图2所示:实验室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包括分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分析区2、操作屏3、开关4、PLC控制器5和比色皿放置单元;分光光度计外壳的内部设有分析区2,分光光度计外壳的上部设有操作屏3,开关4和PLC控制器5均位于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的一侧,另一侧设有比色皿放置单元;比色皿放置单元包括比色皿放置盒6、吸液纸7、传动机构和切割机构,比色皿放置盒6位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内部,比色皿放置盒6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比色皿放置槽8,紫外分光光度计的顶面设有可旋转的转盘9,转盘9的顶面设有可伸缩的伸缩柱10,伸缩柱10的顶端设有L型连接杆11,L型连接杆11 的一端与伸缩柱1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面设有与比色皿放置槽8槽孔孔径相同的挤压块13,挤压块13的长度小于比色皿放置槽8的深度,挤压块13的底端涂油粘胶,固定板12底端的边缘处设有电磁铁14。

切割机构位于比色皿放置盒6的一侧,切割机构包括支架15、液压油缸16、切刀17和切槽18,液压油缸16固定于支架15顶端,液压油缸16活塞杆的末端与切刀17连接,切槽18位于切刀17的正下方,传动机构包括卷吸液纸7的卷纸轴19、轴座20、底板21、传动辊和四根立柱23,四根立柱23均垂直于底板21设置,底板21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的侧面连接,底板21与比色皿放置盒6的底面平行,卷纸轴19和传动辊通过轴座20与立柱23连接,吸液纸7内部镶嵌有若干根铁丝24,吸液纸7每端的铁丝24均间隔设置,传动辊由两个同向转动的皮辊22组成,两个皮辊22的间隔等于吸液纸7的厚度,比色皿放置盒6与切割机构相对的侧面设有感应器,感应器设于靠近比色皿放置盒6底端处,液压油缸16、电磁铁14、伸缩柱10和传动机构均与PLC控制器5电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的顶面设有收集槽25,收集槽25与固定板12的位置相对应,挤压块13的底端边缘处设有凸起26。

当实验者开启紫外分光光度计时,PLC控制器5控制启动传动机构,使得卷纸轴19上的吸液纸7向比色皿放置盒6的底端移动,当吸液纸7碰触到比色皿放置盒6侧壁上的感应器时,传动机构停止转动,接着PLC控制器5控制液压油缸16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切刀17也随着向下移动,随后切刀17将吸液纸7切断,当切刀17回到初始位置时,PLC控制器5控制伸缩柱10向下移动,随后固定板12上的挤压块13将覆盖在比色皿放置槽8槽孔上的吸液纸7挤破,并且被挤掉的吸液纸7粘结在挤压块13底端,接着伸缩柱10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实验者旋转转盘9,使固定板12旋转至相对的一端,以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随后实验者将比色皿放入比色皿槽内,即可进行实验;当实验完成后,实验者取出比色皿,关闭紫外分光光度计时,PLC控制器5控制伸缩柱10再次向下移动,直至固定板12的底端碰触到比色皿放置盒6底端的吸液纸7,随后PLC控制器5控制固定板12底面上的电磁铁14通电,将吸液纸7上的铁丝24吸住,随后伸缩柱10向上移动,直至初始位置,然后PLC控制器5控制伸缩柱10旋转,使固定板12旋转至相对的一端,然后电磁铁14断电,接着被电磁铁14吸住的吸液纸7掉落,以此循环,可实现连续更换比色皿放置盒6内的吸液纸7。

本方案可以自动更换用过的吸液纸7,避免了实验者每次做实验之前,都需要手动更换每个比色皿槽上的吸液纸7,从而使的做实验的时间更加紧凑。在紫外分光光度计外壳1的顶面设置收集槽25,收集槽25与固定板12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板12将需要更换的吸液纸7吸附之后,可以自动掉落到收集槽25 内,从而使实验场所干净整洁。在挤压块13的底端边缘处设置凸起26,一方面可以防止挤压块13将吸液纸7损坏,另一方面可以使挤压块13将覆盖在比色皿放置槽8槽孔上的吸液纸7快速挤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