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4130发布日期:2019-04-09 21: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为地震预报,尤其是一种采用温度波圈预测板预测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的具体位置的温度波圈预测板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地震精准的预报,属地震领域地震预报新发明。



背景技术:

对于地震预报,其预报,顾名思义,就是象天气预报一样,预报未来某地范围内将要发生多大的地震,使人们早知道、早防范,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损失。为此,世界人民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尽管世界各地对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可是,迄今为止,现有技术对于一项具有实用价值、规范性的地震预报方案,仍然是个空白,更不用说预报某地范围内将要发生多大的地震了,只不过是震后做做报道而已。

一次次该发生的地震发生了,当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一次次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显然,这是没有预报造成的!因此,地震预报,预报地震具体位置的地震中心区域、地震波的波击范围至关重要。为此,作为现有技术,本人在2016年6月25日申请了一项发明名称为“地下水温报警点几何图解法预测地震位置及范围的方法”并获得授权、专利号zl201610526648.1的发明专利。该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在两个相邻方向选出两个低温报警点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分别将该四个报警点画两条形成交叉的直线及穿过两高温报警点的延伸线,并在该两条直线及延伸线上,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标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及地震波及范围的信息,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测和预报”。该地震预报的技术,在众多地下水温监测点发出报警的报警点中,选取其中两个相邻方向低温报警点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的四个报警点、虽然能达到获取地震到来之前和具体位置的信息,但是,由于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经多方验证,相同的报警点温度在不同的地点,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也存在该信息的精准度问题,会因获取的信息不精准而产生误报,同时,也因绘制过程复杂、不方便、绘制速度慢而造成信息得不到及时获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在众多地下水温报警点中,在两个相邻方向选取两个低温报警点和各自对面的高温报警点的四个报警点、并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寻找出各自的直线对中点以获得某地将要发生地震及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及地震波波及范围具体位置的信息,实现地震到来之前的预报的技术方案,存在由于采用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的几何图解法,会产生相同的报警点温度在不同的地点,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造成因预测到的具体位置的精准度问题,获取的信息不精准而产生误报和绘图过程复杂、绘制速度慢信息得不到及时获取的缺陷,根据地下水温在地底下的传播方式是以地震中心点以波圈方式向四周扩散并逐渐衰减的规律,发明出一种波圈预测板,可快速、方便、精准地预测出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具体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其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构成在地图上标注有与实地众多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相对应的地下水温监测点,形成的网状分布图及发出报警的加注有标记的报警点和预测某地地震即将来临的温度波圈板,其特征在于:根据地下水温由中心向四周呈波圈式向外扩散并逐渐削减的变化规律,在地图上加注有标记的报警点中,将加工有中心孔、温度波圈、水平线、平分垂直线的透明温度波圈板覆盖在报警点集中位置,任意选择其中报警点、报警点和报警点三个报警点,将其中任意两个报警点如报警点和报警点重叠在水平线上,再以水平线上任意一个报警点作为基准点,画该基准点报警点与另一个报警点连线的虚拟直线,然后按温度波圈板上的水平线、平分垂直线和虚拟直线,分别在地图上画出连接该三个报警点水平线的水平直线、虚拟直线的直线a及延伸线和平分垂直线的对中垂直线;由水平直线及延伸线构成该水平直线的水平温度直线和直线a及延伸线构成该直线a的温度直线a及其温度直线a的对中垂直线,并由该对中垂直线与水平温度垂直线的对中垂直线形成地震中心点的交汇点;通过以交汇点为圆心,分别以地震中心区域半径、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为半径画圆,获得准确的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的地震预报信息,实现精准的预报;

温度波圈板,为由在透明基板的中心加工有中心孔,中心孔外围,设置有若干按黑、蓝、红、绿、黄不同颜色隔离且各波圈之间的间距相同的细纹温度波圈和水平线及与水平线对中垂直的平分垂直线、温度波圈半径构成的透明基板,相同的波圈半径上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的温度值相等;

地下水温监测点,为一个独立的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每个独立的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包含深埋于从地面至地下水水位线下方的空心管、及空心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构成的地下水温采集系统、和地面上的恒定水温显示器、实时水温显示器、声光报警器及太阳能电池供电系列;其中:空心管,采用直径为20-100mm的空心管,在空心管底部设置有尖头、尖头上方没入水位线及设置温度传感器段加工有若干密集的进水孔、位于水位线上部加工有若干疏散的通气孔、顶部设置有端盖,并且根据地质状况选用不同材料的空心管,是土、砂、小石的软结构的,采用镀锌管直接打入地下,是大石头、岩石的硬结构的,选用塑料管由小钻机打好孔后插入;恒定水温显示器和实时水温显示器均为数字温度显示器,恒定水温显示器显示的度数为首次检测到的地下水温温度常温固定值,实时水温显示器为随时检测到的地下水温度数;声光报警器为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地下水温升高值通过电路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扬声器发出声音报警,实时水温显示器、声光报警器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连接,恒定水温显示器、实时水温显示器、声光报警器与太阳能电池供电系列由电源线连接供电;

温度波圈板3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步骤1、将众多地下水温监测装置标注在地图上形成网状分布图

将地下水温监测点,按实际需要,人口密集地的城镇重点地段以数十公里、乡村人口稀少地段以数百公里间距设置一个地下水温监测点,并将各地设置的地下水温监测点标注在地图的相对应位置,形成众多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的网状分布图;

步骤2、将所有发出报警的报警点5加注标记

当某地将要发生地震时,设置在该地周边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的地下水温迅速升高发出报警,将发出报警的监测点,在分布图中与其相对应的监测点加注标记,形成诸多的报警点;

步骤3、利用温度波圈板画两条贯穿该三个报警点直线的方法

在加注有诸多报警点标记的分布图中,将温度波圈板覆盖在诸多的报警点上,任意选择其中三个报警点,以其中一个报警点作为基准点和一个报警点与水平线重叠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再在温度波圈板上设置一条贯穿该基准报警点与另一个报警点的虚拟直线,然后,在地图上分别标出水平线、平分垂直线、虚拟直线各直线两端的引线;

步骤4、获取地震中心点

沿各引线分别画出贯穿基准点报警点与一个报警点的水平直线、延伸线及与平分垂直线重叠的对中垂直线和贯穿基准点报警点与另一个报警点的直线a及延伸线,根据地下水温由中心向四周呈波圈式向外扩散并逐渐削减的变化规律和在温度波圈板相同波圈半径的温度相同,按基准点报警点的实时温度值所处温度波圈板中、波圈半径的位置,分别截取两条直线的延伸线中、与基准点报警点相同温度值且相反方向位置的两个截取点;由水平直线、至延伸线的截取点获得温度直线和直线a、从基准点报警点至延伸线中的截取点获得温度直线a,构成该两个截取点与基准点报警点在同一温度波圈圆弧上的三个点,根据圆弧三点法找圆心,得知报警点3和水平直线至延伸线的截取点与圆心点构成的是等腰三角形而获得地震中心点即在温度波圈板中、与平分垂直线重叠的对中垂直线的一个点上,通过画温度直线a的温度直线对中点与该直线垂直的对中垂直线,获得该对中垂直线与水平直线的对中垂直线的交汇点的地震中心点;

步骤5、获取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

通过以交汇点为圆心,分别以现有技术划定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为标准的地震中心区域半径、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为半径画圆,获得地震来临之前,地震中心区域半径的圆内为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中心区域半径的圆外至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圆内为地震波波击范围准确的具体位置信息,实现精准的预报。

本发明根据地下水温在地底下的传播方式,是以地震中心点以波圈方式向四周扩散并逐渐衰减的规律和相同温度波圈半径的温度相等的原理,发明出利用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采用温度波圈板预测地震位置的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专利号为zl201610526648.1采取的技术方案,存在会因获取的信息不精准而产生误报和绘图过程复杂、绘制速度慢,信息得不到及时获取的缺陷,可快速、方便、精准地预测出某地将要发生地震的具体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的信息,实现精准的地震预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温度波圈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示意图;

附图4为地下水温监测点分布图;

附图5为报警点标记示意图;

附图6为任意选取三个报警点利用温度波圈板画两条直线贯穿各报警点的方法;

附图7为截取两直线交汇点的方法;

附图8为确定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示意图;

附图9为验证图。

附图标号说明:

附图1中:1、为地图,2、为地下水温监测点,3、5、7、16为报警点,4、为温度波圈板,6、为平分垂直线,8、为延伸线,9、为水平线,10、为水平直线,10′、为水平温度直线,11、17、为对中垂直线,12、为中心孔,13、为地震中心区域半径,14、为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15、为虚拟直线,18、为交汇点,19、为温度直线a,20、为温度波圈;

附图2中:21、为间距,22、为温度波圈半径;

附图3、4中:23、为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24、为信号线,25、为恒定水温显示器,26、为实时水温显示器,27、为声光报警器,28、为电源线,29、为太阳能电池供电系列,30、为地面,31、为空心管,32、为端盖,33、为通气孔,34、为水位线,35、为温度传感器,36、为进水孔,37、为尖头;

附图6中:38、为引线;

附图7中:39、为截取点,40、为温度直线对中点;

附图8中:41、为地震中心区域,42、为地震波波击范围;

附图9中:43、44、为报警点,45、为直线b,45′、为温度直线b,46、为直线c,46′、为温度直线c,47、48为垂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按附图1,主要包括构成在地图1上标注有与实地众多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相对应的地下水温监测点2,形成的网状分布图及发出报警的加注有标记的报警点5和预测某地地震即将来临的温度波圈板4,其特征在于:

根据地下水温由中心向四周呈波圈式向外扩散并逐渐削减的变化规律,在地图1上加注有标记的报警点5中,将加工有中心孔12、温度波圈20、水平线9、平分垂直线6的透明温度波圈板4覆盖在报警点5集中位置,任意选择其中报警点3、报警点7和报警点16三个报警点,将其中任意两个报警点如报警点3和报警点7重叠在水平线9上,再以水平线9上任意一个报警点3作为基准点,画该基准点报警点3与另一个报警点16连线的虚拟直线15,然后按温度波圈板4上的水平线9、平分垂直线6和虚拟直线15,分别在地图上画出连接该三个报警点(3、7、16)水平线9的水平直线10、虚拟直线15的直线a19及延伸线8和平分垂直线6的对中垂直线11;由水平直线10及延伸线8构成该水平直线10的水平温度直线10′和直线a19及延伸线8构成该直线a19的温度直线a19′及其温度直线a19的对中垂直线17,并由该对中垂直线17与水平温度垂直线10′的对中垂直线11形成地震中心点的交汇点18;通过以交汇点18为圆心,分别以地震中心区域半径13、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14为半径画圆,获得准确的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的地震预报信息,实现精准的预报;

温度波圈板3,按附图2,为由在透明基板的中心加工有中心孔12,中心孔12外围,设置有若干按黑、蓝、红、绿、黄不同颜色隔离且各波圈之间的间距21相同的细纹温度波圈20和水平线9及与水平线对中垂直的平分垂直线6、温度波圈半径22构成的透明基板,相同的波圈半径22上的地下水温监测点的温度值相等;

地下水温监测点2,按附图3,为一个独立的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23,每个独立的地下水温监测点装置,包含深埋于从地面30至地下水水位线34下方的空心管31、及空心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5构成的地下水温采集系统、和地面上的恒定水温显示器25、实时水温显示器26、声光报警器27及太阳能电池供电系列29;其中:空心管31,采用直径为20-100mm的空心管,在空心管底部设置有尖头37、尖头上方没入水位线34及设置温度传感器35段加工有若干密集的进水孔36、位于水位线上部加工有若干疏散的通气孔33、顶部设置有端盖32,并且根据地质状况选用不同材料的空心管31,是土、砂、小石的软结构的,采用镀锌管直接打入地下,是大石头、岩石的硬结构的,选用塑料管由小钻机打好孔后插入;恒定水温显示器25和实时水温显示器26均为数字温度显示器,恒定水温显示器25显示的度数为首次检测到的地下水温温度常温固定值,实时水温显示器26为随时检测到的地下水温度数;声光报警器27为由温度传感器35检测到的地下水温升高值通过电路放大,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扬声器发出声音报警,实时水温显示器26、声光报警器27与温度传感器35的信号线24连接,恒定水温显示器25、实时水温显示器26、声光报警器27与太阳能电池供电系列29由电源线28连接供电;

温度波圈板4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步骤1、将众多地下水温监测装置标注在地图上形成网状分布图

按附图3,将地下水温监测点2,按实际需要,人口密集地的城镇重点地段以数十公里、乡村人口稀少地段以数百公里间距设置一个地下水温监测点,并将各地设置的地下水温监测点2标注在地图1的相对应位置,形成附图4众多的地下水温监测点2的网状分布图;

步骤2、将所有发出报警的报警点5加注标记

当某地将要发生地震时,设置在该地周边的地下水温监测点2的地下水温迅速升高发出报警,将发出报警的监测点,按附图5在分布图中与其相对应的监测点加注标记,形成诸多的报警点5;

步骤3、利用温度波圈板4画两条贯穿该三个报警点直线的方法在附图5加注有诸多报警点5标记的分布图中,按附图6将温度波圈板4覆盖在诸多的报警点5上,任意选择其中报警点3、报警点7和报警点16三个报警点,以报警点3作为基准点,将报警点3、报警点7两个报警点与水平线9重叠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再在温度波圈板4上设置一条贯穿报警点3与报警点16的虚拟直线15,然后,在地图上分别标出水平线9、平分垂直线6、虚拟直线15各自两端的引线38;

步骤4、获取地震中心点

按附图7沿各引线38分别画出贯穿报警点3与报警点7的水平直线10、延伸线8及与平分垂直线重叠的对中垂直线11和贯穿报警点3与报警点16的直线a18及延伸线8,根据地下水温由中心向四周呈波圈式向外扩散并逐渐削减的变化规律和在温度波圈板4相同波圈半径22的温度相同,按报警点3基准点的实时温度值所处温度波圈板4中、波圈半径22的位置,分别截取两条直线的延伸线8中、与报警点3相同温度值且相反方向位置的两个截取点39;由水平直线10,从报警点3穿过报警点7至延伸线8中的截取点39获得温度直线10′和直线a19,从报警点3穿过报警点16至延伸线8中的截取点39获得温度直线a19′,构成该两个截取点39与报警点3在同一温度波圈20圆弧上的三个点,根据圆弧三点法找圆心,得知报警点3和报警点7的延伸线截取点39与圆心点构成的是等腰三角形而获得地震中心点即在温度波圈板4中、与平分垂直线6重叠的对中垂直线11的一个点上,通过画温度直线a19′的温度直线对中点40与该直线垂直的对中垂直线17,获得该对中垂直线17与水平直线10的对中垂直线11的交汇点18的地震中心点;

步骤5、获取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

按附图8,结合现有技术划定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击范围的标准,通过以交汇点18为圆心,分别以现有技术划定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为标准的地震中心区域半径13、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14为半径画圆,获得地震来临之前,地震中心区域半径13的圆内为地震中心区域41和地震中心区域半径13的圆外至地震波波击范围半径14圆内为地震波波击范围42准确的具体位置信息,实现精准的预报。

为验证采用温度波圈板4及其使用方法,并采用不同报警点温度在不同位置和相同报警点温度在不同位置获得预测地震来临之前,地震中心区域和地震波波击范围具体位置的精准性,在附图7中,原选用报警点3和报警点16的温度直线19′的对中垂直线17与水平线9(水平温度直线10′)的平分垂直线6(温度直线对中垂直线16)形成交汇点18的基础上,按附图9,再选取报警点43、报警点44分别验证如下:

按附图7及其上述步骤3、4的方法,将选取的报警点43,且报警点43的温度值与报警点16的温度值不同,画出贯穿报警点3与报警点43的直线b45、延伸线8,根据地下水温由中心向四周呈波圈式向外扩散并逐渐削减的变化规律、在相同波圈半径22上的温度相同,在延伸线8上,按报警点3的温度值所在温度波圈20的温度半径22的相同且方向相反位置截取一个截取点39,获得从报警点3至截取点39该直线b45的温度直线b45′及该温度直线的温度直线对中点40,在该温度直线对中点40画出与该温度直线b45′垂直的垂直线47正好在原交汇点18上;

将选取的另一个报警点44,且报警点44的温度值与报警点43的温度值相同,画出的贯穿报警点3与该报警点44的直线c46、延伸线8,根据同样原理与同样方法,在延伸线8上截取的截取点39,获得从报警点3至报警点44、截取点39该直线c46的温度直线46′及温度直线对中点40,并在该温度直线对中点40画出与且该温度直线46′垂直的垂直线48也正好在原交汇点18上;

通过上述验证,充分证实了本发明采用温度波圈板3及其方法,在诸多报警点5中,任意选取三个报警点并以该三个报警点之间的温度直线获取预测地震中心点、地震中心区域41及地震波波击范围42的正确性,并且在报警点的温度值相同或不相同在不同位置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本发明一种预测地震位置的温度波圈板及其使用方法,按附图1,采用设置有中心孔12,中心孔12外围,设置有若干道按黑、蓝、红、绿、黄不同颜色隔离且间距21相同的细纹温度波圈20、水平线9及水平线对中的平分垂直线6、波圈半径22构成的透明的温度波圈板4,由该温度波圈板4,在标注有与各地众多地下水温监测点2装置相应位置的地图1、在发出报警的诸多报警点5中,任意选取3个报警点,以其中一个报警点3为基准点,用两条直线分别贯穿其它两个报警点7和16,根据地下水升温呈波圈式向外扩散的规律和相同温度波圈半径上的温度相等的原理,将其它两个与基准点报警点温度不同的报警点7和报警点16,以附图7截取延伸线8与报警点3温度值相同的截取点39的方式,使该两个截取点39与基准点的报警点3在同一温度波圈半径22的圆弧上,由报警点3与报警点7的水平直线10和延伸线8的截取点39构成温度水平直线10′,和由报警点3和该截取点39与对中垂直线11上的任意一个点形成等腰三角形而获得地震中心点在该平分垂直线6的温度直线对中垂直线11上,又由报警点3和报警点16的直线a19、延伸线8的截取点39构成温度直线a19′,并由报警点3和其中两个截取点39形成在同一圆弧上,根据圆弧三点法找圆心的原理,获得温度直线a19′的温度直线对中点40及该温度直线对中垂直线17、与温度直线对中垂直线11的交汇点18的地震中心点和地震中心区域及地震波波击范围的精准预测,以此达到便利、快捷获得地震即将来临的具体位置信息,实现预报,在地震到来之前,人们可以获得早知道早预防,最大程度减少灾难来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构思巧妙科学,实施简便易于实现,利国利民,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地震预报的空白,是地震预报先驱、地震预报之创造性发明,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值得重视和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