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6619发布日期:2018-09-25 18:29阅读:26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航定位领域,具体涉及滑坡形变监测高精度定位的改进周跳检测算法,尤其是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系统中,由于电离层、对流层、伪距及多路径效应等误差对周跳探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探测周跳的方法精度不高,无法探测出较小的周跳。对于双频周跳的处理多用双频相位和伪距联合的mw(melborne-wnbbena,简称,mw)组合法,该组合由于其组合波长较长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站星几何距离及电离层所造成的影响,并且适合动态情形的周跳,因此可以有效探测小至1周的周跳,但是,mw组合法虽能探测到一周的周跳,但不能分辨出这个周跳发生在哪个载波上,而且当gps系统中l1和l2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发生同样大小的周跳时,它将无法探测到这样的周跳组合。多普勒观测量是载波相位的一阶导数,表示载波相位的变化率,它是一种非常稳定,并且独立于载波相位的观测值,并不会因为相位发生周跳而发生变化,多普勒积分法探测周跳的能力取决于多普勒观测精度以及数据采样率,观测精度越高,采样率越高,探测小周跳能力越强,且不受接收机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多普勒积分法与mw组合法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分辨出gps信号l1和l2周跳发生的载波位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l1、l2的观测数据:分别获取t个gps系统中l1、l2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码伪距p1、p2以及多普勒观测值d1、d2;

2)获得载波相位和测码伪距观测方程:gps系统中载波相位和测码伪距基本观测方程为公式(1)-公式(4);

式中:λ1和λ2分别表示系统中l1频段信号和l2频段信号载波上的波长,f1和f2分别为对应的频率且f1=154×10.23mhz,f2=120×10.23mhz;表示以周为单位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ρ为接收机到卫星p之间的几何距离;c表示光速;δtu和δts分别代表接收机钟差和卫星p的钟差;i为电离层延迟误差;t为对流层延迟误差;n1和n2分别为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

3)得到mw组合观测模型:根据公式(1)-公式(4)对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码伪距观测值进行mw组合,得到mw组合观测模型:

式中,λmw=c/(f1-f2)和nmw=n1-n2分别表示宽巷波长和宽巷模糊度;

4)计算出周跳:结合步骤3)得到的mw组合观测模型解算出接收机在历元i的mw周跳检验量:

5)得到mw组合的平均宽巷模糊度和均方根:递推计算前i个历元的平均宽巷模糊度以及均方根,递推公式为:

其中,为前i个历元宽巷模糊度的平均值;σ(i)表示前i个历元的标准差;6)判断周跳:结合步骤5)中获得的平均宽巷模糊度和均方根进行组合,对周跳进行判断,若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则认为当前历元存在周跳:

|(nmw(i)-nmw(i+1)|≤1(10)

但是由于nmw=n1-n2,当n1、n2同时产生相同周跳时,mw组合观测方程是无法检测出来的;

7)确定多普勒值与载波相位和时间的关系:对于步骤6)无法用mw判断出周跳的历元,采用多普勒积分来对周跳进行判断,gps多普勒值d表示载波相位的瞬时变换率,即

式中,表示载波相位观测值;t表示观测时刻;

8)得到多普勒积分观测模型:多普勒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观测值,并不会因为载波相位发生周跳而发生变化,根据多普勒积分分别对载波相位l1频段信号、l2频段信号分别进行周跳的检测,l1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与多普勒值d联合,根据周跳检测模型公式(12)求出l1频段信号在某些历元a的周跳值δn1;l2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与多普勒值d联合,根据公式(12)求出l2频段信号在某些历元b的周跳值δn2:

式中,δn表示残差,即周跳检验量,d分别表示载波相位和多普勒观测值,其中,单位分别为周和hz,δt表示第i和i-1历元的时间间隔,即δt=ti-ti-1;9)在l1频段信号、l2频段信号载波相位上分别添加m、n周的周跳:对于在历元a发生周跳δn1处,对l1频段信号的原始载波相位添加m周的周跳,添加周跳后的载波相位值为在历元b发生周跳δn2处,对l2频段信号的原始载波相位添加n周的周跳,添加周跳后的相位值为

10)改进后的观测值重新进行多普勒积分运算:对添加周跳后的载波相位值进行步骤7)、步骤8)运算,重新获得载波相位l1频段信号和l2频段信号的周跳值δn′1和δn′2

11)判断周跳发生:对步骤10)得到的δn′1和δn′2做比进行判断:

如果,情况1:则证明在历元i未发生周跳,或者δn1在该历元有m周的周跳产生,δn2在该历元有n周的周跳产生;情况2:则证明在历元i发生了周跳;

12)获得结果:观测的历元,重复步骤4)、5)、6),如果历元在观测历元未发生周跳,则表明无周跳;如果历元在观测历元发生周跳,则表明δn1在该历元有m周的周跳产生,δn2在该历元有n周的周跳产生;如果在的历元处未发生周跳,则表明δn1和δn2在该历元有相同周跳产生。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方案提出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方法,将多普勒探测出的周跳值做比,根据比值来判断载波相位是否发生变化,多普勒只是对mw组合有一个靶向作用,并不会对mw组合产生影响,因此该方法可以消除电离层与几何距离对周跳所造成的误差,并且适用于动态情况;

(2)本技术方案采样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可以解决mw组合不能分辨出周跳发生在哪个载波上,以及无法探测l1和l2发生同样大小的周跳组合。

这种方法能分辨出gps信号l1和l2周跳发生的载波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基于多普勒辅助的mw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改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l1、l2的观测数据:分别获取t个gps系统中l1、l2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码伪距p1、p2以及多普勒观测值d1、d2;

2)获得载波相位和测码伪距观测方程:gps系统中载波相位和测码伪距基本观测方程为公式(1)-公式(4);

式中:λ1和λ2分别表示系统中l1频段信号和l2频段信号载波上的波长,f1和f2分别为对应的频率且f1=154×10.23mhz,f2=120×10.23mhz;表示以周为单位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ρ为接收机到卫星p之间的几何距离;c表示光速;δtu和δts分别代表接收机钟差和卫星p的钟差;i为电离层延迟误差;t为对流层延迟误差;n1和n2分别为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

3)得到mw组合观测模型:根据公式(1)-公式(4)对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码伪距观测值进行mw组合,得到mw组合观测模型:

式中,λmw=c/(f1-f2)和nmw=n1-n2分别表示宽巷波长和宽巷模糊度;

4)计算出周跳:结合步骤3)得到的mw组合观测模型解算出接收机在历元i的mw周跳检验量:

5)得到mw组合的平均宽巷模糊度和均方根:递推计算前i个历元的平均宽巷模糊度以及均方根,递推公式为:

其中,为前i个历元宽巷模糊度的平均值;σ(i)表示前i个历元的标准差;6)判断周跳:结合步骤5)中获得的平均宽巷模糊度和均方根进行组合,对周跳进行判断,若满足如下两个条件,则认为当前历元存在周跳:

|(nmw(i)-nmw(i+1)|≤1(10)

但是由于nmw=n1-n2,当n1、n2同时产生相同周跳时,mw组合观测方程是无法检测出来的;

7)确定多普勒值与载波相位和时间的关系:对于步骤6)无法用mw判断出周跳的历元,采用多普勒积分来对周跳进行判断,gps多普勒值d表示载波相位的瞬时变换率,即

式中,表示载波相位观测值;t表示观测时刻;

8)得到多普勒积分观测模型:多普勒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观测值,并不会因为载波相位发生周跳而发生变化,根据多普勒积分分别对载波相位l1频段信号、l2频段信号分别进行周跳的检测,l1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与多普勒值d联合,根据周跳检测模型公式(12)求出l1频段信号在某些历元a的周跳值δn1;l2频段信号的载波相位与多普勒值d联合,根据公式(12)求出l2频段信号在某些历元b的周跳值δn2:

式中,δn表示残差,即周跳检验量,d分别表示载波相位和多普勒观测值,其中,单位分别为周和hz,δt表示第i和i-1历元的时间间隔,即δt=ti-ti-1;9)在l1频段信号、l2频段信号载波相位上分别添加m、n周的周跳:对于在历元a发生周跳δn1处,对l1频段信号的原始载波相位添加m周的周跳,添加周跳后的载波相位值为在历元b发生周跳δn2处,对l2频段信号的原始载波相位添加n周的周跳,添加周跳后的相位值为

10)改进后的观测值重新进行多普勒积分运算:对添加周跳后的载波相位值进行步骤7)、步骤8)运算,重新获得载波相位l1频段信号和l2频段信号的周跳值δn′1和δn′2

11)判断周跳发生:对步骤10)得到的δn′1和δn′2做比进行判断:

如果,情况1:则证明在历元i未发生周跳,或者δn1在该历元有m周的周跳产生,δn2在该历元有n周的周跳产生;情况2:则证明在历元i发生了周跳;

12)获得结果:观测的历元,重复步骤4)、5)、6),如果历元在观测历元未发生周跳,则表明无周跳;如果历元在观测历元发生周跳,则表明δn1在该历元有m周的周跳产生,δn2在该历元有n周的周跳产生;如果在的历元处未发生周跳,则表明δn1和δn2在该历元有相同周跳产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