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0066发布日期:2019-02-26 19:2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卷材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单层机械固定屋面系统快速发展,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已成为塑料防水卷材的主流产品。进入21世纪,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继续保持看高的增长速度,更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防水卷材需承受一定荷载、应力或在一定变形的条件下不断裂的性能,常用拉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表示。为得到具体的拉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需要进行放水卷材的抗拉伸测试;

其中防水卷材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在低温与高温环境下对卷材进行拉伸测试,但是传统技术中,拉伸装置在低温环境下拉伸测试时,都是使用液氮进行冷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液氮都是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测试腔室中进行制冷,制冷效率得不到最大化,导致对一根卷材进行拉伸测试时,就得需要一罐液氮,如果是对多种不同型号的卷材在不同低温的环境下测试,得需要成批的液氮,导致浪费十分严重,且提高了测试成本,以及测试温度波动幅度大,测试不准确;其中在高温测试环境中,由于卷材受热不均匀的问题,经常出现还没到达拉伸距离时,就出现卷材绷断的现象;当需要在常温状态下测试不同的卷材型号时,由于测试腔室的影响,延长的更换卷材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满足不了现代化防水卷材的拉伸测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在低温测时,液氮使用量大,浪费严重以及达不到特定低温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测试架体上的测试腔室,所述测试腔室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上设有用以将其内腔迅速制冷的制冷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箱体内设有用以提升测试箱体内温度的加热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箱体内还设有用以循环冷气或热气的循环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箱体沿纵向滑动,形成用以减少在常温测量状态下更换卷材时间的退让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蒸发管以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管,所述蒸发管呈s形并列布置于所述测试箱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安装于所述测试箱体内的背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循环机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测试箱体内的背面上,所述隔板与测试箱体内的背面之间设有导通间隙,隔板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加热丝安装于位于上方的所述通风孔内,所述导通间隙内还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吹风口朝向加热丝。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架体处于所述退让空间的位置还并列水平设有的丝杠和滑动杆,所述丝杠和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测试箱体底部安装有驱动板,并通过所述驱动板纵向滑动安装于丝杠和滑动杆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蒸发管上还包覆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端部设有卡爪,卡爪的端部设有卡装凸起部,所述测试箱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装凸起部相对应的卡装凹槽,所述防护罩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箱体包括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上下两端面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夹头安装孔,所述矩形壳体的一面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处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透视观察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压缩机和蒸发管配合使用实现低温制冷替代传统技术中利用液氮制冷的方式;低温测试的环境下,温度波动幅度小;高温测试的环境下,温度波动幅度小;在低温测试环境下,卷材受冷均匀;高温测试环境下,卷材受热均匀;测试腔室设有退让空间,根据实际温度测试需要,选择是否使用测试腔室;结构简单,多模式使用,功能强大;可以有效保护人体的手部,防止冻伤;结构简单,使用寿命久;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架体;2-测试箱体;3-蒸发管;4-通风孔;5-隔板;6-加热丝;7-吹风机;8-上夹头;9-盖体;10-密封垫;11-透视观察窗口;12-支撑座;13-驱动板;14-下夹头;15-卡爪;16-卡装凸起部;17-卡装凹槽;18-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防水卷材伸长率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体1以及安装于测试架体1上的测试腔室,

测试腔室,测试箱体2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的上下两端面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夹头安装孔,

测试架体1上分别设有上夹头8与下夹头14,上夹头8通过上方的夹头安装孔安装到测试架体1上,

下架头通过处于下方的夹头安装孔安装到测试架体1上,

矩形壳体的一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盖体9,盖体9的扣合面上还设有与开口边沿相配合的密封垫10,

盖体9上设有透视观察窗口11,用以观察卷材的拉伸程度,

制冷机构包括蒸发管3以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管,蒸发管3呈s形并列布置于测试箱体2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其中处于每个侧壁上的蒸发管3分别设有两层,其中压缩机采用原装泰康caj2446z,压缩机内采用的制冷剂为r404a,利用压缩机配合制冷剂以及蒸发管,实现了在-40度的低温环境下对检测进行拉伸检测,其中利用压缩机配合制冷剂以及蒸发管可以在3分钟之内实现-40度的低温环境,传统的液氮制冷时间为60分钟,且只能实现-20度的低温环境,本方案的制冷方式相比于传统液氮的制冷方式,更加的省时,且可以提供更低的低温检测环境,实现了卷材拉伸检测温度范围广的效果,以及制冷迅速,节省时间的效果。

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丝6,加热丝6安装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上,

循环机构包括隔板5,隔板5安装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上,隔板5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之间设有导通间隙,隔板5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孔4,加热丝6安装于位于上方的通风孔4内,导通间隙内还设有吹风机7,吹风机7的吹风口朝向加热丝6。

测试腔室包括测试箱体2,测试箱体上设有用以将其内腔迅速制冷的制冷机构,

测试箱体2内设有用以提升测试箱体2内温度的加热机构。

测试箱体2内还设有用以循环冷气或热气的循环机构。

测试箱体2沿纵向滑动,形成用以减少在常温测量状态下更换卷材时间的退让空间。

制冷机构包括蒸发管3,蒸发管3呈s形并列布置于测试箱体2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其中蒸发管3呈s形并列布置保证最大效率的实现热交换,快速降低测试腔室的温度,其中每侧蒸发管并列设有两层,进一步加大制冷效率,缩短制冷时间。

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丝6,加热丝6安装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上。

循环机构包括隔板5,隔板5安装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上,隔板5与测试箱体2内的背面之间设有导通间隙,隔板5上下两端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孔4,加热丝6安装于位于上方的通风孔4内,导通间隙内还设有吹风机7,吹风机7的吹风口朝向加热丝6。

测试架体1处于退让空间的位置还并列水平设有的丝杠和滑动杆,丝杠和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座12,测试箱体2底部安装有驱动板13,并通过驱动板13纵向滑动安装于丝杠和滑动杆之间,其中丝杠的一端还连接有驱动电机。

蒸发管上还包覆有防护罩,防护罩的端部设有卡爪,卡爪的端部设有卡装凸起部,测试箱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装凸起部相对应的卡装凹槽,防护罩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一是起到了对蒸发管的防护作用,防止外力损坏蒸发管,二是起到防止手部误碰到蒸发管导致冻伤的现象的发生,利用卡爪实现了便于将防护罩的安装与拆卸。

测试箱体2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的上下两端面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夹头安装孔,矩形壳体的一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盖体9,盖体9上设有透视观察窗口11。

其中测试架体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市面上的卷材拉伸架体即可,其中加热丝6的电路电路连接关系、吹风机7以及驱动电机的电连接方式均为公知常识;其中测试装置与电脑连接,在对卷材进行拉伸测试时,常用拉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均通过电脑进行显示,其中传输方式为公知常识,且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所以具体结构在此不多做赘述。

对于聚酯胎上涂覆三元乙丙橡胶的ff类片材,拉断伸长率(纵/横)指标不得小于100%,对于总厚度小于1.0mm的fs2类复合片材,拉伸强度(纵/横)指标常温(23℃)时不得小于50n/cm,高温(60℃)时不得小于30n/cm;拉断伸长率(纵/横)指标常温(23℃)时不得小于100%,低温(-20℃)时不得小于80%。

其中具体的防水卷材物理性能可参照已发表的文献,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1-201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