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5519发布日期:2018-11-30 23:4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航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抬头显示装置导航或者虚拟现实导航,对于导航信息处理时通常采用实时提醒或提前提示。

发明人发现,导航信息在通过抬头显示装置显示时,导航信息提示过早,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在一些处理方式中,导航信息采用实时提醒,用户无法预先知道导航路况,容易错过最佳转向时机。

针对相关技术中导航信息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航信息处理方法,以解决导航信息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以及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包括: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包括: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航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导航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切换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时,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以及执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时,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距离判断模块,所述距离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执行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二执行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判断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速判断模块,所述车速判断模块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第三执行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四执行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五执行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三距离阈值;第三执行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第一检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第四执行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时,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第二检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二车速阈值;第五执行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时,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抬头显示装置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抬头显示装置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抬头显示装置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在车辆风挡前方投影出第一导航信息;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监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的方式,通过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达到了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距离、速度切换导航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导航信息处理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将转向信息切换根据路口的距离、行车速度确定,让驾驶者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接收得到路口的导航指示信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装置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10:

步骤s102,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

终端可以是车载终端或者其它具有导航功能的终端。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为通过终端投影后显示的增强现实的导航内容。

导航信息可以是路况、目的地、导航轨迹等组合的导航信息。

步骤s104,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考虑到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路况可以分为直行或者转向,所以对于直行显示和转向显示即是导航信息处理所要关注的。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取下一路口的信息,同时通过导航应用测算得到车辆目前距离下一路口的信息。

比如,通过导航应用中获取下一路口的位置坐标信息,通过导航应用调取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即可获得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信息。

步骤s106,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判断的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通过设置的门限阈值作为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判断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是否满足切换条件。通过增加切换判断条件,可以让驾驶者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接收得到路口的导航指示信息。

步骤s108,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限速摄像头的实际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转向位置的实际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限速摄像头的导航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转向位置的导航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通过obd接口获得的当前车速。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导航应用获得的当前车速。

判断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时,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将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

比如,第一导航信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时为转向导航信息。

又比如,第一导航信息显示在实际路况上显示虚拟现实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时为虚拟现实转向导航信息。

步骤s110,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时,则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继续显示第一导航信息。通过导航应用与终端联动,能够根据距离下一路口的情况实现导航信息的切换。

优选地,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具体地,可以将智能手机通过蓝牙与终端连接后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

比如,智能手机通过镜像显示将在智能手机中的导航信息投屏至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地,智能手机通过airplay播放技术镜像显示将在智能手机中的导航信息投屏至终端进行显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的方式,通过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达到了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距离、速度切换导航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导航信息处理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将转向信息切换根据路口的距离、行车速度确定,让驾驶者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接收得到路口的导航指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2所示,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

步骤s202,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

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一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较远的距离。

比如,判断所述第一距离距离为20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一距离3000m距离阈值。

比如,判断所述第一距离距离为10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一距离2000m距离阈值。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

步骤s204,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

比如,如果判断第一距离为3500m时大于第一距离阈值3000,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3所示,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

步骤s302,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

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二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较近的距离。

比如,判断所述第二距离距离为5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二距离阈值的1000m距离阈值。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

步骤s304,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比如,距离下一路口1000m时,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又比如,距离下一路口200时,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4所示,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

步骤s402,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三距离阈值;

第三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三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既不会较近也不会太远的距离。

比如,判断当前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是否大于1000m,但是小于3000m。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包括:

步骤s404,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判断第一距离满足上述的第三距离阈值,则需要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预警车速。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防碰撞车速。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当前路况下的限速条件。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导航车速或实际车速是否超出预设车速。

步骤s406,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检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通过终端显示第二导航信息。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将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大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转向信息操。

步骤s408,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小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5所示,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

步骤s502,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obd接口获得的车辆实时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大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转向信息操。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第一车速阈值可以是速度相对较高的车速。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车辆因车速过快而错过转向的最佳时机。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包括:

步骤s504,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检测第一车速能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则可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6所示,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包括:

步骤s602,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二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obd接口获得的车辆实时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第二车速阈值可以是速度相对较低的车速。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路口转向信息切换过早,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包括:

步骤s604,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检测第一车速能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则可执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通过导航应用控制在所述终端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小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操作。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

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通过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二距离阈值的联合判断,能够提高导航信息处理的实时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

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三距离阈值;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通过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以及第一车速控制终端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还是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能够到路口的距离和行车速度综合决定路口转向信息的切换,在保证驾驶安全,根据速度提前指示,科学导航的同时,提供强带入感的驾驶体验。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

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通过第一车速阈值结合第三距离阈值的导航信息处理方式,能够避免由于车速太快而错过最佳转向时机的问题。比如,当距离路口3000至1000m时,且判断车速为100km/h以上时,则及时提示路口切换信息。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

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三距离阈值,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二车速阈值;

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具体地,通过上述第二车速阈值和第三距离阈值,不会由于路口转向信息切换过早,造成用户的不好体验。比如,当距离路口3000至1000m时,且判断车速在100km/h以内,则不提示若距离路口1km,则提示转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导航信息处理方法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0,用于在终端显示第一导航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切换模块4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时,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以及执行模块5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时,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块10中终端可以是车载终端或者其它具有导航功能的终端。通过终端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终端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为通过终端投影后显示的增强现实的导航内容。

导航信息可以是路况、目的地、导航轨迹等组合的导航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获取模块20中考虑到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路况可以分为直行或者转向,所以对于直行显示和转向显示即是导航信息处理所要关注的。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取下一路口的信息,同时通过导航应用测算得到车辆目前距离下一路口的信息。

比如,通过导航应用中获取下一路口的位置坐标信息,通过导航应用调取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即可获得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判断模块30中判断的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通过设置的门限阈值作为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判断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是否满足切换条件。通过增加切换判断条件,可以让驾驶者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接收得到路口的导航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模块40中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限速摄像头的实际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转向位置的实际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限速摄像头的导航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距离转向位置的导航距离。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通过obd接口获得的当前车速。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导航应用获得的当前车速。

判断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时,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将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

比如,第一导航信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时为转向导航信息。

又比如,第一导航信息显示在实际路况上显示虚拟现实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时为虚拟现实转向导航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模块50中判断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的切换条件时,则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继续显示第一导航信息。通过导航应用与终端联动,能够根据距离下一路口的情况实现导航信息的切换。

优选地,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具体地,可以将智能手机通过蓝牙与终端连接后控制所述终端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

比如,智能手机通过镜像显示将在智能手机中的导航信息投屏至终端进行显示。

优选地,智能手机通过airplay播放技术镜像显示将在智能手机中的导航信息投屏至终端进行显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8所示,装置还包括:距离判断模块60,所述距离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模块601、第一执行模块602、第二判断模块603、第二执行模块604,所述第一判断模块60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一执行模块602,用于判断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所述第二判断模块6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二执行模块60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第二距离阈值,则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判断模块601中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一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较远的距离。

比如,判断所述第一距离距离为20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一距离3000m距离阈值。

比如,判断所述第一距离距离为10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一距离2000m距离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执行模块602中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

比如,如果判断第一距离为3500m时大于第一距离阈值3000,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判断模块603中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二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较近的距离。

比如,判断所述第二距离距离为500m时是否满足距离下一路口有第二距离阈值的1000m距离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执行模块604中如果判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则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比如,距离下一路口1000m时,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又比如,距离下一路口200时,通过导航应用控制所述终端显示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9所示,装置还包括:车速判断模块70,所述车速判断模块70包括:第三判断模块701、第三执行模块702、第一检测模块703、第四执行模块704、第二检测模块705、第五执行模块706,第三判断模块70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第三距离阈值;第三执行模块702,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第一检测模块703,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第四执行模块704,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时,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第二检测模块705,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第二车速阈值;第五执行模块706,用于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时,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判断模块701中第三距离阈值可以将车辆即将到达的下一路口作为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参考点判断第三距离是否满足第一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相对于参考点既不会较近也不会太远的距离。

比如,判断当前车辆距离下一路口的距离是否大于1000m,但是小于3000m。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执行模块702中如果判断第一距离满足上述的第三距离阈值,则需要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预警车速。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防碰撞车速。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车速是否超出当前路况下的限速条件。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可以是监测车辆的导航车速或实际车速是否超出预设车速。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检测模块703中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obd接口获得的车辆实时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大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转向信息操。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第一车速阈值可以是速度相对较高的车速。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车辆因车速过快而错过转向的最佳时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执行模块704中如果检测第一车速能够满足第一车速阈值,则可执行直行导航信息切换为转向导航信息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检测模块705中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obd接口获得的车辆实时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车速阈值可以是通过导航应用获得的车辆车速是否满足第一车速阈值。

第二车速阈值可以是速度相对较低的车速。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路口转向信息切换过早,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执行模块706中如果检测第一车速能够满足第二车速阈值,则可执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操作。

通过导航应用控制在所述终端继续执行直行导航信息。

比如,当监测车辆车速小于100km/h,则导航应用控制终端执行第一导航直行信息操作。

如图10所示,通过抬头显示装置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抬头显示装置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抬头显示装置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2,通过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在车辆风挡前方投影出第一导航信息;

步骤s1004,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步骤s1006,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步骤s1008,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步骤s1010,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步骤s1012,监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

步骤s1014,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

步骤s1016,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

步骤s1018,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导航信息处理方法,其通过抬头显示装置执行车辆导航信息显示,所述抬头显示装置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导航应用控制所述抬头显示装置显示增强现实的导航信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在车辆风挡前方投影出第一导航信息;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不满足导航信息距离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监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下一路口的第一距离;如果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是否满足导航信息切换条件;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执行第一导航信息切换为第二导航信息操作;如果监测车辆的第一车速不满足导航信息速度切换条件,则继续执行第一导航信息操作。

具体地,当距离路口不大于1000m时,显示路口转向信息。当距离路口大于3000m时,显示直行信息。当距离路口3000-1000m时,且判断车速为100km/h以上,则及时提示路口切换信息;当距离路口3000-1000m时,且判断车速在100km/h以内,则显示直行或不提示信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