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6719发布日期:2018-11-20 18:5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方法是人类获取地下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中,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偏移可以使反射波准确归位,绕射波收敛,从而直观地展现地下构造的真实形态。

目前传统的偏移成像技术普遍采用单点散射近似下的地震成像理论,其主要是基于震源波场与检波点波场的匹配分析,首先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分别进行正向和反向延拓,再应用合适的成像条件对反射面进行成像。合适的成像条件对于偏移速度分析和成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空移成像条件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成像条件,在成像条件中保留偏移距信息,实现波动方程偏移的角度域成像。但空移成像条件需要巨大的互相关计算量,计算效率较低,不利于实际数据的处理;并且传统的偏移成像容易产生噪声和偏移假象。

综上,传统的偏移成像效率低下,并且成像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以缓解传统的偏移成像效率低下,并且成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包括:

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所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用于确定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

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

基于所述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

将所述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偏移速度体;

通过L2范数建立所述地震观测数据与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之间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所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包括:

根据模拟数据计算算式dmod=Lmk计算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其中,dmod表示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L表示Born近似条件下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地震波场正演算子,mk表示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根据所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计算算式计算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E(mk)表示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dmod表示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dobs表示所述地震观测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包括:

通过所述偏移速度体将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并通过所述偏移速度体将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

基于时移成像条件对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

在所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中将零时刻的偏移剖面作为所述目标函数梯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时移成像条件对所述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所述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进行成像包括:

根据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成像算式R(mk,t,τ)=Pr(mk,t+τ)*Ps(mk,t-τ)进行成像,得到所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其中,R(m,t,τ)表示所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表示时间域互相关,t表示时间,τ表示时移成像条件中的时移量,Pr表示所述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Ps表示所述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mk表示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函数梯度确定更新步长和更新方向;

根据反射系数模型更新算式mk+1=mk+αkdk计算所述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其中,mk+1表示所述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αk表示所述更新步长,dk表示所述更新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函数梯度确定更新步长和更新方向包括:

根据更新方向算式确定所述更新方向,其中,dk表示所述更新方向,dk-1表示上一更新方向,g(mk)表示在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g(mk-1)表示在上一反射系数模型mk-1下的目标函数梯度;

根据更新步长条件确定所述更新步长,其中,所述更新步长条件为:当满足E(mk+αkdk)≤E(mk)+αkcg(mk)dk时,则αk=αk-1,否则,αk=λαk-1,αk表示所述更新步长,αk-1表示上一更新步长,E(mk+αkdk)表示在更新方向和更新步长分别为dk和αk时,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下的波场残差值,g(mk)表示在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0<c<1,0<λ<1。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所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用于确定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

偏移模块,用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

更新迭代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偏移速度体;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L2范数建立所述地震观测数据与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之间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模拟数据计算算式dmod=Lmk计算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其中,dmod表示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L表示Born近似条件下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地震波场正演算子,mk表示所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计算算式计算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E(mk)表示所述当前波场残差值,dmod表示所述待求解模拟数据,dobs表示所述地震观测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先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进而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然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进一步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最后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有效提高了地震偏移成像的精度,成像效果好,另外,偏移成像过程中采用了时移成像条件,计算量小,提高了偏移成像的效率,缓解了传统的偏移成像效率低下,并且成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成像点道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常规偏移成像方法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处理区域为野外采集的区域。地震观测数据是对待处理区域进行地震波采集得到的数据,该数据为已知数据。待求解模拟数据与反射系数模型相关,在得到反射系数模型后,对应的待求解模拟数据就可以确定,下文中再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04,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当前反射系数模型用于确定待求解模拟数据;

在得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后,如果得到当前反射系数模型,那么就能根据当前反射系数模型确定待求解模拟数据,再将待求解模拟数据代入波场残差目标函数中,就能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

步骤S106,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

在得到当前波场残差值后,进一步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得到目标函数梯度,下文中再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08,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

在得到目标函数梯度后,进一步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

步骤S110,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

具体的,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后得到的目标反射系数模型即为偏移成像结果,根据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行画图,得到最终的偏移成像结果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先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进而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然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进一步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最后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有效提高了地震偏移成像的精度,成像效果好,另外,偏移成像过程中采用了时移成像条件,计算量小,提高了偏移成像的效率,缓解了传统的偏移成像效率低下,并且成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对本发明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下面对其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偏移速度体;

具体的,偏移速度体是对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移速度体为深度域速度体。在得到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偏移速度体中都包含有SEGY标准道头信息。

步骤S202,通过L2范数建立地震观测数据与待求解模拟数据之间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在得到地震观测数据后,就能通过L2范数建立地震观测数据与待求解模拟数据之间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具体的,建立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为:

其中,E表示波场残差,dmod表示待求解模拟数据,dobs表示地震观测数据,|| ||2表示L2范数。实际上,该过程即为使得待求解模拟数据逼近真实的地震观测数据的过程。

上述内容对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对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模拟数据计算算式dmod=Lmk计算待求解模拟数据,其中,dmod表示待求解模拟数据,L表示Born近似条件下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地震波场正演算子,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在第一次计算时,当前反射系数模型为初始反射系数模型,该初始反射系数模型为预先设定的反射系数模型。

(2)根据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计算算式计算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E(mk)表示当前波场残差值,dmod表示待求解模拟数据,dobs表示地震观测数据。

如(1)所述,在得到待求解模拟数据dmod后,将待求解模拟数据dmod代入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计算算式中,就能够计算得到当前波场残差值。

上述内容对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下面对确定目标函数梯度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通过偏移速度体将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并通过偏移速度体将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

步骤S302,基于时移成像条件对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

具体的,根据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成像算式R(mk,t,τ)=Pr(mk,t+τ)*Ps(mk,t-τ)进行成像,得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其中,R(m,t,τ)表示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表示时间域互相关,t表示时间,τ表示时移成像条件中的时移量,Pr表示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Ps表示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步骤S303,在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中将零时刻的偏移剖面作为目标函数梯度。

具体的,g(mk)=LT(dmod-dobs)=R(m,τ,t=0),其中,g(mk)表示零时刻的偏移剖面,LT表示正演算子的转置。

实际上,上述步骤S402中得到的R(m,t,τ)为三维数据体,Z轴为深度,X轴为时间t,Y轴为τ,取t=0时的剖面(如图4所示)进行共成像点道集叠加(叠加时,进行同一深度横向叠加,叠成一道),叠加后就得到了偏移剖面。之所以取t=0时的共成像点道集叠加,是因为速度准确时,会在0时刻聚焦,也就是在0时刻能量最强。

上述内容对确定目标函数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对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基于目标函数梯度确定更新步长和更新方向;

具体的,在共轭梯度法中,反射系数模型的更新公式为:

mk+1=mk+αkdk,其中,mk+1表示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αk表示更新步长,dk表示更新方向。

具体的:

(1)根据更新方向算式确定更新方向,其中,dk表示更新方向,dk-1表示上一更新方向,g(mk)表示在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g(mk-1)表示在上一反射系数模型mk-1下的目标函数梯度;

(2)根据更新步长条件确定更新步长,其中,更新步长条件为:当满足E(mk+αkdk)≤E(mk)+αkcg(mk)dk时,则αk=αk-1,否则,αk=λαk-1,αk表示更新步长,αk-1表示上一更新步长,E(mk+αkdk)表示在更新方向和更新步长分别为dk和αk时,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下的波场残差值,g(mk)表示在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0<c<1,0<λ<1。

也就是,更新方向为:其中,βk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g(mk),g(mk)-g(mk-1))表示向量g(mk)和向量g(mk)-g(mk-1)的内积,其它参量的含义与此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更新步长采用搜索算法进行计算,设定一较大初始步长αk,缩减因子λ(0<λ<1),比例因子c(0<c<1),若其满足条件:E(mk+αkdk)≤E(mk)+αkcg(mk)dk,则αk=αk-1,否则αk=λαk-1,各参量的含义可以参考本发明中其它位置处所记载的内容。

步骤S502,根据反射系数模型更新算式mk+1=mk+αkdk计算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其中,mk+1表示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αk表示更新步长,dk表示更新方向。

在得到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后,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如图6(a)所示,即为根据本发明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图6(b)为常规偏移成像方法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通过对比可知,图6(a)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的分辨率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深层构造的刻画更为明显。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以时移成像条件构建格林函数,利用地震波场的线性Born近似形式进行波场模拟,通过对模拟数据和观测数据的波场残差进行最小二乘迭代,获得最小二乘偏移成像剖面。本发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利用最小二乘偏移技术进行地震数据偏移成像,由于时移成像条件计算成本较低,进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计算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偏移成像的效率,同时最小二乘偏移算法,可有效提高地震偏移成像的精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震偏移成像装置,该地震偏移成像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偏移成像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偏移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地震偏移成像装置主要包括:建立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偏移模块13,第二确定模块14和更新迭代模块15,其中:

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当前反射系数模型用于确定待求解模拟数据;

偏移模块,用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

更新迭代模块,用于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先基于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待求解模拟数据建立波场残差目标函数,进而结合当前反射系数模型和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确定当前波场残差值,然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偏移方法对当前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以确定得到目标函数梯度,进一步基于目标函数梯度采用共轭梯度法确定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最后将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作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进行更新迭代,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目标反射系数模型,进而得到偏移成像结果。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地震偏移成像装置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有效提高了地震偏移成像的精度,成像效果好,另外,偏移成像过程中采用了时移成像条件,计算量小,提高了偏移成像的效率,缓解了传统的偏移成像效率低下,并且成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建立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观测数据和偏移速度体;

建立单元,用于通过L2范数建立地震观测数据与待求解模拟数据之间的波场残差目标函数。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模拟数据计算算式dmod=Lmk计算待求解模拟数据,其中,dmod表示待求解模拟数据,L表示Born近似条件下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地震波场正演算子,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计算算式计算当前波场残差值,其中,E(mk)表示当前波场残差值,dmod表示待求解模拟数据,dobs表示地震观测数据。

可选地,偏移模块包括:

延拓单元,用于通过偏移速度体将检波点波场进行反向延拓,并通过偏移速度体将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延拓;

成像单元,用于基于时移成像条件对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和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进行成像,得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

设定单元,用于在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中将零时刻的偏移剖面作为目标函数梯度。

可选地,成像单元还用于:

根据基于时移成像条件的成像算式R(mk,t,τ)=Pr(mk,t+τ)*Ps(mk,t-τ)进行成像,得到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其中,R(m,t,τ)表示关于时移量的偏移剖面,*表示时间域互相关,t表示时间,τ表示时移成像条件中的时移量,Pr表示反向延拓后的检波点波场,Ps表示正向延拓后的震源波场,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

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函数梯度确定更新步长和更新方向;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反射系数模型更新算式mk+1=mk+αkdk计算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其中,mk+1表示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mk表示当前反射系数模型,αk表示更新步长,dk表示更新方向。

可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更新方向算式确定更新方向,其中,dk表示更新方向,dk-1表示上一更新方向,g(mk)表示在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g(mk-1)表示在上一反射系数模型mk-1下的目标函数梯度;

根据更新步长条件确定更新步长,其中,更新步长条件为:当满足E(mk+αkdk)≤E(mk)+αkcg(mk)dk时,则αk=αk-1,否则,αk=λαk-1,αk表示更新步长,αk-1表示上一更新步长,E(mk+αkdk)表示在更新方向和更新步长分别为dk和αk时,更新后的反射系数模型下的波场残差值,g(mk)表示在当前反射系数模型mk下的目标函数梯度,0<c<1,0<λ<1。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