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692发布日期:2019-01-13 17:4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测绘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现场,要在两面立墙的相同高度进行施工项目时,首先需要测量出该高度位置的具体位置所在,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每一面墙上该位置到地面的高度,保证高度相同,从而得到两个立面的相同高度位置。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水平仪在使用中,当两面立墙相距较远时,由于现有的水平仪体积较大,在测量距离较远的两面墙相应高度处的位置时不易携带。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以解决在现有的水平仪在使用中,当两面立墙相距较远时,由于现有的水平仪体积较大,在测量距离较远的两面墙相应高度处的位置时不易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用水平仪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包括盒子、定位孔、工字轮、手柄、一号转轴、固定台、轮罩、外壳、软管、定位斗、滑盖、二号转轴和轮拖;所述盒子的底部外侧与轮罩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且盒子一侧外壁与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斗的一侧与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定位斗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滑盖;所述轮罩的底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台,且一号转轴活动嵌入固定台;所述手柄的一侧与一号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工字轮的顶部与轮罩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工字轮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轮拖;所述轮拖的内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二号转轴,且二号转轴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工字轮和二号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一道相连通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和定位斗相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轮为可转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盖为侧向滑动设置,可单手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斗的直径比软管的直径大5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工字轮的设置,软管通过工字轮的转动,自动缠绕到工字轮上,有利于减小装置体积,提高使用的便携性。

外壳的设置,外壳一侧设置有和定位斗相对应的凹槽,在装置使用结束后,反向转动工字轮,使软管不断缩短缠绕在工字轮上,最终使定位斗可以安插入凹槽中,有利于保护定位斗因发生意外碰撞而损坏。

滑盖的设置,滑盖为侧向滑动设置,使用时,手掌握持定位斗,拇指尖端可直接侧向推动滑盖打开,实现单手操作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操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子-1;定位孔-2;工字轮-3;手柄-4;一号转轴-5;固定台-6;轮罩-7;外壳-8;软管-9;定位斗-10;滑盖-11;二号转轴-12;轮拖-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包括盒子1、定位孔2、工字轮3、手柄4、一号转轴5、固定台6、轮罩7、外壳8、软管9、定位斗10、滑盖11、二号转轴12和轮拖13;所述盒子1的底部外侧与轮罩7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且盒子1一侧外壁与软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斗10的一侧与软管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定位斗10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一个滑盖11;所述轮罩7的底部内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台6,且一号转轴5活动嵌入固定台6;所述手柄4的一侧与一号转轴5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工字轮3的顶部与轮罩7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工字轮3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轮拖13;所述轮拖13的内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二号转轴12,且二号转轴12的底部与外壳8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工字轮3和二号转轴12的内侧设置有一道相连通的定位孔2。

其中,所述外壳8一侧设置有和定位斗10相对应的凹槽,当装置使用结束后,随着工字轮3的转动,软管9不断收缩,最终软管9全部收缩完毕时,定位斗10可以安插入凹槽中,便于保护定位斗10发生意外而损坏。

其中,所述工字轮3为可转动结构,在装置使用结束后,向上旋转手柄4 并通过一号转轴5逆时针转动工字轮3,将软管9缠绕到工字轮3的外壁上,便于携带。

其中,所述滑盖11为侧向滑动设置,使用时,手掌握持定位斗,拇指尖端可直接侧向推动滑盖11打开,实现单手操作的效果。

其中,所述定位斗10的直径比软管9的直径大5毫米,在测量高度时,定位斗10沿着墙面缓缓向下移动,当定位斗10内的液面发生变化时,标记此刻高度即为所需高度值,所以定位斗10直径较大便于观察软管9内的液面的变化,从而判定高度是否正确。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本装置前,先用带有颜色的水将软管9和盒子1注满,一次注满可多次使用,注意检查软管9内部是否有气泡,若存在气泡,可小幅度打开滑盖 11用双手握住装置,通过手的温度将气泡排出,减少因存在气泡而产生的测量误差,气泡排出后关紧滑盖11正式使用时,先用钉子穿过定位孔2,将本装置钉在一面立墙的所需高度位置处,用手抓住定位斗10并向外拉出,此时工字轮 3会顺时针转动,使缠绕在工字轮3上的软管9不断伸出,当定位斗10到达另一面墙的相对略高的位置时,使定位斗10一侧的滑盖11平面朝上,侧滑打开滑盖11,使定位斗10沿着墙面缓缓向下移动,通过连通器的原理(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当定位斗10内的液面发生变化时(重复多次操作),标记此刻高度即为所需高度值,使用结束后,反向滑动关闭滑盖11,将钉子和本装置一同取下,向上旋转手柄4并通过一号转轴5逆时针转动工字轮3,将软管9重新缠绕到工字轮3的外壁上,并且最后将定位斗10插入外壳8一侧的凹槽处,然后将手柄4翻下,卡入固定台6的软质卡扣内,收起以便下次使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