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4554发布日期:2018-11-02 23:3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过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领域会涉及到对车辆进行称重,如料场、高速收费站等。能够对车辆进行称重的系统便是过磅系统。

传统的过磅系统主要由用来称重的地磅、与地磅连接的显示器和相关打印装置组成。一般的过磅流程是:运输车辆进出站时,需要进行先停车,而后由司磅员对车辆进行登记、称重等程序,地磅在对车辆进行称重之后,显示器上会显示出车辆的车重,而后由司磅员将数据(车里拉的料,来自于那个公司,车重)手工录入计算机,由于该过程必须有司磅员接入,因此在很多场合司磅员需要24小时轮班,对过磅车辆进行每一步操作,包括指挥调度车辆、过磅登记、选择原材、打印凭条等等,有时甚至需要手动统计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磅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磅系统,包括:

第一通行提示器、第二通行提示器、地磅秤、第一无线读卡器、控制器和上磅等待检测器;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第一通行提示器、第二通行提示器、地磅秤、第一无线读卡器和上磅等待检测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无线读卡器的信号采集范围覆盖上磅等待区,和/或称重区;上磅等待区的出口与称重区的入口临近;

第一通行提示器设置在上磅等待区的出口,第二通行提示器设置在称重区的出口;

地磅秤位于称重区的地表,且用于生成车重信息;

上磅等待检测器位于上磅等待区,用于检测上磅等待区是否有待上磅车辆;

第一无线读卡器,用于读取设置在车身上的无线标签所发出的识别编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编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且获取到车辆信息,则调节第二通行提示器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重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上磅等待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调整第一通行提示器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通行提示器包括第一道闸,第二通行提示器包括第二道闸。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与第一道闸电性连接;第二检测器与第二道闸电性连接;

第一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在第一通行提示器的下方,第二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在第二通行提示器的下方;

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有车辆通过第一通行提示器的区域时,驱动第一道闸保持通行状态;

第二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有车辆通过第二通行提示器的区域时,驱动第二道闸保持通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通行提示器和第二通行提示器均包括: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

第一通行提示器和第二通行提示器的所述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称重区中的上磅检测光栅;上榜检测光栅与第一道闸电性连接;

所述上磅检测光栅,用于检测在检测到车辆时,驱动第一道闸调整为关闭状态;所述上榜检测光栅的信号检测范围靠近称重区的出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二无线读卡器和回皮等待检测器;控制器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和第四控制模块;第二无线读卡器和回皮等待检测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无线读卡器的信号采集范围覆盖回皮等待区,和/或称重区;

回皮等待检测器位于回皮等待区,用于检测上磅等待区是否有待回皮车辆;回皮等待区的出口与称重区的出口临近;

第二无线读卡器,用于读取设置在车身上的无线标签所发出的识别编码;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编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且获取到车辆信息,则调节第一通行提示器的工作状态;

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回皮等待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调整第二通行提示器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称重区中的回皮检测光栅;回皮检测光栅与第二道闸电性连接;

所述回皮检测光栅,用于检测在检测到车辆时,驱动第二道闸调整为关闭状态;所述回皮检测光栅的信号检测范围靠近称重区的入口;

第二无线读卡器和第一无线读卡器均为rfid读卡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磅等待检测器为地感;回皮等待检测器为地感。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打印机,所述打印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就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无线通信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磅系统,采用设置无线读卡器的方式来自动读取车辆上的编号,还通过设置了通行提示器和控制器来引导司机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能够自动的采集车重信息,基本可以做到自动的完成车辆上磅称重的工作。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磅系统的上磅过程所涉及功能的基本模块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磅系统的回皮过程所涉及功能的基本模块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磅系统中涉及的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的空间位置分布(俯视);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过磅系统的实施例的第一种示意图(俯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几种的过磅系统,但现存的这几种过磅系统,都需要专门设置司磅员来记录称重数据,并且上传。本申请发明人认为此种方式效率过低,针对该种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磅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

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第二通行提示器106、地磅秤103、第一无线读卡器102、控制器101和上磅等待检测器104;控制器101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第二通行提示器106、地磅秤103、第一无线读卡器102和上磅等待检测器104均分别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第一无线读卡器102的信号采集范围覆盖上磅等待区,和/或称重区;上磅等待区的出口与称重区的入口临近;

第一通行提示器105设置在上磅等待区的出口,第二通行提示器106设置在称重区的出口;

地磅秤103位于称重区的地表,且用于生成车重信息;

上磅等待检测器104位于上磅等待区,用于检测上磅等待区是否有待上磅车辆;

第一无线读卡器102,用于读取设置在车身上的无线标签所发出的识别编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编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且获取到车辆信息,则调节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工作状态;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重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上磅等待检测器104的检测结果调整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工作状态。

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方案中,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这三个区域的一种分布图(图3是俯视视角下的视图),通过图3可以看出,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是沿同一条直线依次顺序排布的,这种排布方式主要是为了降低司机的驾驶难度。当然,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这三个区域的排布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种,比如这三个区域沿同一个曲线依次排布等。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行提示器可以是道闸这种能够起到阻拦作用的结构,也可以是指示灯、声音提示器这种提示器构,或者是上述这两种结构的组合。即,第一通行提示器105包括道闸,和/或提示器;提示器可以是指示灯或声音提示器。类似的,第二通行提示器106包括道闸,和/或提示器;提示器可以是指示灯或声音提示器。

地磅秤103的主要作用是测量车重,并且生成对应的车重信息,其有两种工作机制,第一种是实时的检测车重,并生成车重信息,并且在控制器101需要的时候向控制器101发送;第二种是在受到控制器101触发的时候再检测车重,并将生成的车重信息向控制器101发送。

第一无线读卡器102可以如rfid读卡器一类的设备,其能够读取到车身上的无线标签所发出的识别编码。此处的车身应当理解为车的外表面和车的内部空间,也就是无线标签的存在形式有多种,比如可以将无线标签设置在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还可以将无线标签设置在车座椅的拷贝上,还可以是无线标签与车身是分离的。无线标签与车身是分离的状态,比如,用户可以手持无线标签;或者是,用户所使用的智能终端能够发出被第一无线读卡器102所识别的无线信号时,该智能终端(如手机)本身就应当视为无线标签。

上磅等待区是车辆进入到称重区前所停留的区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虽然会涉及到上磅等待区,回皮等待区和称重区,但本申请的方案的保护范围并不包括上磅等待区,回皮等待区和称重区。通常情况下,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是依次顺序排布的。

控制器101的存在形式有多种,按照使用的方式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两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控制器101是以独立的控制柜的形式出现的,控制柜上设置有物理输入器(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该物理输入器可以设置在称重区的两侧,或者是设置在称重区附近的独立的房间中。用户(如司机)可以自行操作物理输入器向控制器101输入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上报,或者进行验证。

第二种,控制器101是以独立的控制柜的形式出现的,控制柜上设置有无线通信芯片,通过无线通信芯片,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机或者其他的智能通信装置直接从远端(如车内)向控制器101发送需要输入的信息,使得用户不再需要下车,并走到物理输入器处输入信息了。

当然,某种情况下,控制器101可以是由空间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具有处理功能的芯片所组成的。

上述两种方式相比,第二种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但要求司机的操作水平更高,具体使用时可以依据情况选择。当然,控制器101可以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方案。

控制器101中主要分为两种控制模块,分别是控制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模块和控制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模块。进而,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来在上磅的时候,分别控制第一通行提示器105和第二通行提示器106。

简单来看,第一控制模块是对第二通行提示器106进行控制,其可以是对读取到的识别编码进行简单的验证,以及调节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工作状态,比如,在验证通过后,将道闸抬起,以使车辆可以通过。还可以是在验证通过,并且采集到车重信息后再将第二通行提示器106(道闸)抬起,以使车辆可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在验证通过,并且获取到车辆信息(除了有车重信息,还可以有司机输入的其它信息)后,还可以打印二维码,让司机使用该二维码进入到后续的其它流程。还可以是验证通过,并且获取到车辆信息(除了有车重信息,还可以有司机输入的其它信息)后,还向司机所操作的智能终端中发送一个通过验证的标志(作用和二维码类似),以让司机通过该标志进行后续的其它流程。

对识别编码进行验证的内容可以是比对识别编码是否合法,其实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采用传统方案中利用服务器进行验证,或者是利用内部物理校验机制进行验证(如比对识别编码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列表中),这种校验机制本身相对成熟,使用现有的电子器件就可以完成。

第二控制模块则主要是对第一通行提示器105进行控制,主要是在上榜等待检测器生成检测结果(说明有车已经到达等待区,准确上磅了)之后,将第一通行提示器105抬起,以让车辆进入到称重区。当然,第二控制模块,还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控制,比如,可以是在上磅等待检测器104检测到车辆,并且在车重信息所对应的车重数值小于预定阈值时,控制第一通行提示器105调整为通行状态(打开道闸,或者是亮绿灯,让车辆通过);以及,在车重信息所对应的车重数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控制第一通行提示器105调整为关闭状态(关闭道闸,或者亮红灯,让车辆无法通过)。

当第一通行提示器105包括第一道闸、第二通行提示器106包括第二道闸时。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还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第一检测器与第一道闸电性连接;第二检测器与第二道闸电性连接;

第一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在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下方,第二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范围在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下方;

第一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有车辆通过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区域时,驱动第一道闸保持通行状态;

第二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有车辆通过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区域时,驱动第二道闸保持通行状态。

设置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道闸持续的处于抬起状态(通行状态),以免在车辆通过的时候道闸落下,损坏车辆。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第一通行提示器105和第二通行提示器106均包括: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

第一通行提示器105和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所述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均分别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也就是,第一通行提示器105中的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均分别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以及第二通行提示器106中的声音提示器、指示灯和摄像机均分别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

具体的,声音提示器的作用是提醒司机应当进行什么操作,指示灯也是类似的作用。摄像机主要是起到监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车辆完全进入到称重区之后,就可以控制第一道闸关闭了,以阻止其他车辆进入到称重区。进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还包括:设置在称重区中的上磅检测光栅;上榜检测光栅与第一道闸电性连接;

所述上磅检测光栅,用于检测在检测到车辆时,驱动第一道闸调整为关闭状态;所述上榜检测光栅的信号检测范围靠近称重区的出口。

车辆除了称重过程,还可能会涉及到回皮过程,为了重复利用整体装置,减小设备空间,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在上述过磅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结构,以使其具备回皮检测的功能。具体的,本申请所提供的过磅系统,还包括:第二无线读卡器107和回皮等待检测器108;控制器101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和第四控制模块;第二无线读卡器107和回皮等待检测器108均分别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第二无线读卡器107的信号采集范围覆盖回皮等待区,和/或称重区;

回皮等待检测器108位于回皮等待区,用于检测上磅等待区是否有待回皮车辆;回皮等待区的出口与称重区的出口临近;

第二无线读卡器107,用于读取设置在车身上的无线标签所发出的识别编码;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编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且获取到车辆信息,则生成反馈信息,并调节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工作状态;

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回皮等待检测器108的检测结果调整第二通行提示器106的工作状态。

第三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的功能类似,都是用来控制车辆进入到称重区的,只是回皮的过程与上磅的过程完全相反,因此,回皮的过程中,车辆是从称重区的出口进入,也就是回皮等待区位于称重区的出口处。类似的,第四控制模块的功能与第二控制模块的功能相似,都是控制车辆从称重区中移出的,因此控制的对象刚好相反。

具体的,简单来看,第三控制模块是对第一通行提示器105进行控制,其可以是对读取到的识别编码进行简单的验证,以及调节第一通行提示器105的工作状态,比如,在验证通过后,将道闸抬起,以使车辆可以通过。还可以是在验证通过,并且采集到车重信息后再将第一通行提示器105(道闸)抬起,以使车辆可以通过。第三控制模块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在验证通过,并且获取到车辆信息(除了有车重信息,还可以有司机输入的其它信息)后,还可以打印二维码,让司机使用该二维码进入到后续的其它流程。还可以是验证通过,并且获取到车辆信息(除了有车重信息,还可以有司机输入的其它信息)后,还向司机所操作的智能终端中发送一个通过验证的标志(作用和二维码类似),以让司机通过该标志进行后续的其它流程。

对识别编码进行验证的内容可以是比对识别编码是否合法,其实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采用传统方案中利用服务器进行验证,或者是利用内部物理校验机制进行验证(如比对识别编码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列表中),这种校验机制本身相对成熟,使用现有的电子器件就可以完成。

第四控制模块则主要是对第二通行提示器106进行控制,主要是在回皮等待检测器108生成检测结果(说明有车已经到达等待区,准确称重了)之后,将第二通行提示器106抬起,以让车辆进入到称重区。当然,第四控制模块,还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控制,比如,可以是在回皮等待检测器108检测到车辆,并且在车重信息所对应的车重数值小于预定阈值时,控制第二通行提示器106调整为通行状态(打开道闸,或者是亮绿灯,让车辆通过);以及,在车重信息所对应的车重数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控制第二通行提示器106调整为关闭状态(关闭道闸,或者亮红灯,让车辆无法通过)。

从整体位置关系来看,上磅等待区、称重区和回皮等待区是依次顺序排布的,三者可以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是顺序分布在一条曲线上。

与上磅检测光栅对应的,还可以设置回皮检测光栅来控制第二道闸的动作,具体的,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称重区中的回皮检测光栅;回皮检测光栅与第二道闸电性连接;

所述回皮检测光栅,用于检测在检测到车辆时,驱动第二道闸调整为关闭状态;所述回皮检测光栅的信号检测范围靠近称重区的入口;

第二无线读卡器107和第一无线读卡器102均为rfid读卡器。

优选的,上磅等待检测器104为地感;回皮等待检测器108为地感。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还包括:打印机,所述打印机与控制器101电性连接。打印机主要是帮助司机打印二维码或者是其他的材料。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上磅的流程,如图3和4所示,图中,左侧的区域是上磅检测等待区,中间的区域是称重区,右侧的区域是回皮检测等待区,使用本方案的上榜系统,车辆上磅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一:运输原材的车辆进站,激活前地感(1),plc控制器扫描到前地感(1)激活状态,触发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plc发送信号,控制前道闸(3)抬起,后rfid(19)被激活,处于工作状态,后指示灯(16)变绿,同时,后地感(11)未被激活,所以后道闸(13)仍是落下状态;

步骤三:车辆开始上磅,经过前道闸(3)时,前道闸地感(2)被激活,plc扫描到激活状态,并控制前道闸(3)保持抬起状态,防止突然落下,同时后道闸地感(12)未被激活,后道闸(13)仍是落下状态;

步骤四:车辆运动到光栅14、15的过程中(车辆未挡住光栅14,15),如果后rfid读卡器(19)读取到贴在车玻璃上的电子标签卡,一体机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验证,并将电子标签信息显示在控制器的屏幕上;

步骤五:当车辆达到指定位置(车辆挡住光栅14,15)后,plc扫描到光栅(被遮挡)状态,控制前道闸(3)落下,以及后指示灯(16)变为红灯;同时前光栅(4)(5)未被激活,后道闸(13)仍是落下状态以及前指示灯(6)仍是红灯;

如果后rfid读卡器(19)没有读取到贴在车玻璃上的电子标签卡,司机可以在一体机上点击读卡按钮,再次进行读卡;

此时,司机可下车在一体机(即物理输入器)上进行操作,如开始选择原材,点击称重按钮,一体机获取车辆的毛重,同时,会将入库凭条打印出供司机入库时使用;

在打印入库凭条后,plc控制后道闸(13)抬起(出凭条就抬起),后指示灯(16)变为绿灯;前道闸(3)和前指示灯(6)状态依旧不变;

步骤六:司机操作完一体机,上车行驶车辆下磅的时候,后道闸地感(12)被激活,plc扫描到后道闸地感(12)的激活状态,控制后道闸(12)保持抬起状态,防止道闸突然落下,同时激活了后地感(11),当车辆完全离开后地感范围的时候,plc扫描到后地感(11)的未被激活状态时,会控制后道闸(13)落下以及后指示灯(16)变为红灯;相反的,因为没有激活前地感道闸(2),所以前道闸(3)仍处于落下状态,前指示灯(6)仍是红灯状态。车辆到此已经成功过磅。

车辆回皮的过程,与上磅的过程完全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