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抽取式粉尘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421发布日期:2018-11-09 20:48阅读:1462来源:国知局
超低抽取式粉尘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抽取式粉尘仪。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排放的烟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在工业烟气排入到大气之前需要对工业烟气进行监测,监测的仪器多采用粉尘仪。现有的粉尘仪的气体室结构多采用以铝合金结构,其原理是将检测光打入到气体室内,气体室内待测烟气中的粉尘对检测光产生散射,检测器检测散射光的数据来得到待测烟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仪尤其是超低监测的粉尘仪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排除烟气中的冷凝水的干扰,因此在烟气进入气体室时,要对烟气的输送进行伴热处理,另外要对气体室进行加热保证烟气中的水分气化。而由于现有的粉尘仪内的气体室多采用铝合金结构,其导热效果好,设置在气体室上的检测器由于和铝合金进行接触,在实时监测时处于高温状态,其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检测器因为高温问题使用寿命短的超低抽取式粉尘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低抽取式粉尘仪,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内具有检测腔室和控制腔室;

测量探头,位于机柜外部,用于获取待测气体;

检测模块,位于检测腔室内,包括气体室,位于气体室上光入射组件,消光组件和光散射接收组件,所述气体室通过伴热管和测量探头连通;

光源,位于控制腔室内,用于发出检测光,所述光源和入射组件之间通过第一光纤连接;

检测器,位于控制腔室内,所述检测器通过第二光纤和光散射接收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检测腔室内用于给检测模块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腔室的内壁上贴设有保温棉。

作为优选,所述入射组件设置在气体室的一端,所述入射组件包括沿检测光光路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光阑,准直透镜和二级光阑。

作为优选,所述消光组件设置在气体室相对于入射组件的另一侧上,所述消光组件内设置有消光井,所述消光井位于检测光光路上。

作为优选,所述光散射组件接收组件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斜向固定在气体室上,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伸入到气体室内,所述固定的另一端伸出气体室并与第二光纤连接,所述固定件内置有光路通道以使检测光经过粉尘散射后的散射光经由光路通道进入第二光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内设置有汇聚透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的内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用于压紧固定所述汇聚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检测器设置在控制腔室内,并通过第二光纤将气体室内检测光因粉尘散射产生的散射光传输到检测器上进行接收,这样检测器与高温的气体室脱离,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室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低抽取式粉尘仪,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内具有检测腔室2和控制腔室;

测量探头1,位于机柜外部,用于获取待测气体;

检测模块,位于检测腔室2内,包括气体室4,位于气体室4上光入射组件3,消光组件5和光散射接收组件,所述气体室4通过伴热管和测量探头1连通;

光源,位于控制腔室内,用于发出检测光,所述光源和入射组件3之间通过第一光纤31连接;

检测器8,位于控制腔室内,所述检测器8通过第二光纤61和光散射接收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监测时,测量探头1伸入到烟囱等待测地点中将如烟气等污染源气体(以下以烟气为例)抽取到气体室4中,光源发出检测光,检测光经由第一光纤31传输到入射组件3中,入射组件3将检测光处理后打入到气体室4内,检测光在穿过气体室4时照射到烟气中的粉尘时,检测光产生散射,散射光被气体室4上的散射光接收组件6接收并通过第二光纤61将散射光传输到检测器8中,检测器8根据接收到散射光强度来得到待测烟气中的粉尘含量。烟尘中的烟气自身具有较大的水分,冷凝液化后的液态水分也会是检测光产生散射,因此烟气从测量探头1进入后需要进行加热伴热传输,而气体室4也设置在较高温度的检测腔室2内,本实用新型将耐热性较差的检测器8设置在控制腔室内并通过第二光纤61将散射光接收组件6接收到的散射光传输到检测器8内进行检测,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器8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气体室4内的气体温度,防止气体室4内待测烟气中的水分冷凝液化,干扰检测,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热模块7,所述加热模块7位于检测腔室2内用于给检测模块加热用以提高气体室4内的待测烟气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腔室2的内壁上贴设有保温棉,通过保温棉来保持检测腔室2内的温度,可以保持检测腔室2内处于高温状态,减小热量流失,减小加热检测腔室2的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组件3设置在气体室4的一端,所述入射组件3包括沿检测光光路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光阑32,准直透镜33和二级光阑34。其中,一级光阑32对第一光纤31传输过来的检测光进行初步处理限制,使其初步满足检测的需求,准直透镜33对检测光进行准直,保证检测光进入气体室4后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二级光阑34对准直后的检测光进一步进行处理限制,使其完全满足检测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消光组件5设置在气体室4相对于入射组件3的另一侧上,所述消光组件5内设置有消光井55,所述消光井55位于检测光光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散射组件接收组件包括一固定件62,所述固定件62斜向固定在气体室4上,所述固定件62的一端伸入到气体室4内,所述固定的另一端伸出气体室4并与第二光纤61连接,所述固定件62内置有光路通道以使检测光经过粉尘散射后的散射光经由光路通道进入第二光纤6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62内设置有汇聚透镜63。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62的内端设置有压块64,所述压块64用于压紧固定所述汇聚透镜6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