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3643发布日期:2019-01-08 20:4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灾后的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发地震的国家,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原因,部分已有的砌体结构都没有进行必要的抗震设计,抗震能力几乎没有考虑,砌体结构本身抗剪、抗弯、抗拉强度显著偏低,抗震性能较差。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对当地的建筑物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除了地震级别和烈度多年罕见的原因外,大多数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上世纪我国广大农村自建房中,考虑建造成本和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等客观情况,普遍采用粘土普通砖与粘土灰白砂浆砌筑,结构体系简单,有些甚至欠合理。这一点苏南地区尤为严重,具体体现为采用85粘土砖与粘土灰白砂浆空斗砌筑。其次,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对城市老旧棚户区的房屋抗震性检测鉴定更加需要我们对砌体结构,特别是低洼地区遭受水灾后的老旧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鉴定和预警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砖砌体房屋由于洪水的浸泡,导致材料性能的恶化以及抗剪承载能力降低,甚至出现倒塌。现行国家规范没有针对砖砌体结构水浸泡后抗震检测鉴定的方法。水灾以后的砌体结构抗震性的检测鉴定方法是广大检测鉴定及抗震加固同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骤,建筑所处环境位置的调查:

建筑所处环境位置指房屋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为位于洪泛区、蓄滞洪和易洪易涝区,以及病险库、淤地坝、堰塞湖、蓄水池、尾矿坝或储灰库下游,是否已遭受水灾;

第二步骤,砌体结构建筑体系的调查:

砌体结构建筑体系指承受上部荷载作用的具体构件的种类不同,传力线路不同而区分为混合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

第三步骤:砌体结构种类的确定

选取采用85砖或95砖砌筑,砌筑砂浆为m5.0混合砂浆制备成的砌体结构;

第四步骤: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检测

砖砌体抗剪强度的检测可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的原位单剪法、原位双剪法或《钻芯法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及砌筑砂浆强度技术规程》进行测定;

第五步骤:砌体含水率的检测

采用微波断层扫描法对砖砌体的含水率进行现场检测,得到相对含水率;在现场采用干取法对砖砌体进行取样,在实验室采用烘干称重法得到绝对含水率,进行砌体含水率的标定修正;

第六步骤:拟合砌体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结构抗震承载力复核

在给既有砖砌体结构建筑做检测鉴定的实际过程中,对鉴定砖砌体结构建筑抗剪强度进行检测,先布点用微波测试仪测试出墙体含水率,得出如下拟合公式;

fv,m=k5

式中:fv,m: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n/mm2);

f2:砂浆的平均抗压强度(n/mm2)。

其中,未浸泡砌筑结构k5为0.187;浸泡2天砌筑结构k5为0.27;浸泡7天砌筑结构k5为0.19;浸泡30天砌筑结构k5为0.182。

第七步骤:砌体抗剪强度应用评价

在对调查、勘查、检测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建筑建造年代和依据的设计规范、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开展构造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使用国家标准计量单位、符号和文字,使用统一专业术语,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相关要求编写、出具鉴定报告。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能够对水灾后的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进行快速模拟计算,规范了砖砌体结构水浸泡后抗震检测鉴定的方法,对水灾后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和抗剪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解决了水灾以后的砌体结构抗震性的检测鉴的技术难题,为广大检测鉴定及抗震加固提供了有力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骤,建筑所处环境位置的调查:

建筑所处环境位置指房屋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为位于洪泛区、蓄滞洪和易洪易涝区,以及病险库、淤地坝、堰塞湖、蓄水池、尾矿坝或储灰库下游,是否已遭受水灾;

第二步骤,砌体结构建筑体系的调查:

砌体结构建筑体系指承受上部荷载作用的具体构件的种类不同,传力线路不同而区分为混合结构、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

第三步骤:砌体结构种类的确定

选取采用85砖或95砖砌筑,砌筑砂浆为m5.0混合砂浆制备成的砌体结构;

第四步骤: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检测

砖砌体抗剪强度的检测可依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中的原位单剪法、原位双剪法或《钻芯法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及砌筑砂浆强度技术规程》进行测定;

第五步骤:砌体含水率的检测

采用微波断层扫描法对砖砌体的含水率进行现场检测,得到相对含水率;在现场采用干取法对砖砌体进行取样,在实验室采用烘干称重法得到绝对含水率,进行砌体含水率的标定修正;

第六步骤:拟合砌体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进行结构抗震承载力复核

在给既有砖砌体结构建筑做检测鉴定的实际过程中,对鉴定砖砌体结构建筑抗剪强度进行检测,先布点用微波测试仪测试出墙体含水率,得出如下拟合公式;

fv,m=k5

式中:fv,m: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n/mm2);

f2:砂浆的平均抗压强度(n/mm2)。

其中,未浸泡砌筑结构k5为0.187;浸泡2天砌筑结构k5为0.27;浸泡7天砌筑结构k5为0.19;浸泡30天砌筑结构k5为0.182。

第七步骤:砌体抗剪强度应用评价

在对调查、勘查、检测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建筑建造年代和依据的设计规范、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开展构造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使用国家标准计量单位、符号和文字,使用统一专业术语,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相关要求编写、出具鉴定报告。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不同含水率下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能够对水灾后的砌体结构构件的抗剪强度进行快速模拟计算,规范了砖砌体结构水浸泡后抗震检测鉴定的方法,对水灾后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和抗剪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解决了水灾以后的砌体结构抗震性的检测鉴的技术难题,为广大检测鉴定及抗震加固提供了有力支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