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2129发布日期:2020-03-06 08: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电子设备的应用,锂电池已普遍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其是为工具提供动力的来源,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各厂家都在大批量生产。然而,在动力锂电池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原因,各型号锂电池的尺寸、内阻及电压都不同,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工艺标准,动力锂电池整体是否合格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才能知晓,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组,因此,在生产时就需要对每一块动力锂电池进行检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脚,所述检测平台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侧安装有右护板,所述右护板的左侧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螺杆和滑动装置,且螺杆和滑动装置的左侧端部分别连接在左护板的右侧的外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活动固定架,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液压动力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右端动力端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右端连接有测量顶板,所述测量顶板的底部竖直设置有指针,且检测平台的外壁上设置于有与指针相对应的测量条。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于右护板和左护板的相对外壁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辊。

优选的,所述活动固定架包括活动套接在螺杆外壁上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内壁通过轴承插接有螺栓,且螺栓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套的右侧底部竖直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测量顶板的右侧竖直截面与指针的右侧竖直截面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测量条的右端为刻度条的起点,且测量条的右端零点位置与右护板的左侧外壁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待测量的锂电池放入到左右护板之间,滑动装置可以使得锂电池方便的放入和取出,转动螺栓,带动滑动套移动,挡板的左侧端面与锂电池的左侧端面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在测量顶板移动的时候测量准确的同时也保护了锂电池不会收到压力而损坏,指针和测量条来准确的测量出锂电池的厚度,提高了锂电池的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固定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平台、2支脚、3支撑柱、4右护板、5左护板、6螺杆、7滑动装置、71转轴、72转动辊、8活动固定架、81滑动套、82螺栓、83挡板、9支撑台、10液压动力装置、11液压伸缩杆、12测量顶板、13指针、14测量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对动力锂电池厚度测量的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所述检测平台1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脚2,所述检测平台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左侧安装有右护板4,所述右护板4的左侧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螺杆6和滑动装置7,且螺杆6和滑动装置7的左侧端部分别连接在左护板5的右侧的外壁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螺杆6的外壁上设置有活动固定架8,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台9,所述支撑台9的顶部安装有液压动力装置10,所述液压动力装置10的右端动力端上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1,所述液压伸缩杆11的右端连接有测量顶板12,所述测量顶板12的底部竖直设置有指针13,且检测平台1的外壁上设置于有与指针13相对应的测量条14。

其中,所述滑动装置7包括转轴71,且转轴71的两端分别于右护板4和左护板5的相对外壁连接,所述转轴71的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辊72,所述活动固定架8包括活动套接在螺杆6外壁上的滑动套81,所述滑动套81的内壁通过轴承插接有螺栓82,且螺栓82与螺杆6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套81的右侧底部竖直设置有挡板83,所述测量顶板12的右侧竖直截面与指针13的右侧竖直截面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测量条14的右端为刻度条的起点,且测量条14的右端零点位置与右护板4的左侧外壁的位置相对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