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0346发布日期:2018-09-18 17:5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具体为一种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柜作为电力传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的安全以及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开关柜故障的原因之一就是温度失常,而且开关柜内部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数量庞大,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开关柜的正常使用,所以实时监测开关柜的温度对开关柜的使用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入端与开关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LED显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警报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存储的数据可经过中央处理器传输至云端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入端与开关柜本体固定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保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可以对开关柜的温度采集进行双数据监测,而两组数据可以不会因为偶然性而影响开关柜温度数据的采集,当数据采集方法正常使用时LED等便会亮起,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便会触发警报装置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并且会使LED灯关闭,这种采集装置可以保证温度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并会即使将数据进行反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一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入端与开关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的输入端与开关柜本体固定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在数据采集分析的过程中产生热量损失而影响数据的分析,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存储装置存储的数据可经过中央处理器传输至云端数据库,传输至云端数据库便于对开关柜温度的及时监测和研究利用;

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LED显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警报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装置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发明使用时,该开关柜多点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温度采集插口与第二温度采集插口可以对开关柜的温度采集进行双数据监测,而两组数据可以不会因为偶然性而影响开关柜温度数据的采集,当数据采集方法正常使用时LED等便会亮起,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便会触发警报装置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并且会使LED灯关闭,这种采集装置可以保证温度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并会即使将数据进行反馈。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